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在哪,爸爸就在哪 走過國共內戰的「國旗屋」

By 夏克宇 / 2019-11-22 17:17:01 /
歷史
摘要:

【編按】中壢龍岡地區有一忠貞新村,近年出現一「國旗屋」上遍報章媒體,成為網路熱搜景點。「國旗屋」主人張老旺生活簡樸,開了一家米干小吃店,道地雲南口味,火燒豬頭皮是招牌菜。每年辛苦營生節省攢下的數十萬積蓄,雙十國慶舉辦升旗典禮,掛上數千幅國旗迎風飄揚,地方鄰里扶老攜幼共襄盛舉,更成為總統級政治人物競相爭取拉票目標。張老旺多年風霜皺紋刻痕臉龐,看似場面風光的背後,隱隱訴說,國旗是孺子思親哀鳴,火燒豬頭皮是兒時鄉愁慰藉。

xxx

◎文/夏克宇(自由寫作者)

1949年國共內戰末期,雲南鎮康縣,十多個身穿草綠軍裝的游擊隊員,接獲大隊長的命令,緊急率領眷屬數百人撤退。部隊怕洩漏行跡不敢走官道,在原始森林用大刀向前砍路,老弱婦孺跟隨在崇山峻嶺翻越,沿途僅能飲山野溪水配米花與少許肉乾充飢果腹。游擊隊員特意將匆忙準備隨身乾糧偷偷塞進隊伍中一個七、八歲男孩褲子口袋,隊伍在雲南緬甸交界大山濃密森林穿梭綿延數公里。逃亡遷徙過程中,小孩深邃眼睛下目睹眼前一幕幕發生景況:

有休息時睡著的十歲小孩被部隊偷偷遺棄的;有母親牽著會走的哥哥,捨下背不動的二、三歲女娃的;有跌落千年落葉堆積而成的深谷的;有大人小孩一起被沼澤吞沒屍骨無存的;有游擊隊員被落下多如蜂窩的吸血旱蛭吸乾剩一副白骨的。

歷經十數日磨難,部隊終於抵達游擊隊指揮部會合地點,一路上目睹上述景象的八歲小孩,名子叫張老旺(本名發旺)。他的父親就是游擊隊151縱隊大隊長。

xxx國旗屋主人張老旺(攝於2015/10/27)

張老旺,漢人,1942年3月17日生於雲南鎮康縣的一個地主家庭,輩分算族內長孫,所以七歲前過了一段幸福童年。奶娃時期父親突然失蹤,鄰里傳言被草綠軍服部隊拉夫當兵。此時,雲南鎮康縣保長家是另一黃色軍服部隊駐守,一日夜裡槍聲大作,保長家遭放火開槍突襲。雜沓火光中,有人大喊,張某某敢燒咱們房子,咱們去抓他老婆孩子報仇。原來是張老旺失蹤父親,率領國軍武裝游擊隊夜襲共軍。張家瞎燈黑影中聽到要抓人,媽媽慌忙中留下四歲妹妹說「妹妹乖,媽媽等會來接你」拉著兩個哥哥往家裡後山逃命,後續聽說張大爺被共產黨拉到大街當場槍斃。

母子三人在外流浪,山野露宿靠乞食過日,硬撐了一年多。一日媽帶著七歲張老旺進城討飯,全身髒兮兮走到官署門口看見衛兵穿草綠服,便向前討食。一位婀娜多姿女子大廳出來,瞧見小要飯,吩咐廚房準備一大碗豐盛飯菜,張老旺狼吞虎嚥,一年多沒吃頓好,廳後有一國軍軍官走出來,看著小孩瞧著瞧著狐疑地說「這個小子怎麼那麼像我兒子啊?」片刻張媽媽出現,軍官大驚說「我以為妳們全沒了啊!」全家終於相認團聚,賞飯女子自然也就是孩子的小媽。

歷代各朝地方武裝部隊,聽令政府收編就是軍隊,不服從納降就是匪寇,國共內戰期間意識形態爭鬥,成王敗寇未定前界線模糊。

游擊隊與正規軍不同,攜家帶眷無前線與後方分別,所有軍事活動與家庭日常生活交疊一起,張大隊長全家團聚,大房二房倒也和樂生活一段時間。爭寵終究是天性,小媽為了想獲得多一些濃情愛意,暗中用少數民族古老習俗施法唸咒,弄個土方子放在大隊長酒裡被識破,屁股挨幾十板子,身心俱創鬱鬱終日後香消玉殞。

游擊隊與共軍相互爭奪據點,張大隊長151縱隊常在圍剿槍聲下率隊突圍轉入山區,家眷只能停在原地,戰鬥平息後開始滿山遍野四處尋找先生或兒子,家屬女眷來來回回心裡永遠有個痛苦矛盾,既希望找到,又希望找不到。找不著,心中還留個「人也許還活著」的殘念,既使找著了,也可能已是殘缺不全屍骸。

張媽媽於是想了一個法子,在資源極度匱乏下四處收集布料,親手縫製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囑咐侍衛戰鬥過後不論到哪升起國旗,遠遠就可以找到大隊長。於是,打游擊最後幾年,這面國旗成為眷屬們的寄託,只要聽聞或看見哪個山頭升起國旗,心理就踏實,在各部隊間也起了大作用,傳聞滇緬山區仍有國軍國旗飄揚可提振士氣,流落四處敗部殘餘或散兵遊勇聚集向國旗部隊投靠。年幼張老旺心中烙下一個印記 「國旗在哪,爸爸就在哪」。

1953年,撤退來台的國民政府在聯合國的壓力下,自緬甸撤出一批7000人左右游擊隊眷屬,全部繳械不准帶多餘物品。張大隊長弟弟希望留下,在緬甸落地生根,隊長下一道最後命令,暗地裡撥出一半武器彈藥埋藏起來,每年固定上黃油保養,預備必要時挖出再使用。

美軍運輸機自仰光起飛到台灣松山機場,游擊隊員與家眷再坐十幾個小時火車到嘉義。國民政府剛到台灣沒幾年,政權尚未鞏固,大陸地方部隊來台灣登岸與中央軍互信不足,彼此猜忌,為防軍情不穩,部隊大都整編打散分發各單位,也有地方將領拒絕繳械整編,遭移送軍法判死刑的案例。

一年多後,張老旺隨著父母定居在中壢龍岡新建的忠貞新村內,每戶約5坪大,分發竹床、竹桌、竹椅、竹碗櫃一套作為家當,就這樣十二歲前還在滇緬山野打游擊沒唸過書的張老旺,在台灣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讀起,展開另一生命續頁。

◎本文同步刊載《兩岸犇報》第214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