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社評】開放美豬進口,蔡英文反對蔡英文

By / 2020-09-11 12:54:36 /
犇報社評
兩岸
美國
民進黨
萊豬
摘要:

開放美瘦肉精豬肉進口,單是民進黨當局對美國無原則的屈從、以及政策「髮夾彎」的雙重標準,就足以讓群情譁然。實話說,政治人物在當選後政策髮夾彎的案例,中外皆然。但要像民進黨這麼「理直氣壯」,連一句道歉也說不出口,也算絕無僅有。民進黨「今是昨非」的雙重標準並不止於一端。當時作為在野黨主席的蔡英文,批評ECFA是「喪權辱國」的不對稱條約,揚言執政就發動公投廢止。當初痛批ECFA是「舔共賣台」的綠營政客,現在弔詭的成為了ECFA的捍衛者。

xxx圖為2009年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偕同謝長廷、游錫堃、蘇煥智等人,帶領上萬人從台北市頂好商圈出發遊行至凱達格蘭大道,抗議當時的馬政府開放美國帶骨牛肉、牛絞肉、牛內臟等進口。(圖/翻攝自聯合新聞網)

8月28日,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啓動對國務卿蓬佩奧藐視法律的訴訟,指其「政治上明顯濫用」國務院資源。事件導因於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期間,正在以色列出訪的蓬佩奧錄製演講視頻為川普「助選」。此舉,不僅打破了美國國務卿歷來不涉黨派議題的慣例,也涉嫌違反美國國務院的相關規定,還招致「用黨派政治綁架美國外交」的諸多批評。這樣的新聞,自然引不起台灣媒體的注意,當權者毀憲亂政的現象在台灣俯拾皆是,掌握權力就掌握「真理」。

日前,蔡英文繞開法定的行政程序,避開立法院的監督,無預警的以行政命令宣布開放美國瘦肉精(萊克多巴胺)豬肉,並放寬30月齡以上美國牛肉進口,引發外界對民進黨「今是昨非」的批評。大凡經過解嚴前後政治變遷的一代,很難不對當前的時局發出感慨。台灣的民主政治得來不易,但崩壞的速度卻讓人瞠目結舌,從阿扁的貪腐到小英的專斷,昔日在街頭振臂疾呼還言猶在耳,如今身處廟堂,字字句句都反過頭來招呼在自己身上。那些年以「民主」之名允諾的未來,如今卻積弊難返不堪聞問。政治人物顛倒黑白面不改色,藍綠群眾各擁其主不問是非,知識份子翻雲覆雨躋身廟堂,好不容易告別了「反共復國」的舊黨國,沒想到卻迎來了「倚美抗中」的新黨國。

萊克多巴胺是一種人工合成的β-腎上腺受體素,屬於類交感神經興奮劑,本來研發用於治療人類氣喘疾病,但未通過臨床試驗,卻被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印尼等國運用在牛、豬等養殖,用以抑制動物脂肪生成並降低成本。據報導,人體攝食過量的萊克多巴胺會造成心悸、嘔吐、頭暈、血壓升高,並有誘發癌症的風險,對孩童、老人、孕婦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等高危險族群的危害更大。雖然2012年在美國的強力主導下,「聯合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以69比67票些微之差強行通過了萊克多巴胺10ppb(10億分之1濃度)的殘留標準,但目前全球仍有160多個國家禁止使用,中國大陸、歐盟等豬肉消費大國(兩者總加佔全球豬肉消費近七成)依然規定以零檢出作為進口標準。

開放美國瘦肉精豬肉(包含內臟)進口,先不談是否真如蘇貞昌院長所說「每天要吃33片排骨,長期食用5到10年才會超標」,單單是民進黨當局對美國無原則的屈從、以及政策「髮夾彎」的雙重標準,就足以讓群情譁然。在此之前,民進黨一向堅持「瘦肉精零檢出」,幾乎所有的縣市長齊聲反對馬英九當局開放30個月以下美牛進口,時任黨主席的蔡英文在民進黨所發動的遊行中,更批評馬英九當局「在處理牛肉問題的時候,從來也沒有跟我們商量過,沒跟國會商量,也沒跟在野黨商量,更沒有告訴我們的社會大眾他在談什麼,他要做什麼,這種政府是不透明的,是欺負民眾的,對不對?」如今,這番話看起來倒是有點「自知之明」,是昔日的蔡英文在拷問今天的蔡英文!

