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促動中國大陸鄉村振興

By 犇報編輯部 / 2019-01-15 17:13:39 /
人工智慧
摘要:

在中國大陸中部的安徽省合肥市,謝成軍正在田間地頭做著最後的調試,他的團隊開發完成的「拍照識蟲」系統將在12月擴容到600餘種病蟲害識別,並於明年初正式投入應用。「拍照識蟲」並不是一項全新技術,然而傳統識別精度低,無法在野外實際應用,要實現這一需求必須依賴於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實現識別技術的「自我進化」。

xxx河南省濟源市古軹生態苑發展鮮切花150棚,無公害蔬菜150棚,培育優質林果苗木1200畝,基本上形成了以環境人工智慧化調控技術為主的現化化農業生產展示區。

在中國大陸中部的安徽省合肥市,謝成軍正在田間地頭做著最後的調試,他的團隊開發完成的「拍照識蟲」系統將在12月擴容到600餘種病蟲害識別,並於明年初正式投入應用。「拍照識蟲」並不是一項全新技術,然而傳統識別精度低,無法在野外實際應用,要實現這一需求必須依賴於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實現識別技術的「自我進化」。

「這就要解決海量數據和人工智慧演算法模型兩大問題。」謝成軍表示,通過安徽省農科院提供的100多萬張農作物病蟲害樣本圖像採集比對,加上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目前系統平均識別率在80%以上,能夠實現水稻病蟲害及時、快速診斷及精準施藥指導。這是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滲入大陸農村的縮影。從「經驗種田」到「數據種田」,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漸「滲入」,大陸農村生產力正在發生新的變革。

在大陸西部的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總投資50億元人民幣的番茄小鎮正在格子頭村建設,未來這裡將建成智能溫室大棚,實現訂單生產、標準化種植、精細化分級、品牌化銷售和冷鏈配送。在太谷縣的一個番茄溫室大棚裡,一根小管、一桶肥料配合一套電腦系統,就能夠根據植株的生長週期定時按比例灌溉與施肥。這種水肥一體化技術是田森現代農業科技園區正在推廣的一種人工智慧新技術。田森現代農業科技園區溫室大棚種植負責人李景飛介紹,以前傳統種植的情況下,都是靠經驗手動澆水和施肥,現在全部數據呈現,自動化操作。

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點開手機能種田」,農業生產方式翻天覆地的變化背後,是人工智慧「滲入」農業生產碰撞出的奇妙反應。安徽農業大學的青年學者徐玉祺表示,推動生產智能化,適應了農村勞動力缺乏的現狀,降低農業生產的勞動強度,更多的土地能夠被充分利用,也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回歸農村成為新農民。

隨著人工智慧在農業生物工程、農業環境工程和智能化栽培生產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它可根據動植物生長的適宜條件進行環境智能監控和調控,通過智能化的氣象預報和空氣檢測技術,使得溫、光、水、氣、肥諸環境要素協調至最佳狀態,農業標準化和科學化大大加強,農產品品質水準整體提高。

作為安徽省農業資訊化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李紹穩正在主持開發一套農情預警專案,通過環境溫度、濕度、雨量、光照等歷史數據採集歸納,以人工智慧演算法推理,實現預警的功能。李紹穩認為,中國大陸仍處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換的過渡階段,要實現精準農業必須依靠智能裝備的機械化和智慧農業的資訊化,這些都與人工智慧技術緊密結合。

自大陸農業領域全產業鏈人工智慧工程「農業大腦」亮相以來,各地的相關應用迅速落地開花,這是一種以感測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支撐的新型現代農業形態。據介紹,「農業大腦」通過感測器嵌入農業生產各個環節,基於系統分析土壤、氣候等數據,以雲計算和大數據處理,作出合理高效的作業決策。

目前,眾多大陸科技企業已參與到農業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開發中。掃描「二維碼身份證」,便可監控每個甜瓜的生長週期,即時掌握作物澆水、施肥、成熟度情況,讓瓜在最好的時間被採摘;完整記錄一頭生豬一生的運動軌跡,沒跑完200公里不許出欄,即時識別小豬進食情況、叫聲,以便判斷其健康程度……

阿里雲與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研發的智能種養殖系統「ET農業大腦」,具備了數字檔案生成、全生命週期管理、智能農事分析、全鏈路溯源等功能。「這種技術發展模式的轉變,將大量降低無效的資源消耗,有利於實現生態宜居。」李紹穩說。

此外,人工智慧的使用也為打造智慧鄉村,實現「治理有效」開闢了新的路徑。徐玉祺認為,人工智慧既有宏觀上智能化政務「雲端辦公」「網路自治」、基層選舉監督、大數據對生產規劃的指導,也可體現為對留守兒童的超遠距離監護與溝通等,農村治理中的痼疾和死角在智能技術中會得到有效遏制和整治。同時,鄉村治理模式的智能化對促進城鄉融合、增強農村吸引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新華社合肥訊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