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專題】中國扶貧的最後一哩路

By 犇報編輯部 / 2020-05-15 15:34:57 /
脫貧
摘要:

近幾年大陸官方在扶貧工作上提出了「精準扶貧」策略,用以解決過去「粗放式」扶貧的問題。2020年下半年是大陸扶貧工作的最後一哩路,犇報將持續關注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大扶貧計畫的進展與成果。

xxx

【編按】2020年底是大陸官方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大限。近幾年大陸官方在扶貧工作上提出了「精準扶貧」策略,用以解決過去「粗放式」扶貧的問題。因此,如何準確判斷真正的貧困戶,考驗著扶貧幹部的智慧與能力,像「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的「四看法」,便是從基層扶貧幹部中產生的好方法,教會了大陸無數扶貧幹部如何快速識別貧困戶。2020年下半年是大陸扶貧工作的最後一哩路,本報將持續關注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大扶貧計畫的進展與成果。


貴州精準扶貧工作法:如何從最多貧困到減貧最多人

8年前(2012年),貴州全省貧困人口923萬人,到去年(2019年)剩下30.83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6.8%降至0.85%,年均減貧超過127萬人。從「貧困人口最多」到「減貧人數最多」,貴州是如何做到的?

識真貧:人工看,雲在算

「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發源於烏蒙山區畢節市威寧縣的「四看法」,教會了大陸無數扶貧幹部如何快速識別貧困戶。

「四看法」主要探索者是時任威寧縣的一個村黨支部書記李仁兵,這看似簡單卻很實用的方法,便於分析致貧原因,防止錯評、漏評。一些地方進一步拓展,來評判貧困戶是否達到「兩不愁、三保障」。

銅仁市萬山區敖寨鄉中華山村貧困戶姜菊蘭家裡,水泥硬化的院子非常乾淨,客廳擺放著電視、冰箱等家電,臥室的被子整整齊齊。「現在不愁吃、不愁穿,你看我的衣櫃。」說著便打開了衣櫃,單衣、毛衣、羽絨服一應俱全。

xxx貴州年均減貧逾127萬人,圖為脫貧攻堅督導組成員查看貧困村飲水設施。

「看群眾生活好不好,不能只看房屋外表,還要看家裡擺的、身上穿的、鍋裡煮的、櫃裡放的、床上鋪的。」中華山村幫扶幹部段凌睿說,貧困戶是否脫貧要實地調研,做到「客觀有的、系統錄的、袋裡裝的、牆上掛的、嘴上說的」5個方面一致。

除幹部「多跑腿」,貴州還讓資料「多跑路」提高識貧精準度。點開「貴州省精準扶貧大資料支撐平台」,任意輸入一個貧困戶姓名,其家庭情況一目了然。「平台打通了民政、工商等17個部門資料。」參與開發系統的工程師任光偉說,通過資料橫向比對,如貧困戶名下登記有不動產、小轎車,系統都會顯示異常,並推送給一線幹部調查核實。

扶真貧:斷窮根,全面扶

2015年底,貴州省有9000個貧困村、493萬貧困人口,貧困人口數量排全大陸第1位。為徹底拔除窮根,貴州用4年多時間把「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188萬人搬出了大山。

「只要有班上,心裡就踏實。」遵義市正安縣瑞濠街道辦易地扶貧搬遷戶蒲家紅說,今年春節後還擔心沒工作,沒想到家門口的吉他廠很快就復工了,只要正常上班,每月就有3000多元人民幣收入。

瑞濠街道辦安置點緊靠該縣工業園區,居住著1.7萬名搬遷群眾。2019年戶均就業2.04人,今年新冠疫情發生後,當地通過向外輸出、內部拓展職位等形式,實現戶均就業1.8人。

xxx江西黃土高原的貧困戶,異地搬遷後入住新公寓。圖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全貌。

這是貴州易地扶貧搬遷「以產定搬、以崗定搬」的一個生動案例。在實踐中,貴州摸索出了堅持建設資金由省級統貸統還、以自然村寨整體搬遷為主、城鎮化集中安置、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等「六個堅持」做法;完成搬遷後,又全力建構基本公務服務、培訓和就業服務、文化服務、社區治理、基層黨建「五個體系」。

