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

「偽溫情」與「真遺忘」|台灣主流意識形態下的左翼歷史敘述(中)

1 年前 / 0 comments

這些人往往將80年代初葉以來統左派前輩關於歷史的記錄和書寫一筆抹殺,故意視而不見。他們往往自我感動地以為自己在發掘歷史,甚至常常表白,說這段歷史在他們筆下才重見天日的。這種對歷史的有選擇性地記憶,往往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

切割、改造與精神分裂症|台灣主流意識形態下的左翼歷史敘述(上)

1 年前 / 0 comments

本文為長期關注台灣左翼歷史的馬臻老師,選取近幾年具一定代表性的研究台灣白色恐怖歷史的論文、文章或出版物,來探討台灣主流意識形態下的學者或知識分子,如何看待、分析、重構台灣地下黨的鬥爭歷史,並分析這一重新切割、扭曲和改編歷史記憶的現象背後,所隱藏的精神症狀。全文分為上中下篇,本文為上篇。

台灣坐牢最久的政治犯林書揚 為兩岸統一在監獄度過34年|犇報看影音

1 年前 / 0 comments

本影片取材自《台灣思想起》節目及紀錄片《我們為什麼不歌唱》,介紹台灣史上關押最久的政治犯:林書揚先生(1926-2012)。林書揚,台灣省台南麻豆人,生於1926年,2012年10月11日病逝於北京,享壽86歲。林書揚1950年因白色恐怖「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麻豆支部案」被捕判處無期徒刑,直到1984年才出獄,服刑長達34年7個月,是台灣史上關押最久的政治犯。林書揚綠島服刑時,便以深刻的理論認識教導許多政治犯左翼思想,出獄後回歸社會更積極投身實踐,致力推動台灣愛國統一陣營的組織與發展,活躍在台灣工人運動一線,躬耕於反對帝國主義、團結東亞人民的國際團結事業。是台灣統左派代表人物,曾說過「同志們,我走了,但再也沒有人能熄滅我所點燃的火炬」,其精神令人敬佩。

六張犁墓區──人民忠魂紀念碑的故事

1 年前 / 0 comments

二十年前,台北市政府為追思五O年代政治受難者而興建的「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念公園」,於2003年1月11日10時舉行落成啟用儀式。當年與會者揭開了「人民忠魂」的紀念碑,兩邊寫上「愛鄉愛國改造社會死而後已」、「民主統一走向富強壯志未酬」,中間則是一朵向日葵的花朵。

青春,燃燒在戰鬥的原野(馮守娥)

1 年前 / 0 comments

馮守娥從青春起就選了一條吃力不討好的傻瓜路,但跟馮守娥一樣愈挫愈勇的走傻瓜路的人還真不少,這一群「傻子」儘管走的路佈滿荊棘,但就像楊逵筆下「壓不扁玫瑰」,不僅掙扎著從石縫中開出一身的艷麗,更堅持以烈火樣的鮮紅,燃燒青春無悔的戰鬥。本文原刊於《維基和平婦女》網站,《兩岸犇報》經作者授權轉載全文。

吳俊宏|談談台灣第三期左翼運動與林書揚的貢獻

1 年前 / 0 comments

林書揚(1926-2012)是台灣坐牢最久的政治犯,因1950年代白色恐怖入獄服刑長達34年7個月。林書揚在綠島服刑時,便以深刻的理論認識教導許多政治犯左翼思想,吳俊宏便是在獄中向林書揚學習社會主義理論。吳俊宏也出席「第三屆林書揚文論與實踐研討會」,分享台灣第三期左翼運動與林書揚的貢獻。

《紅色青春》:跨越白色恐怖歷史鴻溝,指出一條通往和解的道路

1 年前 / 0 comments

如果,我們對白色恐怖歷史的理解,仍以怨恨國民黨、恐懼共產黨作為基底,只強調冤假錯案與追捕審訊刑求,那也只是延續仇恨,把過去的對抗繼承到眼前。而進一步超越克服的可能,便是面對發生悲劇的歷史根源。紅色青春,跨越了白色恐怖的歷史鴻溝,為我們指出一條通往和解的道路。

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林書揚思想與台灣統左派

1 年前 / 0 comments

12月19日,「第三屆林書揚文論與實踐研討會」在上海召開。勞動黨現任主席吳榮元也出席「第三屆林書揚文論與實踐研討會」,並發表主題演講〈林書揚思想與台灣統左派〉,回顧林書揚的生平與思想,分析台灣「統左派」的發展經驗和未來前景。

陳明忠版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歷史(下):被扭曲的歷史集體記憶

1 年前 / 0 comments

〈被扭曲的歷史集體記憶〉為陳明忠在2005年赴國民黨中央黨部發表的演講,陳明忠曾因白色恐怖被捕且遭遇嚴酷刑求,理應與國民黨算「苦大仇深」,然而陳明忠在演講中強調徹底反省歷史的目的,是要能解決發生悲劇的歷史根源,陳明忠認為結束兩岸的敵對狀態,締造和平,是真正的解藥。

林書揚兩岸統一論的六大特點|林書揚逝世十周年紀念之四

1 年前 / 0 comments

林書揚的兩岸統一論告訴我們:兩岸統一既是民族主義的歷史和情感,也是社會主義的現實和未來,是台灣歷史和現實的統一;既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也是階級的解放和社會的正義;既是物質基礎的積累和豐厚,也是意識形態的變革和發展;既是勞工階級的保障和解放,也是全體人民的利益和福祉;既是傳統社會主義原則的堅守,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肯定和展望;既是理想主義的世界的誕生和引領,也是現實主義的中國的進步與完善。

第 2 頁,共 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