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俊雄:和平統一的希望未到盡頭|海外通訊

By 花俊雄 / 2021-12-13 16:55:06 /
兩岸
和平統一
摘要:

「和平統一的可能性」是不是已經「完全喪失」?筆者認為,在「武力統一」的威懾及美國不支援「台獨」的前提下,海峽兩岸仍有相當的時間和空間擴大「和平統一」的可能性。不論「和平統一」是「水到渠成」還是「渠成水到」都必須我們積極努力,充分發揮仍然存在並且可能日益壯大的積極因素。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xxx中國大陸福州市馬尾正對馬祖的「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標語。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武統之聲湧起、和統可能性仍然存在


近年來,隨著蔡英文當局日益挾美、日自重,大搞「仇中」、「恨中」、「去中國化」及美國頻打「台灣牌」並加強對台軍售,大陸解放軍突破過去兩岸默契的海峽中線,艦機繞島航行常態化,大陸民間「武統」聲浪湧起,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和統」的可能性越來越渺茫。對於關注兩岸關係數十年,歷來主張「和平統一」的筆者來說,仍然審慎樂觀地認為,和平統一的希望未到盡頭。

筆者的樂觀是有一定基礎,而不是盲目的,且容筆者一一道來。

2000年2月14日,北京發表的《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中說:「採用武力的方式,將是最後不得已而被迫所做出的選擇。」2005年3月14日公佈實施的《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中說:「『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北京當局曾屢次鄭重聲明:「『台獨』的盡頭就是武力統一。」美國也一再表示「不支持台灣獨立」。因此,連陳水扁都坦白說「『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所以民進黨也不敢冒然進行「台獨」公投或修改「一中憲法」。

現在的問題是「和平統一的可能性」是不是已經「完全喪失」?筆者認為,在「武力統一」的威懾及美國不支援「台獨」的前提下,海峽兩岸仍有相當的時間和空間擴大「和平統一」的可能性。不論「和平統一」是「水到渠成」還是「渠成水到」都必須我們積極努力,充分發揮仍然存在並且可能日益壯大的積極因素。

認同是和統的基礎


首先必須盡力、盡快建立台灣同胞的國族認同。「統一」是建立在同是「中國人」的認同上。「和平」是基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前提。無可諱言,經過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20餘年的「反中」、「仇中」和「去中國化」的倒行逆施,台灣同胞的國族認同受到很大的扭曲。根據台灣政治大學選研中心1996年和2020年的民調,自認是台灣人但不是中國人的比率,從24.1%上升到67%;自認是中國人的比率從17.6%下降到2.4%;自認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率從66.9%下降到29.9%。而主張台獨或維持現狀者明顯上升;主張統一者顯著下降。因為對中華民族認同的疏離,因此,中國的興旺崛起和一再的讓利並未拉近兩岸的距離。

xxx圖片來源:政治大學選研中心

筆者自1977年第二次回到祖國大陸至今一再強調,國族認同在和平統一方面的重要性,尤其是藉日據時代「台灣文化協會」的機關報《台灣民報》舉證,日據時代的台灣同胞深切理解台灣同胞的命運與祖國大陸的形勢是密切相連的,他們以拳拳赤子之心,積極關注和響應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期間李友邦甚至組織「抗日義勇隊」加入抗日陣營。彰彰明甚的歷史證據,充分顯示日據時代的台灣同胞不愧為是中華民族的好兒女。如何理解和闡釋日據時代台灣史是事關統獨大是大非的問題,應該組織人力撰寫台灣史尤其是日據時代台灣史,把歷史的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xxx臺灣民報創刊號。 圖片來源:擷圖自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開放博物館」

建立台灣同胞的國族認同是奠定兩岸「和統」的基礎,這已經是刻不容緩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應積極支援、組織大陸與台灣學者共同努力,進行系統性的批判,否則青年學子將受到毒害,對「和統」將構成巨大的障礙。

加強對台商、陸配的團結工作


其次是加強對台商、陸配等的團結工作。根據不完全的統計,台商、台幹和台生約有300萬人左右,兩岸婚配的家庭約有34萬對,以每家3口計算也約有100萬人左右。這個群體的積極性如果能夠調動起來將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改革開放40餘年來,台商在大陸的企業已達10萬家,總投資金額計約六七百億美元,為大陸解決就業人數多達1,100萬人左右。台商是大陸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建設者、貢獻者,同時,也是受益者。40餘年來,台商伴著改革開放跌宕起伏,本著「愛拼才會贏」的大無畏精神,與時俱進,對大陸改革開放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自身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如今,大陸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新時代帶來了新機遇,同時也迎來了新挑戰。

