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三百年 不能割捨的兩岸情懷
筆者在近幾年來多次造訪有三百年歷史的彰化縣鹿港鎮,發現這座具有「泉州風」的城鎮,多數是從大陸福建省泉州來的移民,鹿港腔的閩南語口音,及在地的歷史古蹟等,都和對岸的中國大陸,有不能割捨的情懷。
筆者在近幾年來多次造訪有三百年歷史的彰化縣鹿港鎮,發現這座具有「泉州風」的城鎮,多數是從大陸福建省泉州來的移民,鹿港腔的閩南語口音,及在地的歷史古蹟等,都和對岸的中國大陸,有不能割捨的情懷。
像是緊鄰南靖宮(福建漳州人所建)的鹿港藝文館,最早為鹿港八郊之一的廈郊會館。最盛時擁有一百多家商號,主導鹿港和對岸的貿易。「郊」,即是商行所組織的同業商會。會館裡面奉祀泉州人的守護神—蘇府王爺,故有「王宮」的雅稱。鹿港有句諺語「海水劃宮前」,指的就是這裡。
當年,此地是鹿港溪沿岸的碼頭之一,河道從宮前經過,來自大陸一百公噸內的船隻,都可直泊在此卸貨。所以早期富裕的鹿港,因為商業發達與大陸往來頻繁,每當船隻回程時,會使用杉木、磚石和紹興酒甕來壓艙,以求平穩。於是,以酒甕做的甕牆成為鹿港傳統民宅常見的牆上裝飾。而鎮內名寺的廟埕和早期街道的石板,也都是來自泉州。福州杉、磚石等可用來興建房舍和廟宇。
另外,昔日鹿港八景之一的「龍山曉鐘」即龍山寺內的古鐘,鑄有廈郊、布郊、染郊等捐獻商行的銘文。下緣刻有「浙江寧波」 和「咸豐玖年」的字樣;大陸的泉州閩台緣博物館內則有一清道光十七年(1837)的鑄鐘,上方書有「鹿港郊公置」(鹿港郊為泉州地區與鹿港通商的商號)。在在顯示鹿港三百年的歷史與對岸不可分割。
大陸移民來台的重要登陸港口
鹿港原名「鹿仔港」,其地名最早見於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高拱乾撰修的《台灣府志》卷四的武備志。該書提到台灣水師左營除了分防猴樹港(笨港比鄰)、笨港(今北港)二汛,還另外分防「鹿仔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灣入滿清版圖後,隔年採用施琅等人建議,訂頒海上禁令,限制大陸船隻與人民來台,並設水師迅駐防鹿仔港,負責查驗船隻出入。「鹿仔港」,在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陳夢林修的《諸羅縣志》中才見於地圖。
此時,中部一帶日漸開發,彰化平原的稻米多由鹿港輸出至福建省泉州、漳州各府,加上偷渡者甚多,鹿港實際上已成為台灣對外的交通要津。雍正六年(1728),遂建米倉十六間於鹿港米市街畔。三年後,鹿港正式開放為島內貿易港口,鹿港成為中部稻米的集散中心。
直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福建將軍永德,鑒於福建省泉州、漳州二府產米不多,私販多由泉州蚶江偷渡來鹿港貿易,謀取暴利,乃奏設鹿港正口(清廷正式設立的港口)。奏疏中說:「至北路諸羅、彰化等屬,則由鹿港出洋,從蚶江一帶進口,較為便益。」
因在台灣各港口之中,鹿港距離大陸最近,鹿港因有此地利之便,自然成為大陸移民來台的最佳地點,紛紛由此上岸再分轉南北。於是,在隔年(1784),清廷准許「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屬之蚶江口」與「台灣府彰化縣之鹿港」正式設口對渡,成為本島繼安平與廈門對渡之後,第二個與中國內地通商的口岸。此時,才始稱「鹿仔港」為「鹿港」。
鹿港貿易的鼎盛時期
史學家張其昀將台灣史蹟分為九個時期,分別是澎湖期、安平期、台南期、鹿港期、淡水期、台北期、台中期、基隆期和高雄期。其中第四期為「鹿港期」,「鹿港期」是從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灣設府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南京條約五口通商為止,歷時一百五十九年,在這段期間鹿港的港口帆檣林立,市街繁榮。特別是鹿港正式開港後,郊商雲集,商務發達,開啟了自乾隆五十年到道光末年,鹿港六十多年的黃金時代,與台南、艋舺(今台北萬華)並譽為台灣三大城鎮,而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此外,《彰化縣誌》卷二的〈規制志〉寫到鹿港大街,「街衢縱橫皆有,大街長三里許,泉、廈郊商居多,舟車輻輳,百貨充盈,台自郡城(今台南)而外,各處貨市當以鹿港為最。」可想見當年鹿港的繁華景象。該鹿港大街,因位在街市中央之南北貫通的街道,故當地人稱「大街」,雅稱為「五福大街」。最窄兩公尺,最寬不過六公尺,面向街道的店屋為立面鋪磚。大街的街道為避免陽光照射、雨淋及秋季颳起的九降風,街道上設有遮棚屋頂,僅留小縫隙。所以,白天時是暗如隧道一樣。不過街道燈火通明,遂有「不見天街」的美譽。
