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一周】 4/12-4/18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4/12-4/18
‧ 五一不遊行 改凱道抗議 勞團喊加強紓困
‧ 隔離、染疫不得投票?韓國經驗值得台灣借鏡
‧ 「無接觸送餐」難落實 外送員擔心成防疫破口
【五一不遊行 改凱道抗議 勞團喊加強紓困】
因疫情影響,勞團宣布暫停今年五一勞動節遊行,當天將改以戶外記者會的方式在凱道抗議,並推出線上活動呈現勞工訴求。4月15日,醫護業、交通業和藝文產業等工會和全產總聯合舉行五一行前記者會,呼籲政府對減薪和失業潮對症下藥,加強對勞工的紓困補助。
「補助不該杯水車薪!」因應疫情,五一遊行聯盟宣布將首度停辦2009年以來每年舉辦的五一遊行,但各行各業都面臨失業、減薪危機,勞團呼籲政府加大紓困力度,也應該持續推動勞保年金保障、職災保險立法和揭弊者保護法立法。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莊爵安指出,目前勞工面臨的三大困難是,收入不足、補貼不易和欠缺工作權保障,許多勞工因疫情遭減班減薪,但勞動部的補助方案卻極其不足,只有少數人可以適用。
莊爵安質疑,勞動部推出「充電再出發」的方案,要參加職訓才能拿津貼,但現在勞工要防疫隔離、三餐都吃不飽了,哪有時間作就業職訓?他認為,目前重點應該擺在失業勞工的補償救濟,但勞動部的「安心就業計畫」每月僅補助1.1萬,實在太少;比較國外,新加坡補助薪資75%,英國補助到80%,薪資補貼額度都在七八成,且放寬適用門檻,但台灣反而定太多門檻,適用範圍太窄,導致補助效益低,呼籲政府加大對失業勞工的補償救濟,並釋出更多就業機會。
華航企業工會理事長劉惠宗表示,交通運輸業因疫情受到衝擊,部分企業為了規避「無薪假」名目,改以特別事假或強迫休假「變相減薪」,導致勞工無法申請紓困津貼,這部分有必要檢討,以免保了企業卻苦了勞工。他也認為,政府應該加強防疫宣導,保障交通運輸業勞工的防疫安全。
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秘書長謝毅弘則指出,近期很多藝文活動因疫情取消,包括藝術創作者、舞台人員、文字人員及相關餐飲業人員頓失收入來源,但文化部的補助有限,而勞動部目前針對自營作業者和非典工作者的紓困方案,最多領3萬,且需透過職業工會申請,但據工會調查,有五成藝文人員因為薪資太低未加入職業工會,而是投保國民年金,他們因此無法拿到任何補貼。
謝毅弘說,目前紓困預算還沒通過,希望勞動部趕快提出方案,讓藝文工作者等自營作業者的權益可以得到保障,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表示,第一線醫護人員仍然有防護衣、口罩不足問題,很多護理人員一天只分到一個口罩,但他們認為需要一天兩個,此外也有醫院變相減薪,員工遭砍績效獎金,政府應予重視。
北市產總理事長鄭雅慧強調,今年五一本來是勞工第十二年走上街頭,雖因疫情停辦,但仍會以「勞權不能少,我要工會罩」為主題,在五一聯盟的臉書辦系列活動,包括工會會旗募集、歷年五一遊行攝影展、勞權指標量表等等,五一當天也會有100個工會代表在凱道集合,表達對社會安全網存在漏洞的不滿,呼籲政府正視疫情後更大的失業潮危機。
【隔離、染疫不得投票?韓國經驗值得台灣借鏡】
台灣最近將進行多場地方公職人員補選,但中央選舉委員會6日指出,為因應防疫,居家隔離者、居家檢疫者,都不得進入投票所投票及參觀開票。然而對照韓國經驗,剛剛落幕的國會大選,卻安排了適當措施,讓確診病患和接受居家隔離的選民也可以投下神聖一票,作法值得台灣借鏡。
