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歌手孟慶而:山東「尋根」記

By 犇報編輯部 / 2019-06-14 18:51:14 /
兩岸
摘要:

孟慶而,孟子第73世孫,不僅從小熟讀《孟子》,還將其中的一些篇章譜了曲,製作成流行音樂。2019年5月,孟慶而跟隨台灣文化界代表團在山東參加「兩岸文化和旅遊聯誼行」活動。看看祖先的家鄉,是這位在台灣出身長大的孟子後代參加活動的原因:「想到我的祖先住在這裡,還是會有一種故鄉情懷。」孟慶而也在想,要如何才能讓自己創作的流行歌曲和孟子的思想更為契合,從而能被更多年輕人認可。比起上一輩人,孔繁錦和孟慶而如今有更多機會來到孔孟故里。孟慶而計畫和大陸的一家媒體合作,推出一檔節目,將台灣的美麗風光介紹給大陸的觀眾。

xxx

孟慶而,孟子第73世孫,不僅從小熟讀《孟子》,還將其中的一些篇章譜了曲,製作成流行音樂。2019年5月,孟慶而跟隨台灣文化界代表團在山東參加「兩岸文化和旅遊聯誼行」活動。看看祖先的家鄉,是這位在台灣出身長大的孟子後代參加活動的原因:「想到我的祖先住在這裡,還是會有一種故鄉情懷。」

這是今年31歲的孟慶而第一次來到山東,但長在台灣的她似乎一直離這裡很近。 孟慶而還記得,小時候,爺爺為他們堂兄弟姐妹六個選了一套經典書目,還專門刻了一個「孟氏宗親必讀」的章印在書上,《孟子》當然是開篇之選。每年放暑假,才早上六點多,爺爺就會把他們叫起來讀書,給他們講解先賢哲思。

久而久之,這些熟記的哲言就成了孟慶而的「下意識」。愛好音樂的她常常隨口配上即興的旋律,哼上幾句。「一開始就是覺得好玩。」孟慶而回憶。2012年,她「無心插柳」地將《孟子•告子下》中的名篇《生於憂患》譜成了曲:「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這倆人不得了,逆境讓他們更好……」

朗朗上口的簡單旋律,配上白話文解說,孟慶而將木吉他彈唱的歌曲上傳到視頻網站,原本的深文奧義流行開來。「很多學生給我留言說,謝謝我的歌幫助他們把文章背誦下來。現在還會有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放這首歌呢。」

受到鼓勵後,孟慶而如今已經根據孟子的名篇創作了《魚與熊掌》等四首歌曲,並計畫於今年年底集結出版專輯。「感覺這就是我的養分。」孟慶而說,「通過歌曲的力量,我希望可以把『人性本善』這些深刻的概念用比較輕鬆、浪漫的方式呈現出來,讓人們能夠不知不覺地熟識。」

前不久,孟慶而在台北的一場音樂會上演唱了這些「經典」的歌曲。她邀請了56歲的台灣玉里醫院主任醫師孔繁錦來跟她合唱。孟慶而在台灣一檔益智類節目中認識孔繁錦。這位孔子的第74代孫,在知識競賽中經常拔得頭籌。五年前,大陸的一檔詩詞知識比拼節目在台灣選拔參賽者,孔繁錦通過考試成為三名入選者之一,還在節目中當上了擂主並衛冕成功,一下子「紅」到了海峽對岸。

此次山東行,孔繁錦也是台灣文化界代表之一。和孟慶而不同,這已經是他第五次來到山東了。2013年,他第一次帶著妻子兒女來到孔子故里曲阜追憶先祖。在曲阜,每年春秋兩季都要舉行公祭孔子大典,大陸各地的許多孔子後裔會趕來參加。為了方便在台灣的孔子後裔就近祭祖,2015年孔繁錦主導成立了台灣孔氏宗親會,目前已有成員100多名。除了祭祀,協會還組織成員們去學術機構聆聽儒學講座、定期進行研討。

xxx

據孔繁錦介紹,目前全球有300多萬孔子後人,在台灣就有3000多人。「『孔』『孟』這兩個姓,與其說是一種榮耀,不如說是一種責任。」孔繁錦說,「孔子是『聖之時者』,他的學說要活學活用,與時俱進。」

孟慶而也在想,要如何才能讓自己創作的流行歌曲和孟子的思想更為契合,從而能被更多年輕人認可。比起上一輩人,孔繁錦和孟慶而如今有更多機會來到孔孟故里。孟慶而計畫和大陸的一家媒體合作,推出一檔節目,將台灣的美麗風光介紹給大陸的觀眾。

孟慶而的首張單曲MV。(影片來源為孟慶而Youtube官方頻道)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