實話說,政治人物在當選後政策髮夾彎的案例,中外皆然,有時候是迫於時勢的不得不然,並非蔡英文所獨享。但是,要硬拗得像民進黨這麼「理直氣壯」,連一句道歉也說不出口,也算是絕無僅有。台灣早在2002年就以獨立關稅區的名義加入世貿組織,如今為了配合美國退群,用雙邊協定取代多邊組織的演出,不計代價的追求與美國簽訂條件可能更為嚴苛的「台美貿易協定(BTA)」。如果說,為了美台BTA我們必須忍受開放瘦肉精美牛、美豬進口來禍害子孫,就不能保證,哪一天民進黨當局為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就讓日本福島核食悄悄的進入我們的餐桌。

民進黨「今是昨非」的雙重標準並不止於一端。2010年,馬英九任內推動海基、海協兩會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並由立法院審議通過。當時作為在野黨主席的蔡英文,批評ECFA是「包著糖衣的毒藥」,是「喪權辱國」的不對稱條約,將加深台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讓台灣掉入一中框架,並揚言一旦取得執政權後,就會發動公投廢止。如今時移勢易,當初痛批ECFA是「舔共賣台」的綠營政客,現在弔詭的成為了ECFA的捍衛者。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在立法院備詢時就坦承,ECFA整體而言對台灣有益,希望能持續下去。好一個「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

台灣有539項出口大陸產品列入ECFA免關稅的「早期收穫清單」,迄2020年2月止,累計享受免稅金額高達67.41億美元。這個數字,雖然在兩岸貿易總額中佔比不大,但所涉及的項目包含農漁產品、石化、紡織、金屬、機械等傳統產業,而每年近20億美元的關稅優惠,正攸關傳統產業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優勢和利潤。問題是,目前的ECFA只是一個過渡性的架構協議,「早收清單」也只框架中的一個局部。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範,必須在簽署「架構協議」後的10年內,完成包含「服貿」、「貨貿」與「爭端解決機制」在內的整體的經貿合作協定,不能永遠停留在架構協議的階段。屆時,即便兩岸都沒有對ECFA的延續公開表示意見,其他WTO的成員國也會提出質疑,強迫終止兩岸的經貿互惠,以增強自己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

令人遺憾的是,「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因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的衝擊,迄今為止尚擱置在立法院無法審議,而後續的「貨品貿易協議」與「爭端解決機制」更因為蔡英文當局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導致海基、海協兩會的協商機制中斷而遙遙無期。台灣目前每年從兩岸貿易實現近8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一旦ECFA面臨中斷,再加上「東盟(ASEAN)與中、日、韓、紐、澳等五國(ASEAN+5)即將在最近簽署生效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壓力,台灣將面臨產業空洞化和經濟僑鄉化的危機。

就誠如陳水扁最近透露,美國在台協會早就明言瘦肉精美豬美牛進口是「政治問題」。ECFA又何嘗只是「經濟問題」?民進黨一方面企盼大陸不要片面終止ECFA,繼續享受和平紅利;一方面卻又極盡所能的推行「去中國化政策」,通過行政與司法手段來遏制兩岸正常的交往交流。多年來,海峽兩岸簽署包括ECFA在內的23項協議,一開始就是以「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作為互信基礎和政治前提,民進黨「倚美抗中」,以一己之私將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置放在中美對抗的懸崖邊上,搞得兩岸關係劍拔弩張,沒有了「九二共識」作為前提,民進黨當局呼籲「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恐怕也只會是緣木求魚。

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說:「人間最大的悲劇,不是壞人的囂張,而是好人的沈默!」所幸,這兩天,前立法院院長王金平不畏陸委會日前提出的「三個禁止、一個警告」,宣布將代表國民黨率團出席9月20日在廈門舉行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在美中尖銳對抗,台海戰雲密佈,兩岸劍拔弩張的此時,有好事者將王院長此行拿來與2005年連戰先生的「破冰之旅」兩相比擬。歷史是一個螺旋向上的運動過程,不會簡單的重複,每一次的歷史的復歸,就意味著朝向更高層次文明的躍進。在公義面前,我們沒有悲觀的理由,只能奮力前進,王院長加油!

◎本文同步刊載《兩岸犇報》第236

【延伸閱讀】
《兩岸犇報》第236期上線囉!
佔領議場,選錯戰場只是虛耗能量而已
政黨法實施,人民將淪為政治菁英選舉動員的工具
理查德·肖爾:被壓迫者教育學——致敬保羅.弗雷勒
印度:中國憑什麼不把我當大國?
捷克參議長訪台回國後 遭總統踢出外交會議
對台灣「反中」氣氛失望 台灣最大簡體字書店「若水堂」熄燈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