惠水縣探索出「十問工作法」,即幹部走訪要「十必問」:問家庭人口資訊、水電訊是否通暢、就業情況、經濟收入、子女就學、政策享受、健康狀況、鄰里是否和諧、土地流轉情況、是否滿意。

後續幫扶最關鍵的是就業。據貴州省生態移民局統計,目前全省40多萬有勞動力搬遷家庭實現戶均一人以上就業。

真脫貧:興產業,防返貧

最近,在榕江縣車江萬畝壩區,每天有數百群眾忙碌著,將蔬菜源源不斷輸送到粵港澳大灣區。從「為吃而種」到「為賣而種」,是貴州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縮影。

2018年起,貴州圍繞產業選擇、培訓農民、技術服務等「八要素」進行產業結構調整。2019年,又推進茶、食用菌、蔬菜等12大特色產業發展。據統計,2019年農業產業帶動全省111萬餘貧困人口實現增收。

xxx新疆塔里木盆地脫貧村的新屋舍。

為動態掌握脫貧進度和成果鞏固情況,貴州還建立防貧監測預警保障機制,對「脫貧不穩的貧困人口」和「建檔立卡之外的邊緣人口」進行監測。目前,貴州還有貧困人口約占全大陸剩餘貧困人口的1/9,這些人是否能如期脫貧,考驗著貴州省的各級扶貧官員與幹部。


甘肅徽縣:青泥嶺上農民喜分紅

鐵山村又要分紅了,而且一次性分紅50餘萬元(人民幣,下同),這個消息讓不少鐵山村村民興奮不已。

4月24日,鐵山村舉行公開分紅儀式,共分紅50.17萬元,其中村集體分紅22.3萬元,貧困戶及股民分紅27.87萬元。這已經是鐵山村近一年之內的第二次分紅。2019年6月30日,鐵山村已經進行過一次分紅,當時的分紅金額為12.18萬元。

現在的鐵山村令人羡慕,而在2014年,鐵山村還是一個貧困村,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人均收入僅有2000多元,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2戶165人,貧困發生率達30.4%。

鐵山村位於甘肅省隴南市徽縣的青泥嶺上,山高林密,道路崎嶇。由於地理環境限制,鐵山村曾經人口外流嚴重,當地人用「三空」來形容:村莊「空殼」、發展「空心」、居民「空巢」。

事實上,鐵山村雖然地理位置偏僻,卻有著發展黑豬養殖的天然優勢。這裡生態環境好,林地資源豐富,而且群眾種植玉米多,能滿足養殖的飼料需求。

xxx4月24日甘肅鐵山村公開分紅大會現場。

鐵山村的變化都得益於村合作社。2018年3月11日,在隴南市委組織部等幫扶單位支援下,鐵山村建起了青泥生態黑豬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由村集體、貧困戶和其他村民共同出資組建。其中村集體資金來源於上級支助,而貧困戶的入股資金除了自有資金外,還爭取了相關部門支助的產業發展資金為每個貧困戶配股,增加其股份。

合作社的養殖方法也進行了創新。為了增加合作社養殖黑豬的市場競爭力,鐵山村的黑豬養殖均採用純野外放養,以純雜糧、野草為食。據說,這樣養殖出來的黑豬肉質鮮嫩,口感香醇,營養價值高。

xxx青海脫貧的藏族牧民在合作社的牛棚裡餵牛。

2019年9月25日,第一批1.8萬餘斤、價值近70萬元的優質青泥黑豬肉以全程冷鏈運輸的方式運送到山東省青島市銷售,很快被搶購一空。目前,合作社大部分黑豬肉都通過東西部協作消費扶貧賣到青島。

自去年分紅以來,鐵山村通過東西部協作消費扶貧、電商銷售、現場認訂和電話訂購等方式,共出售商品豬126頭,實現盈利總收入50多萬元。僅黑豬養殖就能給村民年人均增收600元,現在村民年人均收入已超過7000元,所有的貧困戶均實現了脫貧。


