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 黃土地

「最美景觀大道」讓列達村走上了致富路

4 年前 / 0

雪域高原進入夏天,被稱為「中國最美景觀大道」的川藏公路車水馬龍。40歲的紮西玉珍正忙碌著給遊客做酥油茶和優酪乳。每年夏季,她家中的8個床位總是滿滿的。 紮西玉珍是西藏昌都市左貢縣旺達鎮列達村村民。她生活的這座村莊,海拔大約3800米,川藏公路從這裡穿過。藍天白雲下,大片的油菜花迎風搖曳。

新疆各地州市高速公路全部連通

4 年前 / 0

2018年,墨玉—和田—洛浦高速公路通車,結束了新疆和田地區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但和田對外連接仍沒有高速公路。 今年7月底,歷時兩年多建設的喀葉墨高速通車,實現了南疆地區重要城市間高速公路互通,也使和田地區正式連入國家高速公路網。至此,新疆所有地州市高速公路實現了連通。

「最美景觀大道」 川藏公路讓偏鄉致富

4 年前 / 0

雪域高原進入夏天,被稱為「中國最美景觀大道」的川藏公路車水馬龍。近年來,隨著川藏公路持續升級改造,由川滇入藏的自駕和騎行遊客絡繹不絕。列達村黨支部動員群眾開辦家庭旅館,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遊飯」。

「人類文明活化石」 少數民族白褲瑤族的脫貧故事

4 年前 / 0

兩年前,李明強在距家鄉600多公里的廣州打工。相比於當時,這樣的收入並不算多。但搬到新家後,他不僅可以陪伴孩子們,還可以照顧生病的妻子。 李明強來自瑤族的一個支系白褲瑤,白褲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目前他的新家位於廣西南丹縣八圩社區,是2017年上萬名白褲瑤民眾的3個集中安置點之一。

鄉村「蝶變」 且看今日寧夏西海固地區

4 年前 / 0

爛泥灘、旱天嶺、臭水溝、苦井……這些分佈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西海固地區的村名,一聽就讓人聯想到苦瘠。 近年來,隨著精准脫貧政策的推進,「苦甲天下」的西海固鄉村,發生「蝶變」,產業旺、鄉村美的景象,令人振奮。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 靜謐原野再無槍聲

4 年前 / 0

隨著生態保護力度持續加大,2006年至今可可西里持續未聞槍聲,盜獵盜采逐步禁絕。 可可西里成功申遺2周年來,越來越多國內外遊客來到當地體悟自然之美、親近野生動物,共用人類共有的自然財富。

新疆發展紫色產業 薰衣草振興鄉村經濟

4 年前 / 0

薰衣草種植致富鄉里、薰衣草萃取精油鑄成金字招牌、薰衣草園生態旅遊…… 在新疆伊黎河谷的霍城縣,一株小小的薰衣草,帶動了特色種植業,培育了「芳香產業鏈」,催生了文化旅遊業,書寫出「三產融合」助推新疆鄉村振興的大文章。

新疆哈密古老刺繡技藝 在傳承中「新生」

4 年前 / 0

一件件花樣獨特、色彩豔麗、製作精美的新疆哈密傳統工藝刺繡品,連日來吸引了北京、廣州等地設計師和企業家的眼光。他們千里迢迢趕到位於新疆東部的哈密市,專為古老的刺繡技藝而來。 如今,越來越多的哈密傳統工藝傳承人與全國各地設計師、企業建立了良好互動關係,已研發近千款文創產品,實現了傳統工藝在生活、就業和增收中傳承。

甘肅平涼:黃土高原的「綠色神話」

4 年前 / 0

入夏後,甘肅省平涼市的大部分地區樹繁葉茂,「人在林中走,車在蔭下行」成為人們的生活寫照。 平涼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地帶,這裡的許多林地曾是光禿禿的黃土原,如今,「推窗見綠,出門賞綠」成了平涼人的生活追求。

中國大陸山區求學路上的「擺渡人」

4 年前 / 0

山區裡的育人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從當地一些村莊到達刁望教學點,如果不走水路只能翻山越嶺,父母擔心孩子的安全寧願讓其輟學在家。 石蘭松砍掉家門口的椿樹,雇人造了一艘木船,石蘭松命名為「希望之船」。在他看來,如果命運是一條河流,自己願做學生走向夢想彼岸的「擺渡人」。在船槳中劃過的,是34個春秋。數萬次航程,至今已撐壞了八艘木船。

第 10 頁,共 1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