40餘年來,大陸不斷為台商和台灣同胞推出優惠政策。2018年2月28日,國台辦發佈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惠台31條),其中12條措施涉及加快給予大陸的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隨後福建等11個省市也陸續出台了相應措施。有人認為,這是落實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中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具體措施,就是要把大陸經濟發展成果與台胞分享,給台胞在大陸發展帶來更大機遇。

《31條惠台措施》最重要的是強化了台灣青年融入大陸社會的公平和機會。根據《惠台31條措施》的政策,台灣青年人可以在大陸參加各種職業資格考試並從事相應的工作。將來,台灣青年在大陸就業、工作,不再是個例或個案而將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這將使台灣青年有更多的機會在大陸把自己的夢想變成現實。也就是說,台灣的年輕人只要有一技之長,就能夠在大陸找到用武之地,隨著這些措施的落實,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走進大陸充分利用惠台措施找到自己的舞台。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會引發一波台灣青年赴大陸工作就業的西進浪潮。

關於兩岸婚配,據台灣「內政部」移民署的統計,台灣男性娶大陸女性的約有30餘萬。大陸不要把這些人當成「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不聞不問,而是應該給予力所能及的關懷,幫助解決難題。以上所指的群體,他們的利益是跟大陸緊密相連的,他們肯定希望兩岸融合發展,進而和平統一。因此,做好這群人的工作,將大大增加「和統」的可能性。

加強兩岸地方交流


三是,加強兩岸的地方交流。在台灣「中央領導」可以空談政治,而地方首長卻必須務實照顧民生。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上台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使得兩岸關係緊縮,大陸遊客銳減,導致旅館歇業、夜市冷清,遊覽車閒置;兩岸交往不順,導致農漁產品滯銷,只能棄諸於地。對此,島內的藍營縣市長急得直跳腳,決定「抱團登陸」,試圖在兩岸低迷時刻,找到建立突破的曙光。

2016年9月17日,由新北市、新竹縣、苗栗縣、南投縣、花蓮縣、台東縣、金門縣、連江縣等8個縣市長組成的台灣縣市長參訪團,在承認「九二共識」的前提下,應邀到北京參訪。18日,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會見了參訪團一行。他指出,不管台灣哪個縣市,只要對兩岸關係和縣市交流的性質有正確的認知,北京都持積極態度。台灣各縣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需求,同大陸各地加強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大陸的資源和市場,造福地方民眾。參訪團向俞正聲表示,「兩岸一家親,家和萬事興」,表明他們所代表的縣市認同並繼續堅持「九二共識」。他們提出,希望大陸繼續採購台灣農特產品、擴大兩岸觀光及文化交流、通過大陸各地旅遊局與台灣各地方政府建立視窗行銷優質行程等三項主張,並得到台辦主任張志軍以「8項利多措施」積極的回應。

xxx2016年9月18日,時任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北京與來訪的台灣縣市長參訪團舉行座談。 圖片來源:新華社

對此,綠營照樣冷言冷語,但對藍營參訪團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看得到吃不到心中乾著急。其實綠營執政的縣市所面臨的困境與組團登陸的8縣市相同,張志軍所提出的8項利多措施,也同樣適用於綠營執政的縣市。但綠營縣市長若要訪陸,必須明確承認「九二共識」,接受這是「一個國家內的城市交流」方能成行,這當然違背蔡英文當局的政策。此次泛藍8縣市首長參訪所取得的承諾若能一一落實,顯出效果,必將引起連環效應,加深台灣民眾對「九二共識」關鍵性的認知,並引發對蔡英文兩岸政策的嚴重質疑。

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導致台灣百業蕭條,引起廣大民眾的不滿,他們紛紛亮出「民進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橫幅。果然在2018年11月24日舉行的「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獲全勝,不僅拿下新北、台中、高雄三都,而且在中部、南部和東部以及各離島拿下了12個縣市。由此可見,儘管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務實的地方負責人仍然會認同「九二共識」與大陸進行交流,造成地方包圍「中央」的局面。所以繞開台灣所謂的「中央」加強與地方直接交流仍大有可為。

「一國兩制」金馬先行、先試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會上表示:「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2019年1月27日中午,金門縣長楊鎮浯率14人的參訪團赴福建,展開他就職以來首趟大陸行。楊鎮浯在離開金門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期待在兩岸的共同努力下,落實「金廈彰泉共同生活圈」的目標,同時也會就「新四通」問題進行先期交流、探討,希望在未來發展方向做相關規劃準備。

兩岸「小三通」已經運行20年了,一直都很平順,每天往來金廈之間的船班有四五十次,金廈已經形成共同生活圈。金門副縣長吳成典(今新黨主席)2018年8月8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希望將金門與廈門打造成雙子城,甚至「一國兩制」都可以在這裡進行。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曾表示,這樣的構想也不是不可以。

xxx廈金大橋初步方案路線示意圖。(圖/環球網)