由於貿易的興盛,至嘉慶二十年(1815)鹿港已設有八郊,即泉郊、廈郊、南郊、布郊、糖郊、油郊、染郊、簳郊,數目之多,冠於全台。鹿港舊志云:「清朝商業行郊以台南為始,以鹿港為最。」當時鹿港的陸路貿易涵蓋了彰化、台中、南投等地,海路貿易更是包括了大陸沿海港口,所以鹿港有句諺語:「頂到通霄(苗栗),下到琅墧(恆春)」,意謂著鹿港郊行的發達。今中山路233號店面,仍保留鹿港八郊中最大的郊行─泉郊會館的歷史遺跡。
鹿港八郊的公會組織名稱,泉郊稱「金長順」,主要與泉州地區貿易,輸出米、糖、油、雜子;輸入木材、石材、絲布、日布、藥材,商號有二百餘家。廈郊稱「金振順」,主要和廈門、漳州及金門一帶貿易,商號有一百餘家。南郊稱「金進益」,與廣東、台灣南部、澎湖、香港及南洋地區貿易,輸入鹹魚等,商號約七、八十家。糖郊稱「金永興」,輸出糖(土製烏糖、冰糖),商號有十八家。油郊稱「金洪福」,輸出花生油、麻油等,商號約四、五十家。染郊稱「金和順」,作染布、染織品生意,商號約三、四十家。簳郊稱「金長興」,作日用雜貨、海產、簳仔貨(南北貨)之貿易,商號約一百家。
鹿港的行郊除了維護商業上共同的利益外,並要維持商號的信用,促進業務的推展,尚需擔負地方寺廟祭祀,排解商業紛爭,進而提倡公益慈善等事業。在鼎盛時期,鹿港八郊所屬的商號多達六、七百家,資產達十萬者就多達百家,其中最富者首推泉郊林日茂行;鹿港舊志中描述「港口帆檣林立,白帆輕驅海風,人皆輕衣馬肥。豪商林日茂為首,資產算十萬者達百家,商賈櫛比,公共事業皆由八郊處理,文化實冠於全台。」顯示當時鹿港呈現均富、安和樂利之社會;加上當時每日大約有一百艘帆船在港口進出,「鹿港飛帆」便成為彰化八景之一,也造就鹿港的文風鼎盛。
日人據台後的鹿港
鹿港溪雖在道光年間(1820-1850)已經嚴重淤積,大型船隻已無法進入,得靠小船接駁。但在乙未割台前,仍未影響鹿港的發展。此時該地人口有十萬人,且仍是彰化平原物產的集散地之一。其腹地的台中,土產以米為大宗,多係台南、彰化、嘉義等縣所收。由鹿港、梧棲出口到中國內地的泉州、漳州達兩、三百萬石,也有輸出到日本。因米由台中至台北,旱道、水道運費皆大,故至台北獲益不多,無人運往。所以,台北每年尚需赴上海運米。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中國針對日本缺米,惟恐內地奸商「以糧濟寇」輸往日本,下令往來之閩、廣各貨船等數百號,敕停出海。於是,鹿港出口的米被禁止出口。直到隔年乙未,中日講和後,米紛紛出口。一些鹿港富商聽聞割讓台灣的消息後,「藏鏹(金錢)裝於米囊而去」,造成鹿港市容一度的蕭條。
1895年9月3日,日軍征台統帥北白川宮至鹿港視察,由降日仕紳辜顯榮率三十餘名紳士於文開書院外迎接。北白川宮在辜顯榮的引導下,和隨員徐徐進入鹿港大街。因此,鹿港成為少數從乙未的戰火中碩果僅存的清代老市街之一。但在日據中期,該街因市街改正,街道擴寬成十五公尺。遂拆除該街店屋的鋪磚立面和遮棚,並挖掉原來鋪設的紅磚,改鋪柏油,成為今天的中山路,不免讓人感到惋惜。
但鹿港也有「不忘祖國」的忠義之士,據說曾有300名鹿港抗日志士密集龍山寺中,暗中發動抗日活動。寺內後埕的三口古井,便是要應付連月苦旱,以備長期抗戰。當地文人洪月樵,著述《台灣戰紀》戰紀(又稱《瀛海偕亡記》),為乙未戰爭中台灣人的抗日活動留下重要紀錄。
未來的展望
近年,台灣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給予鹿港6年60億元的經費整治鹿港三百年發展的母親河「鹿港溪」以重現千帆入港的歷史。除了上述相關歷史,也建議當局不要忘了鹿港曾經發達的漁業。因在「海水劃宮前」的對岸,有一名叫「烏魚寮」的古地名。每年冬至前後有從中國大陸內地沿海南下的烏魚,於大潮時刻,隨著海水由鹿港溪到烏魚寮。所以在很久以前,廈門、澎湖等地的漁民會到此搭寮、捕撈烏魚。成為大陸移民「唐山過台灣」的開始。
◎本文同步刊載《兩岸犇報》第2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