【犇報專題】南水,你喝過了嗎?大陸「南水北調」五週年

By 犇報編輯部 / 2020-01-17 16:00:46 /
基礎建設
摘要:

南水北調工程是大陸為緩解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而興建的重大基設。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2019年12日,這項歷經50載規劃、12年建設的工程平穩運行了5周年。五年來,南水北調一期工程累計調水約300億立方公尺,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億人。更多南水北調的豐功偉業,請看犇報專題介紹。

xxx圖為河北省石家莊市境內的南水北調幹渠。

什麼是「南水北調」?大陸水資源配置新格局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國大陸為緩解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而興建的重大基礎設施。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2019年12日,這項歷經50載規劃、12年建設的工程平穩運行了5周年。

根據大陸水利部的統計,五年來,南水北調一期工程累計調水約300億立方公尺,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億人。依據規劃,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了「四橫三縱」的水資源配置格局。其中,「四橫」為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等四大河流,「三縱」為南水北調工程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目前,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已建成運作,西線工程仍在論證。

資料顯示,大陸水資源總量約2.8萬多億立方公尺,但人均水資源量僅為2109立方公尺,是世界人均佔有量的28%,且時空分佈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其中,黃淮海流域是中國大陸水資源承載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矛盾最為突出的地區,其人口、耕地、大陸生產總值均超過三分之一,水資源量僅占總量的7%,人均水資源量約450立方公尺,不足世界平均水準的十分之一。

據統計,近30年來,黃河、淮河、海河的水資源量減少13%,其中海河流域水資源量已減少25%。黃淮海地區每年超採地下水約60億到70億立方公尺,造成生態環境嚴重惡化。然而,長江的水資源卻豐富穩定,多年平均徑流量約9600億立方公尺,入海水量約占天然徑流量的94%左右。

xxx南水北調穿黃工程北岸。

為此,大陸在2002年起開建南水北調工程,從長江調水潤澤北方地區,尤其是缺水嚴重的黃淮海地區,規劃調水總規模448億立方公尺。目前,南水北調一期工程通水5年來,大陸北方地區、黃淮海平原的供水格局,水資源配置得到優化。受水區40多座大中城市、260多個縣區用上了南水北調水,「南水」已成為很多北方城市供水新的生命線。同時,這項工程也有效遏制了北方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水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根據大陸水利部的規劃,下一步將爭取東線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早日開建。這一後續工程主要將在一期工程基礎上新建輸水線路,增加向北京、天津、河北供水,並進一步擴大向山東和安徽供水。同時,二期工程為了最小程度影響生態,將會充分利用現有的河道輸水,最大限度減少佔地和生態環境影響。

xxx山東微山縣南四湖上的魚鷹。


「醬油湖」重生記

冬日的微山湖,湖面寒風凜冽、碧波蕩漾。幾艘小船在湖面深處搖曳,隱約可見魚鷹不時潛入水中又躍回船上……。俗稱「微山湖」的南四湖,其實包括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是大陸南水北調東線的輸水通道和調蓄湖泊。這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群,曾是名列大陸湖泊污染前三位的「醬油湖」,險些因為污染而失去漁舟唱晚的美麗景象。

2013年11月,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建成通水前,南四湖周邊煤礦、造紙廠、化肥廠、水泥廠等重污染企業林立,入湖河水水質超標,湖區魚類、鳥類和水生植物種類大幅減少。南水北調工程的成敗,曾被認為「一線命懸南四湖」。為了保證南水北調工程的水質,微山縣先後關停造紙廠、小火電、焦化等20多家規模企業,並持續加強對重點企業的環保改造提升。

以微山縣高莊煤業有限公司(簡稱「高煤公司」)為例,該公司的採礦廢水經過機械攔雜、污水提升、水解酸化、二級曝氣生物濾池處理、活性炭吸附以及多次分解、沖洗,紫外線殺菌處理,排放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有的指標堪比地下水,清澈的「廢水」才排入班村引河,經過人工濕地再次淨化,流入南四湖。

微山縣9家煤炭企業已被清退5家,為確保水質穩定達標,南四湖湖區排放標準「層層加碼」。比如排放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微山縣標準為20毫克/升,嚴於國家一級排放標準,更嚴於山東省制定的南水北調工程的50毫克/升的省級標準。

同時,為增強水體自淨能力,微山縣大力清退養殖水域,清理湖區網箱、網圍等人工養殖設施,累計將7000餘畝非法圈圩水域恢復原貌,並增加「人工濕地濾汙」,以淨化入湖水。曾經讓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命懸一線」的南四湖,如今躋身全大陸14個水質良好湖泊行列,生物多樣性得到系統恢復。目前,湖區魚類恢復至近100種,鳥類205種、水生植物78種。


北方人也能喝上「長江水」

縱貫南北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建成通水5年。作為中線工程受水區之一, 「南水」給燕趙大地近2000萬人「解了渴」。

「是真高興,沒想到俺們這輩子也能喝上長江水!」河北邯鄲邱縣東大侯仲村81歲老人布洪恩說,以前村裡飲用的都是深井水,喝起來苦苦的澀嘴,能喝上乾淨甘甜的水是大家一直以來的心願。

「現在好了,咱村裡用水和縣城一個樣!自從通上長江水,家家戶戶水龍頭取水,做飯、洗衣……真是幸福了全村人!」在邱縣呂街村,68歲的呂書杰描繪了村裡以前用水的場景:家裡之前都是用笨重的大缸儲存水。到了寒冬臘月,如果房間溫度低,大缸水表面就會結上厚厚的一層冰,吃水時還要把冰砸開。