其實對金門人而言,「一國兩制」並非陌生的議題,吳成典也不是第一個喊出「一國兩制」的金門官員。早在2006年,時任金門縣長李炷峰就在金門縣議會上,以《21世紀新台灣的出路,金門作為「一國兩制」試驗區芻議》為題做報告。當時,作為金門縣選出的「立法委員」吳成典對李炷峰就表示:「這一天越來越近了,現在只要兩岸在政策的優惠和做法上面能有更大的彈性,金門就會是『一國兩制』一個很重要的舞台。」金門當地居民也普遍認為,如果金門實行「一國兩制」,金門肯定是邁向「兩岸一家親」的起點。

金門與馬祖居民與隔岸大陸福建民眾甚多有血緣或朋友關係,彼此時有聯繫。台灣戰地政務終止後,當地居民與福建民眾通婚以及親友往來者更快速增加。金門、馬祖與福建僅一水之隔,人文、社會背景相近,且有深厚血緣關係,基於此等因素及民生需要,自然有強烈動機與福建進行直接經貿往來。在金馬「小三通」實現後,兩地居民與廈門、福州的往來更加密切,甚至超過了與台灣本島的聯繫,以民生的便利性來說,對「金廈大橋」、「雙馬大橋」的需求呼聲出現。在福建主政17年的習近平提出率先在金馬實現「新四通」,切中了民眾要求。如能實現,將為金馬成為「一國兩制」的試點地區創造有利條件。更重要的是,金馬「一國兩制試點」之後,將影響及於全台灣,到時候,誰還能說「一國兩制」在台灣沒有市場?

想方設法為台灣島內
「和統」火苗添柴加油


兩岸形勢確實嚴峻,但島內尚有不少的「和統」火苗,在非常艱難的條件下,他們能夠矢志不渝,堅持不懈,確實難能可貴。但無可諱言的是這些力量和聲音都有待加強,這些「和統」的火苗都必須靠我們群策群力、想方設法添柴加油,讓他們燒得更旺。

促進海內外統派大聯合


自2000年德國柏林大會以來,全球反獨促統大會已經在各大洲都舉行過,造成了一定聲勢,現在全球大概約有200多個中國統一促進會。但是,無可諱言的是海外統派勢力對台灣島內的影響相當有限,島內統派與海外統派陷於各自為戰的不利局面。要突破這種局限,筆者認為只有海外統派發揮主動積極性,通過「走進去,請出來」的策略讓海內外統派勢力產生有機的聯繫。

就筆者身處的美國統派而言,由於美國是兩岸和平統一的主要障礙和主要戰場,就應該在這方面起帶頭作用。首先,各地的統促會除了在當地積極活動爭取更多僑胞支持和美國民眾的理解之外,應該加強聯繫,互通聲氣,擰成一股繩,在必要的時候,採取同步行動,造成聲勢,擴大影響。同時,還可以定期邀請島內統派組團,到美國參訪,所需經費由各地統促會分攤,一來,讓他們體會到促統在海外是一股強大的力量,讓他們感到「德不孤必有鄰」;二來,讓海外統派進一步瞭解島內情況,給他們實質性的援助。由於海外的統派積極分子,大多擁有住在國公民身份,到台灣不需簽證,因此也可以組團到島內宣揚促統的主張,假以時日,必能開拓出一片新天地。

結語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講話表明:「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台灣任何政黨、團體同我們的交往都不存在障礙。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合作取代爭鬥、以雙贏取代零和,兩岸關係才能行穩致遠。我們願意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尋求社會共識,推進政治談判。」「我們鄭重倡議,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

在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召開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上對台灣的表述,再次提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要在福建建立兩岸經濟融合區,實際上是用大陸經濟的吸引力吸住台灣,深度整合兩岸經濟,讓台灣不脫離大陸的影響力。從這個角度看,北京仍然沒有放棄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北京所以還做「和統」打算,並非不清楚「台獨」已經走向不歸路,而是體認到,隨著兩岸實力差距的拉大,在北京的壓力下,台灣當局並不敢公開宣佈法理獨立或搞類似的舉動。

海峽兩岸必須統一,這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的集體願望、集體意志,也是大勢所趨;我們自信,海峽兩岸也必然統一,因為自信所以從容,因為自信所以寬宏。「和平未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放棄和平」。

xxx福建省「三縱六橫兩聯」的規劃佈局圖,其中包含通台灣的交通建設規劃。 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您可能有興趣】
「台海通道」兩岸通車!最難解決的不是技術,是政治問題
花俊雄:當美國失去西太平洋─美中第二島鏈的新均勢
【犇報社評】海峽無中線,戰場在台灣
「寫在人間」的呂正惠和台灣統一之思
當小S被出征:兩岸關係不再模糊,台灣該正視統一問題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