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崑曲人齊聚上海

By 孫麗萍 / 2019-04-12 11:26:23 /
摘要:上海崑劇團的《浣紗記傳奇》是當下大陸崑曲界「守正創新」之作。該劇跳出崑曲才子佳人的套路,以劇問史,塑造了明代戲劇家魏良輔、梁辰魚、張野塘等崑曲先賢的鮮明形象,融愛情悲歡、歷史興亡和藝術情懷於一爐,令人耳目一新。 與此同時,著名作家白先勇帶著國光劇團、蘇州崑劇院兩班人馬,分別在上海大劇院和東方藝術中心與崑曲迷談戲論道,人氣爆棚。

xxx近年來兩岸崑曲人在上海頻頻互動,熱點不斷,共同推動古老崑曲的創新「突圍」。

3月,上海崑劇團年度大戲《浣紗記傳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首演,連日來兩岸崑曲人在上海頻頻互動,熱點不斷,共同推動古老崑曲的創新「突圍」。

上海崑劇團的《浣紗記傳奇》是當下大陸崑曲界「守正創新」之作。該劇跳出崑曲才子佳人的套路,以劇問史,塑造了明代戲劇家魏良輔、梁辰魚、張野塘等崑曲先賢的鮮明形象,融愛情悲歡、歷史興亡和藝術情懷於一爐,令人耳目一新。

與此同時,著名作家白先勇帶著國光劇團、蘇州崑劇院兩班人馬,分別在上海大劇院和東方藝術中心與崑曲迷談戲論道,人氣爆棚。

據介紹,國光劇團新作《天上人間李後主》《十八羅漢圖》、蘇州崑劇院近作《白羅衫》《義俠記》,今年四月初將悉數參演第十一屆東方名家名劇月,再掀崑曲新美學劇場浪潮。

四部劇作各有精彩。《義俠記》根據明代傳奇改編,講述武松復仇手刃潘金蓮的故事,但重新解讀潘金蓮的女性命運和性格悲劇。《十八羅漢圖》通過在舞台上「偵破」一幅500年歷史古畫的「真偽」,剖析藝術創作真諦,妙趣橫生。

國光劇團《天上人間李後主》不僅以古典詩詞入戲,更讓演員在一部劇中嘗試「京崑同奏」,無縫切換,難度頗高。該劇講述南唐後主李煜與大小周後的愛情,與觀眾分享「人生成敗何足論,唯有文學不朽」的思考。

「崑曲是中國美學理想的集中體現,文化意義和價值與青銅器、汝窯不相伯仲。但是21世紀人們的道德觀、視覺審美等等,都已經不同。所以要在傳統的基礎上賦予崑曲新的意義,讓它洞悉人性,打動人心。」白先勇說。

早在2004年,兩岸崑曲界攜手推出青春版《牡丹亭》,一時石破天驚,為崑曲吸引了大量年輕「粉絲」。

十餘年過去,白先勇覺得崑曲的創新仍然「在路上」,要繼續「尊重古典,但不因循古典;利用現代,但不濫用現代」,讓崑曲的古典美與現代劇場接軌。

兩岸崑曲創新之作受到上海觀眾喜愛。據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介紹,距《天上人間李後主》《十八羅漢圖》亮相尚有一個半月,演出票已售出逾六成。「近年來,台灣國光劇團、當代傳奇劇場、台北新劇團頻繁造訪上海,已擁有為數不少的大陸『粉絲』。兩岸京崑名家名角合作交流升級,互相學習借鑑創新視角漸成常態,由此帶動傳統戲曲的『文藝復興』。如何讓古老崑曲走向未來,恰是兩岸文藝界的互通課題」。

◎本文原載《兩岸犇報》第198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