說起喝上「南水」的感受,地處冀南地區的磁縣居民馮國英說,可以用「輕巧甘甜」來形容。「『輕巧』指的是水的硬度低了,水垢少了。」馮國英解釋,以前的水燒出來後,水壺周邊全是水垢,隔一段時間就得刷壺。自從喝上長江水,水質明顯改善,水垢一點兒也沒有了,壺也變乾淨了。

邢台市臨城縣古魯營西村在地理座標上到南水北調中線的距離是3.6公里,南水北調中線在古魯營西村西側與臨城大道形成十字交叉。2019年11月,這個華北平原上的小村莊終於得到了千里之遙的丹江口水庫的滋養。「現在我開車去縣城辦事時,時常停下車,看看北流的河水碧波蕩漾。」古魯營西村村支書郝潤身說,甘甜的丹江水滋潤了自己的心田。

南水北調工程不僅方便了居民用水,更為企業節約了生產成本,促進了受水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前企業用的是自備井,水質沒有保證,生產用水需要經過純水機過濾,濾芯需要經常更換,用上南水北調的水後,水質提高了,濾芯更換的次數明顯減少,直接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河北御芝林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杰說,以前經常有停電即停水現象,現在實現了24小時恆壓供水,有效保障了企業生產。

在邯鄲,南水北調所置換出的水源,打造出了永年廣府古城、魏縣梨鄉水城、臨漳七子湖等一批生態文明品牌。水質優良、水源固定,處理成本低的江水,深受河鋼集團等一批江水直供企業的青睞,為企業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可靠的用水保障。

xxx白洋澱生態補水。

2016—2018年,河北抓住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成通水的機遇,在充分分析南水北調受水區各縣供水指標和地表水廠供水能力的基礎上,在全省大範圍實施農村生活水源置換專案,建設南水北調地表水廠與農村供水站連通工程,共連通農村供水站231個,鋪設管道2960公里,到2018年底受益人口達到506萬。

農村生活水源置換項目的實施,徹底解決了黑龍港地區農村群眾飲用高氟水問題,又禁採了地下水,同時消納了江水指標,實現了一舉三得。截至12月上旬,河北省累計受水約59億立方公尺,受益人口達1982萬。如今石家莊、邯鄲、保定、衡水等城市的主城區「南水」供水量佔到75%以上,部分城市全部用上「南水」。


「南水」進京趕考之後

5年前,清澈江水,從位於鄂豫交界的丹江口水庫出發,沿1400多公里幹渠,流入京津冀豫,為缺水嚴重的北方帶來甘霖。

「南水」佔北京自來水總量七成

冬日,頤和園團城湖水波瀲灩。從南方跋涉千里而來的江水,在這裡,抵達旅程終點北京。江水進入各水廠後,經過嚴格淨化處理,最終輸送至全市管網,進入京城千家萬戶。

北京大興區市民張穎對這幾年自來水的變化感受很深:「過去水垢比較大,一燒水水上就一層,吹都吹不過來,我們不得不到外面打桶裝水。南水北調以後明顯感到水變清亮了,水流也更大了。」

北京水資源稟賦先天不足,人均水資源量僅100立方公尺左右,遠低於國際公認的500立方公尺的極度缺水警戒線。為平衡供水缺口,多年來,北京不得不超採地下水保障城市供水,以年均21億立方公尺的水資源量支撐年均36億立方公尺的用水需求,並為此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

一年52億多立方公尺江水進京後,有30多億立方公尺都用於自來水廠供水,外調水佔自來水供水總量達七成,供水範圍覆蓋中心城區及大興、門頭溝、昌平、通州等遠郊區。目前,北京人均水資源量已提高至150立方公尺左右。

xxx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丹江口水庫大壩。

地下水「止跌回升」

「南水」增加了北京的水資源總量,改變了城市供水格局,也為城市贏得了寶貴的水資源涵養期。進京江水中,累計有10億多立方公尺用於向城市河湖補水及回補地下水,促進了北京的水資源涵養恢復。

北京885個地下水監測點數據顯示,今年10月底,北京平原區地下水平均埋深為22.78公尺,與「南水」進京前相比,地下水水位回升2.88公尺,地下水資源儲量增加14.8億立方公尺。「南水」進京前,北京多年來超採地下水,不僅嚴重消耗地下水儲備,還導致河道斷流、濕地萎縮、井泉枯竭、地面沉降等問題。1999年至2014年底,北京平原地區地下水位年均下降1公尺。

基於充沛的「南水」,全市也逐步關停自備井、大幅禁採地下水。近幾年來,北京大規模開展自備井置換工程,新增130餘萬市民喝上了市政自來水。

xxx江蘇省揚州市江都水利樞紐工程。

「南水」增加北京水資源戰略儲備

在密雲水庫遠眺,碧波萬里,煙波浩渺。這裡是華北最大的水庫,也是北京最重要的地表水飲用水源地。然而近年來,由於降水偏少等原因,水庫每年蓄水量不足設計庫容的四分之一。源源不斷的「南水」,讓這一「大水缸」得以養精蓄銳。 5年來,北京利用「南水」向密雲、懷柔、大寧、十三陵等北京本地大中型水庫累計存蓄江水6億多立方公尺。

資料顯示,2015年初,密雲水庫蓄水量約8.5億立方公尺。經過「南水」持續補充,今年水庫蓄水量突破26億立方公尺。由於水庫水位上升後,周邊生態環境也得到有效改善,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

◎本文同步刊載《兩岸犇報》第218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