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略非洲,助力從「黑暗、停滯」走向「光明、發展」|海外通訊
中國理解非洲從被殖民到走向獨立自主的艱辛歷程,因為中國近百年來與非洲有相同的經歷。非洲從絕望到崛起的故事,是中非攜手共進的最好證明,也向世界展示一種不以強權壓迫,而以真誠合作為基礎的國際關係新典範。
犇報編按
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暨第九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召開,非洲53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代表團團長、非洲聯盟主席、聯合國秘書長等分別出席峰會和部長會。
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在本文指出,25年前在北京召開「中非合作論壇」時,西方笑話中非開了「丐幫大會」,用了十幾年時間,中非合作論壇已成為引領國際對非合作的一面旗幟。
花俊雄表示,中國理解非洲從被殖民到走向獨立自主的艱辛歷程,因為中國近百年來與非洲有相同的經歷,今後都有一個民族復興的相同願景。如今,非洲從絕望到崛起的故事,是中非攜手共進的最好證明,也向世界展示一種不以強權壓迫,而以真誠合作為基礎的國際關係新典範。
中國經略非洲,助力從「黑暗、停滯」走向「光明、發展」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暨第九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召開,主題為「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築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來自中國和非洲54國除史瓦帝尼(大陸翻「斯威士蘭」)因仍與台灣維持外交關係缺席以外,其餘53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代表團團長、非洲聯盟主席、聯合國秘書長以及各國外交部長和負責經濟合作事務的部長分別出席峰會和部長會。
中非共逐現代化之夢,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
9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蒞臨開幕式發表題為《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築命運共同體》的主旨講話。習近平說,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在中非關係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24年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中國同非洲兄弟姐妹們本著真實親誠理念,攜手同行。經過近70年的辛勤耕耘,中非關係正現處於歷史最好時期。面向未來,他提議,將中國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係提升到戰略關係層面,將中非關係整體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指出,實現現代化是世界各國不可剝奪的權利。西方現代化進程曾給廣大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深重苦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中國和非洲為代表的第三世界國家相繼實現獨立和發展,不斷糾正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不公。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迎來75周年華誕,正堅定不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非洲也正經歷新的覺醒,朝著非盟《2063年議程》描繪的現代化目標穩步邁進。中非共逐現代化之夢,必將掀起全球南方現代化熱潮,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嶄新篇章。
習近平提出,中非要攜手推進:公正合理、開放共贏、人民至上、多元包容、生態友好現代化。
習近平強調,中國和非洲占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沒有中非的現代化,就沒有世界的現代化。未來3年,中方願同非方開展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深化中非合作,引領「全球南方」現代化。這十大伙伴行動包括:文明互鑒、貿易繁榮、產業鏈合作、互聯互通、發展合作、衛生健康、興農惠民、人文交流、綠色發展、安全共築等諸多領域。
習近平表明,為推動「十大伙伴行動」實施,未來3年,中國政府願提供3600億元人民幣額度的資金支持,包括提供2100億元人民幣信貸資金額度和800億元人民幣各類援助、推動中國企業對非投資不少於700億元人民幣。中方還將鼓勵和支持非方在華發行「熊貓債」,為中非各領域務實合作提供強有力支持。
峰會通過了面向國際社會展現中非堅定攜手前行的《關於共築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北京宣言》,和詳細描繪未來3年中非合作路線圖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25-2027)》。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雙方始終肩並肩、手拉手,奔跑在築夢現代化的征程上。
論壇期間,中國和53個非洲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代表團團長和非盟委員會主席一致同意,發布《中非關於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內深化合作的聯合聲明》,進一步助力非洲各領域可持續發展。
