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通訊】武統台灣?美國智庫輿論在急什麼?

By 花俊雄 / 2021-07-19 17:44:53 /
兩岸
美國
中美關係
摘要:

【犇報編按】美國智庫輿論近一年來不斷鼓吹中國即將武統台灣,各種武統時間表不一而足,大有「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的既視感。美國智庫在急什麼?深怕中國不武統台灣嗎?面對中美大國較量處於劣勢的美國,是否期望依靠一場台海戰事扳回一城?以下是花俊雄先生針對近期美國智庫輿論的兩篇「煽風點火」文的中文翻譯與介紹。

◎文/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xxx(圖/翻攝自《經濟學人》臉書)

5月1日上市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封面呈現了一個以台灣島為中心的雷達螢幕。雷達掃描下左上方和右下方分別標有中國五星紅旗和美國的星條旗,國旗下有不少亮點代表各自所屬的艦艇,雙方呈對峙之勢。封面報導標題赫然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如何避免台灣的未來爆發戰爭」(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How to avoid war over the future of Taiwan)。7月8日,這一期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以五星紅旗及天安門為封面,上面題寫著:「中國能夠保持繼續上升嗎?」(Can China Keep Rising?)在這個總欄目下有一篇專題文章,標題為:「台灣的誘惑—為何北京可能訴諸武力」(The Taiwan Temptation—Why Beijing Might Resort to Force)。一時間「台灣是否可能成為中美無可避免的戰端?」引起了熱議。以下為這兩篇文章的中譯摘要,把中國腦補成整日想打仗的戰爭狂人,不禁讓人好奇,美國在急什麼?

xxx(圖/《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網頁擷圖)

《經濟學人》的封面文章指出,過去數十年來,憑借高超的模糊性操作維持了美中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和平。北京政府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也就是他們治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則是叛離的一部分。美國一方面認知到一個中國原則,但過去70年來又一直確保其實有兩個中國。

然而,今天,這種戰略上的模糊性正在瓦解。美國開始擔心或許它不再能夠阻止中國武力奪取台灣。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菲利普•戴維森(Philip Davidson)曾在3月告訴國會,他擔心中國最快會在2027年進攻台灣。

文章強調,戰爭當然是一場災難,不僅是台灣會流血,會讓美中兩大核子強權衝突升級,經濟也是其中要素。台灣是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台積電是全球最有價值的芯片廠,生產84%最先進芯片。而一旦台積電停止生產,全球電子業也將隨之停擺,代價巨大。而台積電的技術與專業領先對手約莫10年,無論是美國或中國都必須花費數年才得以望其項背。

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台灣是美中的競技場,僅管沒有條約約束美國必須捍衛台灣,中國動武依然將測試美國軍力及其外交與政治決心。一旦第七艦隊沒有現身,中國將在一夜之間成為亞洲主宰。美國在全球的盟友也會體認到不能依靠美國,所謂「美利堅治世」(Pax Americana),從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延續至今的由美國主導的世界相對和平,以及由此美國享有全球權力優勢時期將會瓦解。

文章指出,為了解如何避免台灣海峽衝突,應從理解延續過去數十年維持和平的矛盾著手。北京政府堅稱,有責任促成統一,即便最後的手段是軍事入侵。台灣過去同意他們為中國(僅管是非共產主義中國)的一部分,其後則邁向民選政府強調其分野,同時沒有真的宣布獨立。而美國保護台灣抵禦中國入侵,但又承認北京政府。美國一代一代政府都不假思索地繼承這種相抵觸的外交思維,並稱其為「現狀」。事實上,它就是緊繃與懷疑翻湧的源頭。

近來有所改變的是,美國意識到中國25年來不斷壯大海峽軍力。過去5年,中國擴大90 艘船艦與潛艇編制,數量是美國在西太平洋的4至5倍。中國每年建造超過100架尖端戰機,部署太空武器,且擁有大批可以擊中台灣、美國海軍船艦,以及美國位在日本、韓國與關島基地的精密導彈。在中國攻擊台灣的模擬戰爭中,美國已經開始輸了。部分美國專家總結,軍事優勢終究會誘使中國對台動武,並非什麽最終手段,而只是因為中國有能力這麽做。

另一篇題為《台灣的誘惑:為何北京可能訴諸武力》的長文作者—史丹佛大學國際研究所研究員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則認為:「這是三十年來第一次需要認真考慮中國可能很快使用武力結束其近一個世紀的內戰的可能性了。」該文開首以許多跡象來表明,「北京方面正在重新考慮其和平方式並考慮進行武裝統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表達了解決台灣問題的雄心,捍衛主權更加強勢,並下令中國軍隊加強在台灣附近的活動。北京思想的明顯轉變是通過數十年的軍事現代化努力實現的,習近平加快了這一努力,旨在讓中國迫使台灣重新回歸。

