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建築師的大陸之旅

By / 2019-06-17 11:59:05 /
摘要:出於「對擁有眾多古跡的北京的一種嚮往」,8年前,50多歲的鍾永男來到北京,在清華大學建築系修讀碩士學位。 「中華大地上有太多值得向全世界推廣的。」鍾永男說,很多古建築「格局很大」,但是要想在當代做好保護和推廣,還要花時間「把裡面的內容填滿」,這需要兩岸業界的共同努力。

xxx

沿著青島的百年老街登州路走到56號,臨街有幾幢紅磚紅瓦的德式建築。初夏,麥芽經過發酵後的香味隨著溫熱的空氣衝了出來。這是建於1903年的青島啤酒廠舊址,現為啤酒博物館。

61歲的台灣建築師鍾永男對著尖尖的紅頂,舉起手機拍照。廠址還保留著百年前的結構和樣貌,不過每一片磚瓦都在「修舊如舊」的原則下得到了精細的修繕。 將歷史建築「活化」使用,鍾永男對此表示讚賞。「對歷史古跡的保存當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只是凍結似的保存,有一點可惜。」他說,「建築不是古董,如果只是拿來看,它的價值就沒了。」這座啤酒博物館從2003年開設以來,已累計接待遊客850餘萬人次,因其所蘊藏的歷史記憶和異國風情而成為大陸風尚推薦類App上的「網紅打卡地」。

鍾永男在台北也經營著這樣一家讓許多人心裡「種草」的「活化」小店。十年前,鍾永男在台北中山北路買下了一塊地。那裡留下了眾多近代的建築,他的地皮上就有一棟建於1925年破舊的日式木房。鍾永男原本打算拆掉老房子,將土地另做他用。為了省房租,他將自己的辦公室臨時搬去用上幾天。但就在這段時間內,他意識到這棟老房子依然具有使用價值,而且還保留著歷史印記,便決定長住下來。

他在原本的木結構上架了一套鋼結構,在保留了建築外觀和部分牆面的同時,重新進行了室內設計和裝潢。如今,這座94歲的老房子,一樓是日式風格的咖啡館,二樓是鍾永男的建築事務所。這是台灣活化使用古跡最早的案例之一,受到了當地的關注和社會各界人士、特別是年輕人的喜愛。幾年來,樓下的咖啡館為許多人創造了交流的空間,鍾永男也在此結識了很多新朋友。「我曾經的一個店長,就是在我的咖啡館裡認識她現在的先生的。」他笑道。

出於「對擁有眾多古跡的北京的一種嚮往」,8年前,50多歲的鍾永男來到北京,在清華大學建築系修讀碩士學位。他的畢業論文課題是「林田山聚落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在北京讀書的3年裡,鍾永男參觀了雄偉恢弘的故宮、長城,也常常去什刹海的老胡同裡溜達。「中華大地上有太多值得向全世界推廣的。」鍾永男說,很多古建築「格局很大」,但是要想在當代做好保護和推廣,還要花時間「把裡面的內容填滿」,這需要兩岸業界的共同努力。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