各方認為,當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發展事業進入關鍵期,發展中國家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面臨嚴峻挑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非盟《2063年議程》及非洲各國發展戰略高度契合,為促進全球共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各方願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內加強戰略協同,深化發展合作,共築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
各方憶及,「全球發展倡議」提出以來,中非並肩攜手、相互支持,探索各自的現代化道路,深化落實《中非合作2035年願景》,高質量推進「九項工程」,175個「小而美」惠民生合作項目落地,30多個論壇非方成員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和「全球發展促進中心網絡」大家庭,共同打造對接發展政策、協調發展資源、促進共同行動的高效工作機制和平台。
各方堅信,中非合作是新型南南合作的典範。同意積極推動全球發展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緊密對接,加快落實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以及《支持非洲工業化倡議》、《中國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計劃》、《中非人才培養合作計劃》,支持《非洲工業化發展加速計劃》、《非洲農業綜合發展計劃》、《非洲科技創新戰略》等全非計劃落實。
非洲從絕望到崛起,中非攜手共進的證明
在中非論壇開幕前夕,中方發布了《中國—非洲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發展報告》2024版藍皮書,其中列數中國在非洲的基建成就──「目前,中國企業已在非洲各國累計參與新建和改造鐵路超過1萬公里、公路近10萬公里、橋梁近千座、港口近百個、輸變電線路6.6萬公里、骨幹通訊網絡15萬公里」。截至2023年底的10年間,中國在非洲建成了24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推廣300多項先進農業技術,帶動當地農作物平均增產30%至60%,惠及100多萬非洲小農戶。非洲人民的「糧袋子」和「菜籃子」豐富了,農業現代化正逐步成為現實。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比較受矚目的項目有,中國投資10億美元激活坦贊鐵路、投資32億美元的肯尼亞蒙內鐵路、投資300億美元的埃塞俄比亞至吉布提亞吉鐵路;肯尼亞內羅畢快速路(即「國門道」)、剛果(布)國家1號公路;尼日利亞萊基深水港、喀麥隆克裡比深水港;幾內亞蘇阿皮蒂水利樞紐工程、馬里古伊那水電站、赤道幾內亞吉布勞水電站等。而最受非洲人民青睞的莫過於由中國官方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資助、中國私營公司「四達時代」(Star Times)執行的通過衛星電視「萬村通」項目(10000 Villages Project)。
這些項目大多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框架下實施,它們頗受非洲國家青睞不無緣由,中國不僅提供全套的技術和工程基建服務,還通過國有銀行進行貸款,合同不附帶諸如尊重人權之類的干涉性條件,而這一切都以極高的速度推進,往往在非洲領導人的一個任期內就可見成效。塞內加爾前總統阿卜杜拉耶·瓦德公開表示,與「世界銀行」討論、談判和簽署一份合同需要五年時間,而與中國政府搞定這些只需三個月。43個非洲國家簽署的「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基礎設施項目平均耗時2.8年,約為「世界銀行」或「非洲開發銀行」所需時間的三分之一。
此外,中國還向非洲幾乎所有國家都派遣了醫療隊,診治非洲民眾約2.3億人次。僅過去3年,中國企業就為非洲創造了逾110萬個就業崗位……中國的工人、醫生、教師、志願者等和非洲兄弟們一道辛勤耕耘,中非合作枝繁葉茂。
在廣袤無垠的非洲大陸上,曾幾何時,貧窮與絕望如影隨形,但如今,這片古老的土地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轉變。非洲學者的一席話,將我們的目光引向了東方——中國,以及兩者間合作的非凡故事。這是一場沒有強加,只有互助的合作典範,它不僅令非洲從絕望走向崛起,也讓全球為之側目。
回溯歷史長河,非洲飽受殖民剝削之苦,獨立後又面臨貧困、疾病和戰亂的多重挑戰。這些困境,似乎構成了非洲難以逃脫的宿命。然而,命運的轉輪往往在不經意間被悄然撥動。
自上世紀中葉以來,中國與非洲國家的關係逐步深化。不同於過往的殖民主義模式,中國採取了一種新型的合作路徑,強調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技術轉讓,從醫療援助到教育支持,中國的每一步行動都深深烙印在非洲的發展軌跡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深知這一點,因此在技術轉移和人才培養上下足了功夫。通過設立獎學金、技術培訓項目,以及派遣專家團隊,非洲國家得以掌握關鍵技術和管理經驗,為自身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中非合作的推動下,非洲國家開始探索經濟多元化道路,減少對原材料出口的依賴。農業現代化、制造業升級、數位經濟的興起,這一切都在改變非洲在全球經濟版圖中的角色,使其成為投資的新熱土。
非洲從絕望到崛起的故事,是中國與非洲國家攜手共進的最好證明。這種基於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合作模式,不僅為非洲帶來新生,也向世界展示了另一種可能——一種不以強權壓迫,而以真誠合作為基礎的國際關係新範式。
加納「非中政策咨詢中心」執行主任保羅·弗林蓬表示,過去24年,非洲從一個絕望的大陸發展為一個崛起的大陸,得益於中國的貢獻。中國的項目主要由接收方發起,中國從不強加於人。「中國全球南方項目」聯合創始人科巴斯·範斯塔登寫道,中國不遺餘力地強調自己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展現其與非洲和全球南方其他國家團結一致。他補充說:「這避免了美國和歐盟持續追蹤援助、附帶條件和說教的沉悶氣氛。」
