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四百年的兩岸情懷

By 張卓如 / 2020-03-20 18:21:08 /
歷史
台灣抗日史
摘要:

有四百年歷史的淡水古鎮(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今轄內的福佑宮(媽祖廟)前緊鄰淡水河岸的廣場,即清代往福建漳州、泉州各民船的碼頭舊址,現今已被規劃為金色水岸,成為熱門景點。淡水的歷史有如台灣史的縮影,多彩多姿、又可歌可泣,台灣歷史上發生過的幾乎都在淡水發生,難能可貴的是留下了不少的痕跡。

xxx

有四百年歷史的淡水古鎮(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今轄內的福佑宮(媽祖廟)前緊鄰淡水河岸的廣場,即清代往福建漳州、泉州各民船的碼頭舊址,現今已被規劃為金色水岸,成為熱門景點。1684年清領台後,淡水因與大陸距離相近,又為一貿易良港,「滬尾庄」遂由漁村漸漸成為港埠。早年的港埠,位居淡水河下游的北岸,和南岸的八里相對,西距河口 3 公里,背倚大屯火山群西麓。當年來往兩岸的米、鹽、茶、樟腦、染布等貨物的裝卸,都在福佑宮前進行,成了淡水發展的起點。而該廟的媽祖,是早期大陸移民來台,橫渡台灣海峽時的海上守護神,1732年由福建的漳、泉、汀三州七縣移民共同捐建。據說該廟神靈在清法戰爭時,助淡水居民擊退外來侵略,故當時巡撫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賜匾─「羿天昭佑」。

所以,淡水的歷史有如台灣史的縮影,多彩多姿、又可歌可泣,台灣歷史上發生過的幾乎都在淡水發生,難能可貴的是留下了不少的痕跡。

大陸移民來台的重要登陸港口

明鄭時期(1661-1684)以淡水為罪犯流放之地,但未見駐軍。到了永曆三十七年(1683)聽聞清廷有伐台之舉,才以前荷人所築的「安東尼奧城」(Anthonio)為基礎,修築砲城,也就是今天的紅毛城址。台灣劃入滿清版圖後,以「淡水砲城」等名相稱。但隨著清廷對彰化以北的經營消極,該砲城便任其荒廢。加上康熙一朝(1661-1722),淡水屬於諸羅縣之轄域,當時諸羅縣轄區相當遼闊,治理實屬不易。僅有蕃社分布各地,與淡水有關之蕃社為外北投社(今淡水區北投子莊)、淡水社(今淡水區草東里崁仔腳)等。漢人則少數如陳國起、施茂等墾戶請墾於此。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海盜鄭盡心侵擾淡水一帶,清廷乃調「佳里興分防千總」移駐淡水,並置塘兵 50 名駐防,但實駐於淡水河南岸的八里坌(今新北市八里區)。然而,這個地區就如同郁永河當年所形容的,「人至即病,病輒死。凡隸役聞雞籠(今基隆)、淡水之遣,皆欷歔悲嘆,如使絕域;水師例春秋更戍,以得生還為幸」,可見當時北路荒蕪的慘況。

此時,陳賴章墾號開闢北台「大佳臘之野」,依其墾照的範圍來看,已經到達今淡水、關渡附近。當時台灣南北向陸路交通不便,人員與貨物的轉送,大都依靠水運。而淡水位在台北盆地的出入口,兼有航運之利,地理交通優越,成為大陸移民來台的進出港口,加速淡水河口兩岸的開發,逐漸形成漢人的聚落。到了乾隆五年 (1740),淡水境內的「滬尾庄」、「大屯庄」、「竿蓁林庄」(今淡水輕軌有以此設站名)等地名,才赫然出現在乾隆七年的《重修福建台灣府志》上。

躍升北台重要的市鎮

康熙六十年的朱一貴事件後,當局復以北路為重,在淡水增設捕盜同知(即淡水海防廳同知)一員,並重修紅毛城作為砲台。同時,淡水社船由舊制四隻增設為六隻,從對岸廈門來的船隻,回航可「在淡買糶米粟」,「以濟漳泉民食」。雍正元年(1723)調整行政區劃,原諸羅縣境內劃出彰化縣與淡水廳。「淡水」一名正式成為行政區域的名稱,包括後來台北建府後管轄大台北地區的淡水縣。淡水廳的廳治,設在今新竹市。

