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苓仲:我是落花生的兒子

By 閻崑 / 2018-12-18 16:36:40 /
老台胞故事集
摘要:

【老台胞故事集】編按:1949年國共內戰讓海峽兩岸斷絕往來,當時有一群台灣人留在了大陸,時至今日,他們被人們稱為「老台胞」。生活在大陸的老台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與台灣有著濃濃的血緣親緣關係,這種情感的刻骨銘心,就是二代三代台胞也難以望其項背。本報將陸續刊登這些老台胞的故事,讓我們一同追尋老一代台灣人的個人素養、道德水準、高風亮節和敬業精神,從不同側面折射出老一代台灣人的祖國情懷。

xxx許地山之子周苓仲。

許地山,台灣台南人,筆名落花生,五四時期作家,《落花生》是他的一篇敘事散文,很早就被收入語文課本中,我們都讀過的。他的父親是鼎鼎大名的許南英——寫台灣近代史繞不開的人物。

xxx許地山

周苓仲,許地山唯一的兒子,也就是許南英的孫子。作為台南望族,許氏家族從許南英到許地山,再到周苓仲這一輩,歷時百餘年的家族史,折射的是中國近現代走過的曲折,也浸泡著中華民族血淚的心酸。

許家的子孫為何姓周?

許地山的原配林月森,是台灣霧峰林家林朝棟的女兒,林祖密的妹妹,是正夫人所生。林家慕許南英的聲名,很早就將林月森許配給許地山。後來,林祖密把妹妹從台灣送到漳州,欲與許地山完婚。當時,家中剛收到許南英在印尼病故的消息,被許老夫人壓住,不讓發喪。因為按照舊俗,家中有喪事就不能結婚,你把人家姑娘怎麼辦?在老夫人主持下,讓他們先完婚,然後才發喪。周苓仲說:「我有兩個母親,這位我們稱之為林家媽媽,算起來我也是霧峰林家的外甥。後來我的這位林家媽媽在上海小產死了,她生了我姐姐許楙(音茂)新。」

周苓仲的生母周俟松是湖南湘潭人。他的外祖父周大烈(字印昆),是辛亥革命志士,北京的國會議員,有正義感,敢說敢為,曾為反對袁世凱稱帝而被囚禁。他有七個孩子,都是女兒。由於沒兒子,故立下規矩,女兒有了孩子,第一個要姓周。「父親和母親是自由戀愛,他想得開,說姓什麼都是我兒子。我大伯父反對,但沒用,他人在漳州。我父親是在北京結的婚。那是1929年的5月1日,在北京中山公園的來今雨軒請的客。1930年,我在北京協和醫院出生,隨了母姓。」

xxx周俟松

祖父許南英為何客死印尼?

許南英是清光緒十六年的進士,曾在朝裡兵部任車駕清吏司主事(七品)。但人家做官賺錢,他做官賠錢,連在京城的生活費都負擔不起,所以申請回籍,帶銜回台灣(帶職下放)。他做過台灣第一任樂局(台南)主持,還曾受唐景崧之托,協修台灣史志。

甲午戰爭開始,許南英因為有兵部的頭銜,所以被任命主持團練。後來台灣民主國成立,他仍帶兵。1895年日本登陸台灣,唐景崧跑了,台灣守不住,大勢已去,許南英被日本人懸賞緝拿,不得已散盡家財,舉家回到大陸。

許家祖籍廣東揭陽。剛回來,靠同宗接濟。好在清政府當時有內渡令,台灣官員一律撤回大陸,清政府還認這個資格。因此,許南英到官府報到,當了一個縣令。辛亥革命後全家來到漳州,又當了民國的縣知事,因此落籍漳州。

周苓仲說:「我祖父後來很窮,為了掙點錢,去印尼給一個張姓僑領寫傳記。去了以後趕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船,回不來,結果心情很不好,得病死了,據說是痢疾。死後葬在蘇門答臘。」

父親許地山為何死在香港?

許地山1894年出生。18歲離家,到漳州念師範,因為師範不要學費。畢業後到緬甸中華學校教書,後來又回漳州教書。再以後靠基督教會的資助到燕京大學,念了一個文學院,一個宗教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先給周作人當助教,後因與周作人意見相左,就分開了。他還參與發起成立中國文學研究會,是12個發起人之一。再後來他靠基督教的錢先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牛津大學修文學。學成回國,在北大、燕京教書,任教授。1935年,許地山與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鬧矛盾,被炒了魷魚。周苓仲說:「後來司徒雷登成了美國駐華大使,我媽媽還見過他,他承認當初的決定是錯誤的。」

