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AD%B7%E5%8F%B2

楊渡|比《悲情城市》更悲情的…

1 年前 / 0 comments

我們彷彿都變成了林文清,不容許有任何瘖啞和異議,都被逼迫表態說「我是台灣人」。如果不這樣,那些意識形態網軍就圍上來,棒棍交加。三十三年了,這樣的台灣,這樣的情境,讓人感到一種比《悲情城市》更深的悲情。

田富達:與毛澤東握手兩次的台灣原住民
【老台胞故事集】

1 年前 / 0 comments

【犇報編按】1949年國共內戰讓海峽兩岸斷絕往來,當時有一群台灣人留在了大陸,時至今日,他們被人們稱為「老台胞」。生活在大陸的老台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與台灣有著濃濃的血緣親緣關係,這種情感的刻骨銘心,就是二代三代台胞也難以望其項背。本報將陸續刊登這些老台胞的故事,讓我們一同追尋老一代台灣人的個人素養、道德水準、高風亮節和敬業精神,從不同側面折射出老一代台灣人的祖國情懷。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伺候過婉容皇后洗澡,在廣化寺活到1996年

1 年前 / 0 comments

回顧孫耀庭的一生,除去太監這個敏感的身份,他就和許許多多為了生存的普通人一樣,並沒有成為歷史上受人唾罵的亂政宦官,也沒本事位極人臣,影響一個國家的運勢。所以我們在看人的時候,不要因為他的出身和身份就用有色眼鏡去看他們,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就算不能理解,也盡量不要去傷害那些努力生活的人。

台灣經濟與歷史的「黑洞」|瞿宛文台灣經濟史研究著作讀後感(下)

1 年前 / 0 comments

長期關注台灣左翼歷史的馬臻老師,指出國民黨來台後的歷史,形成一個台灣歷史的「黑洞」,這個歷史的「黑洞」最終異化和吞噬了「台灣主體性」。而真正超克這一「黑洞」的可能性,只能存在於這幾百年來的不平等的世界霸權結構的改造與消散之中。兩岸犇報經作者授權全文轉載,因篇幅因素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下篇。

台灣經濟與歷史的「黑洞」|瞿宛文台灣經濟史研究著作讀後感(上)

1 年前 / 0 comments

長期關注台灣左翼歷史的馬臻老師,在閱讀中央研究院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研究員瞿宛文老師的三本台灣經濟發展學術著作後深受啟發,表示自己雖然身為經濟學和經濟史的門外漢,但藉由寫下真實感受,提供大陸「外省」讀者的讀後心得。兩岸犇報經作者授權全文轉載,因篇幅因素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上篇。

《紅色青春》:跨越白色恐怖歷史鴻溝,指出一條通往和解的道路

1 年前 / 0 comments

如果,我們對白色恐怖歷史的理解,仍以怨恨國民黨、恐懼共產黨作為基底,只強調冤假錯案與追捕審訊刑求,那也只是延續仇恨,把過去的對抗繼承到眼前。而進一步超越克服的可能,便是面對發生悲劇的歷史根源。紅色青春,跨越了白色恐怖的歷史鴻溝,為我們指出一條通往和解的道路。

「清朝因閉關鎖國招致外國侵略」其實是一個謊言

1 年前 / 0 comments

歐洲從中國榨取大量利潤後,才有錢投資工業,從而推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只要理清了這段歷史的邏輯線索,我們就能明白,西方之所以能率先實現現代化,並不是因為其鼓吹的所謂「制度優勢」、「文化優勢」,而是因為西方通過掠奪其他國家實現了工業化。

這愛國主義的星火,我們以雙手接下了
2022年紀念五O年代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人秋祭活動祭文(全文)

1 年前 / 0 comments

【犇報編按】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10月29日在台北馬場町紀念公園舉辦「2022年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秋祭追思慰靈大會」,現場受難者遺族與台灣關心此事的各界代表,一同紀念白色恐怖下犧牲的受難者。自1991年起,台灣地區受難人互助會便公開追悼白色恐怖犧牲烈士,30多年來不斷回到馬場町刑場,緬懷當年烈士追求改造社會的理想,更要向台灣社會表達白色恐怖受難者及家屬對台海局勢的擔憂與呼籲兩岸和平統一。本文為此次秋祭活動的祭文全文,特此刊出,以供讀者們瞭解白色恐怖受難者及其後人的思想和主張。

台灣各界慶祝光復77周年 台灣光復是兩岸無法切割的歷史事實

2 年前 / 0 comments

為慶祝台灣光復77周年,10月25日上午10時,台灣各界代表在台北市中山堂「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前舉行紀念活動,藉此表達對英勇抗日先烈緬懷與紀念台灣光復。

「風嘯寶島知勁草」 台灣白色恐怖郵電案在上海歷史博物館展出

2 年前 / 0 comments

9月19日下午,「風嘯寶島知勁草」光復後台灣郵電工人革命史料圖文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幕,成為兩岸都重視的重要歷史事件。郵電案在台灣為白色恐怖案件,在大陸為工人革命事蹟,反映兩岸在冷戰、內戰分斷下的詮釋差異,也客觀呈現台灣白色恐怖是兩岸過去在國共內戰底下的歷史悲劇。

第 2 頁,共 1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