乾隆五十七年(1792)開放八里坌與大陸對口貿易後,因嘉慶時期(1795-1820)海盜蔡牽等不時騷擾北台,清廷乃在嘉慶十三年(1808 ),將福建水師興化協標左營守備移駐滬尾,稱為艋舺營滬尾水師守備。由對岸的福建各地派遣班兵數千名,來此輪班換防。駐守的紅毛城「台基可容千人,水師守備一員、本汛兵五百八十名駐此」,滬尾的地位已逐漸取代八里坌,並在境內形成了熱鬧的「滬尾街」。

xxx1915年的淡水(滬尾)市街。

因淡水適合種植稻米,約在清代嘉慶、道光(1820-1850)之間,已發展出稻米的集散市場,集中在「崎仔頂米市仔」(祖師廟左側清水街)一帶,由此地北上,可通往水碓、小雞籠(今三芝)等廣大農業區,而淡水北郊的村落,如水碓仔、林仔街、水梘頭、南勢埔、北投仔、灰磘仔等地都是重要的稻米生產地。因生產過剩,便可藉來往漳、泉兩地的民船運往大陸。

當時為了保護來往船隻安全,建立全台第一座燈塔─望高樓。現在在淡水福佑宮的前殿壁上,還嵌著一塊嘉慶元年(1736)所立的《望高樓碑》。從碑文記載當時建塔立碑的「泉廈郊出海,滬尾街董事」來看,當時的大貿易團體「泉郊」、「廈郊」都設在艋舺,淡水這裡只是幫郊商管帳、收管貨物和隨船出海的職員來負責,由他們出資建塔,保佑出海安全。當時入港的船隻皆會至福佑宮捐獻香油錢,一方面祈求平安,一方向委請廟方代表購置照明用的油火以及支付守樓雇工的費用。

開放西方通商後的發展

清咸豐八年(1858)6月13日,中俄天津條約首將台灣府列入通商口岸之一,其後,中美、中英和約也指明開放台灣府,中法和約則明訂開放台灣府、淡水 2 口。各國引用最惠國條款,遂正式開放台灣府、淡水兩口,各國人民可在各口岸攜眷居住,租建房屋,建造禮拜堂、學校、醫院、墳墓等。1862 年(同治元年)6月22 日,淡水海關成立,暫以滬尾守備署為稅關,正式收稅。海關領事設置後,洋行相繼設立。

xxx從目前已開放遊客參觀的前清淡水海關碼頭眺望關渡一帶。

英政府任命史溫侯(R.Swinhoe)為駐台灣副領事,也就是第一位來台的領事代表後判定淡水之貿易前途大於安平,乃決定暫不設立領事館於台灣府,反而將其辦公室移至滬尾的紅毛城,可見淡水對外貿易的勃然興盛。

此時,德國的得忌利士(Douglas)洋行開始經營「淡水-香港」線,並由所屬的科麼沙(Formosa)和海龍輪(Hailoong)等定期航行台灣與中國南部沿海各港口間的航線,除了載客,也將台北近郊盛產的茶葉、樟腦等物產運往對岸的廈門等地。

xxx來台傳教及創辦學校和醫院的馬偕博士(G.L.Mackay 1844-1901)當年搭乘海龍輪來台所建的偕醫館。

xxx得忌利士洋行內所展示當年淡水外銷的烏龍茶,包裝上寫著「formosa oolong tea」。

清法戰爭的刺激

今日,位於淡水的中正東路與竿蓁一街交叉口斜坡上,有一滬尾湖南勇古墓。這是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事件後,清廷加強台灣的「開山撫番」的工作,於是,陸續調派兵勇來台,當時以楚軍、淮軍、湘軍為多,這些部隊調派來台時,南路多自安平登陸,北路則由淡水、然後再調派到後山、內山進行「開山撫番」戰鬥任務。淡水湖南勇就是湘軍「擢勝營」的兵勇,由湘軍名將孫開華(1840-1893)所募。

xxx湖南勇古墓。從碑上有地望、祖籍,應是當年同僚協助,以便日後明辨之用。

光緒六年(1880 )孫開華奉命前往楚湘招募精勇,編為擢勝中、左兩營以固台防,並築基隆、滬尾諸砲台。滬尾湖南勇這六座兵勇古墓,就是屬於擢勝營左營。光緒九年,清、法戰起,傳聞法軍將占領舟山群島、海南島或台灣。清廷認知台灣地位之重要,遂在翌年7月,派劉銘傳到台灣籌備防務,並命其催促孫開華再率擢勝中、右營抵淡水,擔任北部統領抵抗法軍。