這時,香港大學要聘請一位中國文史學系的教授,這邊被炒,那邊剛好有個位置,許地山也希望能在香港傳播中國文化,就帶著全家過去了。從那時起一直在香港教書,直到1941年因病去世,年僅47歲。周苓仲還講了這樣一個插曲:「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我父親剛去世,日本人占了香港。第三天日本特務就到我家裡來找他。他們當時還不知道我父親已經死了,出於加強統治的目的,需要一些台灣人,想讓我父親給他們辦事。我父親就是活著,也不會答應的。」

母親周俟松是個剛強的女人

許地山去香港那年,夫婦倆只帶了四歲的兒子和兩歲的小女兒,把大女兒託付給親人照顧。一年以後也接來香港團聚。姊妹三個都是在香港接受的早期教育。

周苓仲說:「父親8月份去世,母親9月就出去教書,教師範,她是很剛強的女人,不然也養不活帶不出我們。父親去世時我10歲,妹妹8歲。1942年回到湖南長沙。後來又撤退到了重慶。抗戰勝利後又到南京。最後母親落籍南京,她很長時間都是一個人在南京。文革後,1979年,因為身邊無子女,把我妹妹調回去了。母親是1995年去世的。」

xxx許地山的全家福。

周苓仲與「牧馬人」

人們都說周苓仲是「牧馬人」(編按:《牧馬人》是大陸導演謝晉執導的一部影片,1982年上映),那是因為他同牧馬人有著大致的經歷。可是周苓仲卻說:「牧馬人比我強,他有個有錢的老子在海外,就有故事,就可以附會上浪漫情節。我沒有這麼個老子,所以也沒有那麼多浪漫的故事。我們這一代人註定命運坎坷,不可抗拒。」

周苓仲1953年從南京考上西北大學,到了陝西。畢業後分到陝西農林廳,做機關行政5年。後來因右派問題被下放到內潭種馬場當工人,接受勞動改造,期間還因為宗教信仰問題被定為現行,判過兩年管制。

周苓仲回憶說:「那兒是農村,很閉塞,還都不太懂外邊的事情,這也幫了我,所以沒有牽扯什麼其他的問題。我在馬場是工人,周圍都是農民,都很熟。我在馬場有人緣,農民對我很好。他們不看你戴過什麼政治帽子,看的是你能不能幹,肯不肯幹,有沒有知識。農民很同情我。當地農民跟我說,老周,我要是你就活不下去了。但是我沒覺得。」

既然是黑幫,就難以成婚,有的是人家不願意嫁,到後來周苓仲又不願意連累別人,因此就拖下來了。直到40多歲,在河北下放的妹妹給他介紹了一個對象,在河北是工人,當時那邊也給她很大的壓力,你要是跟周苓仲結婚,永世不得出頭。但她不理會,毅然從河北調到陝西,也來到了種馬場。婚後,他們育有一女,也算家庭圓滿。

許地山的仨子女都與「右派」有緣

周苓仲說:「我們仨好像都和右派有緣,三個人無一倖免。」

姐姐許楙新沒有倖免是因為丈夫。她丈夫姓竇,老爹是辛亥革命時期駐武昌的新軍,辛亥革命之後被封的第一批將軍之一。封了將軍之後老人家解甲歸田。這位竇老兄把兩個妹妹都送去解放區,自己留下來照顧老爺子。後來搬到重慶,與許楙新結婚。他是學體育的,平時不愛說話。但不愛說話並沒妨礙被打成右派。丈夫是右派,許楙新就成了右派老婆,所以沒有逃脫。

妹妹許燕吉1957年被打成右派,又扣了頂反革命帽子,判了5年。刑滿釋放留在了監獄,後來又下放農村,是河北新河縣最窮的農村最窮的隊。「一個刑滿釋放的孤身女子,日子怎麼過?」周苓仲說,「沒辦法,我就在這邊給她找了個丈夫。當時的政治風雲激蕩,只有找貧下中農才是避風港,全是為了能活下去。妹夫姓魏,文盲,但頭腦很清醒。妹妹嫁到陝西後,成了地道的農民,生活雖苦,但政治上總算安穩下來。」

在周苓仲看來,反右的影響面在某些方面比文革還要深刻,不但真正觸及靈魂,而且破壞了許多原有的觀念。「是我們這代知識份子的悲哀。」

xxx周苓仲和母親、妹妹。

平反後的周苓仲

文革結束,周苓仲被調到陝西省家畜改良站。平反後恢復幹部職務,直至1991年退休。恢復了政治生命的他,後來當選省台聯理事,當了省台聯副會長;再後來當選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常委,擔任過台盟陝西省副主委。他履行職責,積極參政議政,獻計獻策,為陝西的招商引資,為陝台合作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