一名返鄉碩士的山區「茶園夢」

四月,青翠的八戶山,戴著斗笠的茶農們穿梭在茶園裡,十指翻飛,說說笑笑。忙碌的人群中,一張白淨的娃娃臉格外顯眼。那是村裡的年輕人——不在省城當白領卻回山裡採茶的賈茜。

這是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維新鎮古城堤村。村裡有座八戶山,主峰海拔約900公尺,三面環水,雲霧繚繞,山頂有一大片茶園。2018年,30歲的賈茜回老家過年。這位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的碩士,已在長沙一家銀行工作了5年,晉升主管。她和家人去八戶山拜訪老友王建國,第一次見到了這個茶園。

兩間矮小破舊的土磚房,上面掛著一塊牌子,寫著「石門縣金仙陽茶葉專業合作社」,房裡連椅子都沒有,無處落座。負責人王建國說,合作社辦了10年,茶卻沒走出過大山。

xxx這是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脫貧後的新貌。

令人心醉的茶園,也令人心疼。賈茜的心,留在了山上。沒過多久,她辭職了。 她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想回老家做些事。」

石門縣地處武陵山脈東北端,偏遠且海拔高,有「湖南屋脊」之稱。這裡的氣候、光照、土壤等都適合種茶。「業內有句話——高山雲霧出好茶。可我來了一看啊,很灰心。」53歲的湖南農學院(現湖南農業大學)畢業生王建國,2007年來到八戶山種茶。他記得,當時山上沒有水泥路,物資靠騾子運,老百姓到代銷店買東西要賒賬,收了農作物才有錢還。

王建國還是留下來了,因為捨不得這裡優良的天然環境。他帶頭建立了合作社,帶著農戶們穩紮穩打,竟也艱難地發展起來,還在2016年成立了公司,打理著1200多畝茶園。

xxx八戶山上的茶園裡,賈茜(右)在向種茶能手請教採茶技術。

公司剛成立那幾年,石門縣的脫貧攻堅戰打得正酣,於2018年脫貧。眼看著八戶山路通了,水也通了,公司發展卻遇到了瓶頸,銷路總是打不開。賈茜就是這時出現的。面對平均年齡超過50歲的股東們,這個年輕人直言不諱:「包裝老氣,又不做宣傳,別人都開網店了,咱還靠『口口相傳』,怎麼賣得遠嘛。」

就這樣,她帶著全部積蓄和新思路,像一股新鮮血液一樣注入公司。今年4月,又當了法人。不懂茶,就泡在茶園,跟著茶農謙虛地學;沒銷路,就抱著茶葉,一家家敲門做推廣;名聲小,就到縣裡打廣告,也發朋友圈「九宮格」;效率低,就引進更現代化的機器提高產能……賈茜下定決心,要改變「茶在深山人未識」。

王建國不會用電腦,玩不轉年輕人的「套路」。可無論賈茜怎麼幹,他都帶著一幫老哥們全力支持,因為好效果已經有了——今年採茶季,上山遊覽、買茶的人,比去年同期翻了近兩番!

xxx江西革命老區貧困縣興國縣脫貧後的景色。

這意味著,茶農們能賺更多錢了。公司48名員工中,有19人是貧困戶;村民們以土地入股,每年都能分紅。「茶葉賣得好,日子就會越來越好!」王建國說。這幾天,賈茜正盤算著給茶產品換個時尚的包裝,還要印上二維碼,手機一掃,就能看到採茶、製茶全流程。

當年,矮磚房留不住客,是辭職回鄉的初心源起。賈茜想在山上建個茶文化體驗中心,再建個民宿,這樣遊客來了能住下。「我想讓更多人知道,這裡有最美的人間四月天。」

xxx中國大陸許多脫貧的農村散發著新樣貌。

◎本文同步刊載《兩岸犇報》第227期

【延伸閱讀】
【犇報專題】廢墟上的奇蹟——青海玉樹地震十週年
防疫不忘脫貧 中國綜合施策防止「因疫返貧」
從「茶馬古道」到「川藏公路」 青藏高原「極地蔬果」的革命
「冰花男孩」一家的溫暖新生活 中國人民努力脫貧過上好生活
【犇報社評】政黨法實施,人民將淪為政治菁英選舉動員的工具
【海外通訊】後疫情時代:失效的美國聯邦體制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