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日前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報告,表示居家隔離者和居家檢疫者依《傳染病防治法》,不得進入投票所投票及參觀開票,形同剝奪染疫者的投票權。李進勇強調,2003年SARS期間作法也是如此,但若防疫措施有所調整,選務部門也會跟著因應。然而,防疫和投票是否無法兩全其美?台灣或許可以參考韓國做法。
據路透社報導,本次韓國國會選舉,安排了特別措施讓確診病患和居家隔離的選民也可以投票。針對確診病患,韓國國家選舉委員會事先設置了8個指定投票所,供超過3,000名正在接受治療患者,以及900名在首都首爾和大邱市等重災區治療中心服務的醫護人員投票。
至於居家隔離選民,則可在全國1.4萬個投票站投票,韓國政府安排他們在15日投票當天,一般選民投票時間結束後(晚上6點後),讓隔離選民前往投票所投票。
對照韓國保障人民投票權的作法,中選會禁止居家隔離檢疫選民投票,也在法界引起違憲疑慮。律師林俊宏說,選舉權是憲法保障的基本權利,若單純以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來限制投票權,確實有牴觸憲法之虞。
反賄選研究室負責人、台中市選委會監察小組召集人王洲明則指出,韓國投票經驗顯示,防疫與投票可以兩全,中選會禁止隔離檢疫者的投票權,已違反《公職選罷法》第14條和《行政程序法》第7條,中選會若便宜行事,就要有被告的準備,呼籲中選會迅速研擬改進補救措施。
【「無接觸送餐」難落實 外送員擔心成防疫破口】
肺炎疫情期間,民眾出門意願普遍降低,導致餐飲外送需求大幅提高,但是外送員擔心,如果送餐給居家隔離者,近距離接觸又缺乏保護機制,可能讓自己變成防疫破口。4月17日,外送員組成的台北市美食外送產業工會到疾管署陳情,呼籲政府督促外送平台重視外送員權益,提供更多口罩並且補強「無接觸送餐」機制。
台北市美食外送產業工會理事長陳泓瑞表示,外送員常常餐點都送到了現場,才發現顧客是正在居家隔離的人,甚至有外送員反映送餐時碰到居家隔離的人「衝出來」,讓外送員覺得自己被暴露在風險中,但政府和公司卻都坐視不管,沒有提供足夠保護措施。
陳泓瑞說,在外送平台中,Uber Eats目前有對外送員提供口罩,foodpanda則完全沒有。兩家公司雖然都在系統上設計了「無接觸送餐」的機制,讓外送員把餐點放在門外,消費者再去取。但這套系統目前都是讓消費者在app上主動勾選,只有具防疫意識的消費者才會去勾,很多人還是不管,導致實際送餐時外送員還是經常會接觸到顧客。
外送員王先生表示,部分居家隔離者會在app上備註自己正在居家隔離,並且選擇刷卡付費,這時候就能落實「無接觸送餐」。但是還是有一些人選擇支付現金,這時外送員的手就難免要接觸顧客,讓外送員都很擔心。王先生說,他也曾碰過戴著口罩咳嗽的顧客,只好自己送餐後趕快用酒精消毒。
陳泓瑞批評,相比於Uber Eats,foodpanda對於各種質疑,更沒有對話窗口,呼籲foodpanda不要再「耍大牌」,應該和工會面對面協商。可能的改善方式例如有比照計程車司機一樣發放口罩給外送員,或者透過折扣優惠鼓勵消費者勾選「無接觸送餐」、透過刷卡付費。
foodpanda行銷長周宜潔回應,foodpanda會配合政府防疫措施,若收到政府通知或有正式居家隔離文件,知道哪名消費者正在居家隔離,就會立刻暫停該消費者的帳號權限。
然而,工會律師陳又新質疑,政府根本沒有將居家隔離名單提供給外送平台業者,foodpanda怎麼可能去停止消費者帳號的權限?他也指出,是否勾選「無接觸取餐」的決定權最終還是在消費者,平台業者應該讓外送員也有權選擇。
另外,周宜潔說,foodpanda目前已透過免外送費優惠鼓勵消費者用線上付款取代現金支付。然而記者實測,就算消費者不勾選「無接觸送餐」,仍然可以獲得免運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