梅惠琳指出,「中國領導人過去將攻占該島的軍事行動視為一種幻想,但現在他們認為這是一種真實的可能性」。隨著與美國的緊張局勢升溫,中國加快了在台海附近的軍事行動,僅在2020年就對台灣島的「防空識別區」進行了380次入侵。今年4月,中國派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25架戰鬥機和轟炸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顯然習近平不再試圖不惜一切代價避免事態升級,因為他的軍隊有能力與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抗衡。1996年台灣危機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當時美國派出兩個航母戰鬥群駛進海峽,中國被迫後退。為此中國進行了25年的軍事現代化,以免這種窘境再次發生。

梅惠琳說,北京的軍事規劃者認為控制該島所必需的四項主要戰役。第一項包括聯合解放軍導彈和空襲,解除台灣目標的武裝—最初是軍事和政府目標,然後是平民—從而迫使台北屈服於中國的要求。第二項是封鎖行動,中國將試圖通過從海軍突襲到網絡攻擊的各種方式將該島與外界隔絕。三是對部署在附近的美軍進行導彈和空襲,目的是使美國在衝突初期難以援助台灣。第四也是最後一項的戰役是發動對台灣的兩棲攻擊,或許首先奪取離島作為分梯次入侵的戰役組成部分,在集中陸海空兵力進攻台灣本島時,對離島進行地毯式轟炸。

在國防專家中,關於中國能否完成前三項戰役—聯合打擊、封鎖和反干預任務—的能力幾乎沒有爭論。無論是美國增強其地區基地韌性的努力,還是台灣的導彈防禦系統,都無法與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相提並論。中國可以迅速摧毀台灣的關鍵基礎設施,阻止其石油進口,並切斷其互聯網接入—並無限期地維持這種封鎖。根據退休的美國情報官員和中國問題專家朗尼•亨利(Lonnie Henley)的判斷,「美國軍隊可能會通過少量的救濟物資,但不會更多」。而且因為中國擁有如此先進的防空系統,美國很難通過攻擊中國的導彈運輸車、戰鬥機或船艦,重新取得海空優勢。

但中國的第四項也是最後一項戰役—遠不能保證成功。根據美國國防部2020年的一份報告,「中國繼續建設有助於全面入侵的能力」,但「入侵台灣的企圖可能會使中國武裝部隊緊張並招致國際干預。」時任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在3月份表示,中國將有能力在6年內成功入侵台灣。其他觀察家認為這需要更長的時間,也許要到2030年或2035年左右。

梅惠琳強調,所有人都同意的是,中國近年來在開展聯合行動的能力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美國需要充分警告才能成功防禦。隨著北京磨練其欺騙和干擾技術,它可能能夠擾亂美國的預警系統,從而使美軍在襲擊的早期時刻處於黑暗之中。習近平的軍事改革提高了中國的網絡戰和電子戰能力,可以針對民用和軍事目標進行訓練。正如時任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丹•科茨(Dan Coats)於2019年作證的那樣,北京有能力對美國發動進攻性網絡攻擊,這將對「關鍵基礎設施造成局部的、暫時性的破壞影響」。中國的進攻性武器,包括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也可以在幾天之內摧毀西太平洋的美國基地。

鑒於這些增強的能力,許多美國專家擔心中國可能在美國還沒有機會做出反應之前就控制了台灣。五角大廈和蘭德公司最近進行的兵棋推演表明,美國和中國在台灣的軍事衝突很可能以美國失敗告終,中國在短短幾天或幾周內完成全面入侵。

歸根結底,在中國是否會使用武力問題上,中國領導人對其獲勝機會的看法將比他們實際獲勝的機會更重要。出於這個原因,中國分析人士和官員越來越多地表示相信解放軍已為與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軍事對抗做好充分準備,這是一個壞消息。儘管中國戰略家承認美國的總體軍事優勢,但許多人開始相信,由於中國離台灣更近,更關心台灣,地方力量平衡對北京有利。

隨著美中緊張局勢的加劇,中國官方支持的媒體越來越多地讚揚中國的軍事能力。4月《環球時報》描述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軍事專家說:「解放軍演習不僅是警告,而且是展示真正的能力,是在這方面實事求是地練習統一島嶼。」分析人士補充說,如果中國選擇入侵,台灣軍方「將沒有機會」。

【延伸閱讀】
【海外通訊】蘭德公司《克制戰略》報告,棄台日不顧?
觀察者網:戳破《自由時報》十大可笑疫情報導
民進黨手打「反中牌」,2021上半年兩岸進出口額增長34.8%
拜登政府所謂「基於規則的世界秩序」是什麽東西?
大陸學者:民進黨藉「仇中、恐中、反中」來掩蓋執政無能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