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照燕樓 堅持祖國意念的抗日志士李應辰

By 張卓如 / 2019-01-18 11:17:39 /
歷史
台灣抗日史
摘要:

一位熱愛祖國、深具台灣意識的的上海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副院長盧麗安教授。她和她先生都是出身於南台灣,且都在台灣念完大學,是道地的台灣人。他們因在90年代初不滿台灣當局包括「獨台」在內的政治操弄,選擇赴對岸工作和定居。為了避嫌,他們長期以來用大陸身分來往兩岸。但在2014年年底台灣當局竟要求盧麗安的先生赴台省親的前提是要主動放棄大陸的戶籍,否則不放行。到了2017年,盧麗安因身為中共十九大黨代表的敏感身分,遭台灣當局撤銷台灣護照、戶籍和居留權而回不了台灣。

xxx

抗日義士燕樓故居的造訪

今年年初,筆者來到位於新北市淡水區北邊山區的忠寮里。走在該地的鄉間小路上,可看到這一帶林立的古厝。途中。經過埔腳圳後,遠遠看到一幢古厝,多燕尾屋脊,依山坡地勢而建,隱居在翠綠的山林間。筆者沿著灌溉水圳來到田中央的磚紅古厝,一片水田中的屹立,圳溝上潺潺的流水,及正在勤勞耕作的農夫。在這地靈人傑的環境中,想像著這裡的先民「晴耕雨讀」的風采。加上當時陰霾的天空,忽然乍現陽光,整個陽明山系的山形也浮現,宛如置身在國畫中的山水畫作裡,映象極為深刻。也無怪乎附近的北新醫院選擇在此,作為大台北地區銀髮族的休養之所。

xxx位於陽明山後的燕樓李家故宅。

這間位於竹圍仔8號的古厝,是燕樓李家的古厝群中最為精美的建築。大約在800年前的宋元之際時,其先祖李火德入閩越,經八代繁衍,後遷居至福建的泉州同安,以「燕樓」做其李氏宗族的堂號。燕樓,是指李氏在中國燕京東角樓中原祖里而言。乾隆16年(1751)開台祖李鼎成渡海來台,在關渡落腳,以行醫、捕魚、種水芋為業。乾隆21年舉家遷居滬尾(今淡水),乾隆54年(1789)長子李臣春開始購買北投子(今淡水區北投里一帶,設有淡海輕軌淡金北新站。)山林地十餘甲逐步拓墾,此後子孫繁衍,並逐步擴散分居到忠寮等地。從此,淡水人即以忠寮李或燕樓李稱之。

清咸豐年間(1850-1861),燕樓李家族子孫已繁衍至四大房,成為淡水地區最大的宗族和姓氏聚落,此時忠寮地區已闢成梯田莊園之景象。目前所遺留下的許多棟古厝,包含有桂花樹3號、桂花樹4號、5號、竹圍仔8號、竹圍仔10號等五棟,其中竹圍仔8號的古厝,建於光緒8年(1882),房屋依山坡而建,但受地形限制,只能以正廳為中心,向兩側增建護龍,來容納家族日增的人口,成為「兩落四護龍」的形式。但筆者造訪時,發現正廳大門已深鎖,無緣入內拜訪住戶,遂轉往其側面,發現已頹塌的護龍旁,有一類似旗杆石的建築。這是清代政府通過科舉制度來選拔官吏,凡是村裡有人考取了功名,為光宗耀祖、流芳千古,都要在本村本姓的祖厝門口立一對旗杆石。因燕樓李家族中,曾在光緒11年出過李祥奎和李應東兩個武舉人;而以讀書為業的李花凌一門,其子李端中了秀才;其孫李應辰(又名應時,字宗聘)為台北府學附生,於光緒17年(1892)以32歲之齡,成為辛卯科的文舉人,李家一門三舉可說是淡水望族。所以這棟古厝又被稱作旗杆厝。據說,正廳尚有懸掛李應辰中舉人的牌匾─文魁。

抗日義士李應辰

xxx李應辰肖像(1860—1922)。

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給日本。當日軍侵入台北城郊之際,紳士高爾伊和舉人李應辰,謀抗大敵。由於李應辰從小好學,熱衷武術。曾於光緒9年(1883)參加淡水廳武學考試獲第5名,身手不凡。便慨然應允,投筆從戎。乃派遣家丁持簡邀集滬尾十八庄執事及諸父老,會於其宅。眾皆義憤填膺,願效一死,以報宗國。遂決定組織壯丁五百人,各攜械彈,組織成軍。誓師之日,和由新竹北上的抗日軍互為犄角。當時,高爾伊向駐守台南的抗日軍首領劉永福,稱其「精悍可待,滬口有警,願擋前敵」。在台北淪陷於日軍後,李應辰遂率領淡水軍民步步防禦,在台北桃園間劉銘傳鐵路沿線打了兩個月的游擊戰。最後在桃園龜山和新北新莊交界的龜崙嶺砲戰中受傷,退至鹿港,遂攜家眷離台,和父親李端避居泉州,其家業交給其弟管理。

李應辰在坐船回祖地途中,看著即將要陷入日本魔爪中的台灣故鄉,立在船頭,吟詩來表達自己的悲憤心情:「臨危仗劍事專征,一寸心強十萬兵。聞敵倉皇走將帥,防秋功業付書生。詔來北闕難承旨,寇入東都誓效貞。厲鬼可為須記取,男兒南八是豪英。」

選擇作中國人

由於馬關條約規定台灣人有兩年的國籍自由選擇期,可變賣產業。如兩年內尚未遷出可視為日本臣民。當時台灣總督府各縣廳發行的「旅券」,相當於現在的護照,上頭可以清楚看到,日本人在族籍欄位中被註記為「平民」,而台灣人則是被註記「新臣民」。這對避居對岸泉州的李端、李應辰父子來說,難以接受。

1897年10月李端回台省親,日本當局欲頒紳章給李花凌父子予以籠絡,但顧忌其至親李應辰為抗日分子而未實行。1898年,李應辰想回歸梓里,管理家業,但因日本駐廈領事館未給護照,未便攜家眷急歸。隨後,日本當局以其須退出中國籍,同時需向其申請變更為日籍作要脅,李應辰遂毅然決然放棄在台灣的家業,長居在同安的馬巷自家村中。但李應辰仍懷抱「一寸心強十萬兵」的信念,組織操練「抗日義勇隊」,並自任教導,希望有一天能夠收復台灣,驅逐日寇。但由於操勞過度,於1922年逝世於廈門。

燕樓李家後代十分爭氣

燕樓李家自清代開台祖李鼎成跨海來台後,總共有13位在朝當官,文魁、武魁、歲魁皆有。民國以來迄今,亦有多名子孫聞名於淡水政商界,當過鎮長、縣議員、校長、農會總幹事等,包括建築史家李乾朗。不愧是當地氏族。而李應辰的裔孫李明濱(1933年-),則在對岸的北京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系擔任正教授,2016年2月,他回到已改名為廈門市翔安的先祖故居,希望能把它開闢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更多的人了解台灣抗日志士─李應辰的事蹟。

xxx燕樓李家故宅的旗桿石遺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