中非合作切實增進了非洲民眾福祉。近10年來,從「十大合作計劃」(見上)到「八大行動」(產業促進、設施聯通、貿易便利、綠色發展、能力建設、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再到「九項工程」(衛生健康、減貧惠農、貿易促進、投資驅動、數位創新、綠色發展、能力建設、人文交流),中非合作不斷提質增效,合作成果更是直接惠及普通民眾—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提升了勞動力技能,推動了減貧事業發展,極大地改善了當地民眾的生活水平。非洲輿論肯定,中非合作為雙方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更是讓非洲民眾切實獲益。
中非合作助力非洲走向現代化。實現現代化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景,中非相互支持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一帶一路倡議」打造了共同發展的合作平台,加快了非洲國家邁向現代化的步伐。非洲國家高度關注中國在綠色轉型、科技創新、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突出表現,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和生動實踐可以為非洲各國提供啟示與借鑒,期待與中國攜手推進現代化事業。
中非近百年有著相同經歷,都有民族復興的相同願景
眼看著中國持續與非洲交好並擴大其影響力,歐美開始想盡辦法抹黑中國,其中最大的謊言就是說中國在非洲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讓非洲陷入了「債務陷阱」。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並不是非洲最大的債權國。華盛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中國非洲研究計劃」稱,在2020年,中國貸款占撒哈拉以南非洲公共債務存量的17%。這一數字超過了所有其他雙邊官方債權人的總和,但低於「世界銀行」(19%)或商業債券持有人(30%)所占的份額。上述計劃的研究人員在2020年的一篇論文中指出,在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列為「債務困擾」的22個國家中,中國僅占其中七個國家公共債務的四分之一以上。
相對於虛妄的中國「債務陷阱」,西方國家自大航海時代以來,憑借其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對非洲進行了長達幾個世紀的殖民統治和瘋狂的掠奪,使非洲陷入了「貧窮落後的陷阱」。其次,西方國家冷戰結束以後,干涉非洲國家的政治制度的選擇,讓非洲國家往往沒有辦法在捍衛國家主權、獨立方面維護它們的發展權益,這是非洲國家面臨的最大的「政治陷阱」。而中國在經濟方面通過中非論壇合作發展非洲經濟,使它們脫離貧窮落後。在政治方面,中國主張不干涉非洲國家內政,因為只有非洲國家知道什麼道路適合於它們,它們才能夠真正發展起來,這是中國希望拉著非洲跳出西方「政治陷阱」所做的努力。
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公共領導力學院院長茲韋林齊馬·恩德烏說,中國理解非洲從被殖民到走向獨立自主的艱辛歷程,將支持非洲發展視為推動非洲大陸人民「第二次解放」的一部分。因為中國近百年來與非洲有相同的經歷,今後有一個民族復興的相同願景。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中非合作論壇」作為中非戰略伙伴關係框架的構想,是在2000年5月11日《經濟學人》發表文章《絕望的非洲》的同年提出的。
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是,非洲被認為是一個失敗的大陸,陷入絕望和落後的狀態,遭受貧困、疾病、腐敗、衝突和管理不善的困擾。文章描繪了非洲未來的黯淡景像,西方列強開始撤回對非洲的援助和投資,非洲陷入財政困境和經濟嚴重下滑。
縱觀今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的主題:「攜手推進現代化建設,構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中國決心贏得與美國和西方的激烈地緣政治鬥爭,並且不接受《經濟學人》發表的文章的邏輯,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
中國得到了非洲領導人的大力支持和熱情參與。塞拉利昂總統朱利葉斯·馬達·比奧在最近接受採訪時所說的證實了這一點,他說:「我們自願建立一種我們認為對雙方都有利的關係」,這種伙伴關係中仍然存在挑戰,但是它有能力為中非雙方服務,而不僅僅是為某一方服務。
中非合作是關涉到28億人口的一項了不起的事業。今年的峰會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因為2000年創立到今年剛好25年,四分之一個世紀,今年的論壇是對過去25年取得的成效、成果有一個比較好的回顧和評估。25年前在北京召開「中非合作論壇」時,西方笑話中非雙方開了一個「丐幫大會」,和非洲幾十個那麼窮的國家,有什麼好開的?這恰恰體現了中國對非洲發展的另外一種戰略眼光。用了十幾年時間,中非合作論壇就成為拉動非洲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外部動力。中非合作論壇已成為新時代引領國際對非合作的一面旗幟,中非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了典範。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編輯|陳迅
【您可能有興趣】
‧ 2024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盛大舉行 非洲追求新的世界秩序和發展道路
‧ 全球南方現實主義而非道德主義的回歸,引發對西方強權的新批判
‧ 盧荻|「全球南方」有何寄望於中國?
‧ 見證「歷史性」事件!非盟成為G20正式成員,推動世界多極化發展
‧ 從撒哈拉沙漠到塔克拉瑪干沙漠 「一帶一路」共建綠色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