10 月 1 日,法艦攻淡水,劉氏命孫開華在河口以載石船沉船封港。10月8日,法軍發動登陸戰,孫開華的「擢勝營」將士用命,終敗法軍。惟自10月23 日起至翌年4月15日止,法軍封鎖台海近半年,造成淡水及北台漁民重大損失,淡水人將此次戰役稱之為「西仔反」。

經此戰役刺激後,當局肯定了淡水在經濟、國防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並加強淡水地區的海防,包括滬尾砲台的加緊完工,及水雷營的設置等。

xxx清法戰爭後完成的滬尾礮台,又劉銘傳提的「北門鎖鑰」門額。

根據舊志記載,道光二十年(1840),滬尾街的人口有兩、三百戶民居。到了光緒二十一年(1895),人口增加至一千多戶。但是,在《淡水廳志》所載〈沿海礁沙形勢圖二〉呈現,在淡水河口的南岸繪有一長型沙洲。該沙洲讓吃水四公尺以上的輪船不能通過。所以,清代規劃台北的鐵路只到基隆,不到離台北最近的滬尾,讓淡水的發展逐漸居於劣勢。

日人據台後的淡水

日軍在占領台北不久,對台北城內及近郊的當地婦女施予性侵的暴行,造成一股脫離日軍魔掌的逃難潮,停靠淡水的海龍和科麼沙輪成為了往大陸的難民船。隨後,台灣總督府為驅逐外國商業勢力,取代得忌利士洋行在台灣與中國南部間的營業,自1897年開始,補助大阪商船公司開設「淡水-香港」定期航線,指定由「大阪商船株式會社」經營,以低於對手一半的運費,搶奪市場,因此得忌利士洋行倍受打壓,喪失競爭優勢之下,只得放棄台灣至中國大陸間的航運事業,1915年,完全撤離台灣。

xxx得忌利士洋行旗下的商輪。

大正元年(1912)9月21日, 經台灣總督府批准後,正式將滬尾街改稱「淡水街」。此時,淡水河年年洪水挾帶的土砂,使淡水港口淤淺,僅千噸級的汽船可利用漲潮出入。而基隆距離日本本島較近,且港闊水深能停泊大型船隻,更有至長崎、神戶、橫濱的「命令航線」,競爭力強,淡水昔日的風光遂不再。隨後,為因應日本內地的市場需求,淡水近郊種植蓬萊米的農田大增,淡水便成為蓬萊米的輸出港口。

xxx1915年左右的淡水港。

未來的展望

台灣光復後,新北市的前身─台北縣全縣的耕地面積,便逐漸減少,而淡水鎮則未見縮減,是北縣的農業大鎮。但在民國七十四年(1985)之後,台灣為因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農政單位獎勵稻田休耕。淡水鎮水稻種植面積與年產量皆逐年減少,甚至急速下降。加上本世紀初,為了紓解台北盆地高密度的人口壓力,有淡海新市鎮的開發。如今,只剩抗日義士李應辰燕樓故居所在的忠寮里一帶,還可看到水田景觀。

而昔日淡水港的風光,又回到淡水河的南岸─八里,這裡已開闢了國際商港的台北港,並有福建平潭到此之航線,由海峽號與麗娜輪經營,載運航程時間大約三小時。期待淡水能以此角色,再度扮演兩岸交流文化和經貿交流的先驅。

【延伸閱讀】
金門抗日史話(上)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
還我祖靈:探訪烏來「高砂義勇隊紀念園區」
鹽水四百年的兩岸情懷
灣生回家的省思 台東的日本地名探查
鹿港三百年 不能割捨的兩岸情懷
台東:乙未抗日最後淪陷地 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