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4全球經濟,從世界經濟論壇說起|海外通訊

By 花俊雄 / 2024-01-31 16:42:46 /
國際貿易
政治經濟
摘要:

今年達沃斯論壇的主題是「重建信任」。「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德(Borge Brende)表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超過30%,中國的主張和行為將幫助世界「重建信任」,不僅有利於貿易和經濟發展,也將促進世界和平。

【犇報編按】


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老師在本文綜合相關資料,介紹1月15日至19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以「重建信任」為主題,聚集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多名政界(其中包括60多位國家元首)、商界、學界等各界代表,圍繞2024年全球經濟展望展開對話。

據「世界經濟論壇」15日發布的《首席經濟學家展望》顯示,金融形勢緊張、地緣政治分裂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將繼續影響全球經濟,導致經濟前景依然黯淡並充滿不確定性。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在論壇開幕表示:「面對一個分裂的世界和不斷加劇分化的社會,導致日益普遍的不確定性和悲觀情緒……我們必須構建積極樂觀的對話體系,釋放這一歷史性時刻所蘊藏的各項機遇。」

其中,多家國際機構對中國2024年經濟增長的預期呈上調趨勢,認為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復甦的主動力。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主張和行為有助於世界經濟的重建信任,從而促進貿易、經濟發展和世界和平。

xxx1月19日在瑞士達沃斯拍攝的世界經濟論壇標識。圖源:新華社,連漪 攝

展望2024全球經濟,從世界經濟論壇說起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一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於1月15日至19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年會以「重建信任」為主題,匯聚了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多名政界(其中包括60多位國家元首)、商界、學界等各界代表,他們將圍繞著「在分裂的世界中實現安全與合作」;「為新時代創造增長和就業」;「人工智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實施長期氣候、自然與能源戰略」四個議題展開對話。期間還在線直播250場會議,讓更廣泛受眾能夠參與。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在論壇開幕前表示:「我們面對著一個分裂的世界和不斷加劇分化的社會,這導致日益普遍的不確定性和悲觀情緒。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危機管理,而是要尋找當前問題的根源,共同建設更有希望的未來,從而重建對未來的信任。」

施瓦布說:「公開透明的對話有助於恢復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信任。出於對自身未來的擔憂,許多人和國家容易將自身利益置於首位,這破壞了人們對創造更加美好未來的希望。為了擺脫危機應對式運作機制,促進合作、建立信任和制定共同願景,攜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們必須構建積極樂觀的對話體系,釋放當前這一歷史性時刻所蘊藏的各項機遇。」

施瓦布表示:「世界經濟正面臨轉型的挑戰,我們必須重建信任,並堅定我們克服挑戰的決心。」

「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薩迪婭·扎希迪(Saadia Zahidi)指出,世界各國必須齊心協力應對危機,為建設更具韌性、更能持續和更加包容的未來奠定基礎。

xxx圖為2023年6月27日,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在第十四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發言。圖源:新華社,趙子碩 攝

首席經濟學家展望


「世界經濟論壇」15日發布的《首席經濟學家展望》顯示,金融形勢緊張、地緣政治分裂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將繼續影響全球經濟,導致經濟前景依然黯淡並充滿不確定性。半數以上(56%)的首席經濟學家預計全球經濟今年將走弱,43%的受訪者則預計經濟形勢保持不變或上行。絕大多數受訪的首席經濟學家也相信,勞動力市場(77%)和金融狀況(70%)將在未來一年趨向緩和。儘管對所有地區的高通脹預期有所回調,但區域經濟增長前景存在廣泛差異,且沒有哪個地區確定能在2024年迎來強勢增長。

「在各國差距加速擴大的背景下,全球經濟的韌性將在未來一年繼續接受考驗。」「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薩迪婭·扎希迪表示,雖然全球通脹形勢有所緩和,但經濟增長正在停滯,金融形勢依然緊張,國際社會的矛盾在日益加深,不平等狀況在不斷加劇。國際社會亟需加強合作,為持續、包容的經濟增長增添動力。

報告顯示,南亞、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仍將保持積極的增長前景,並在整體上維持自上一次調查以來的發展趨勢。絕大多數受訪者預計南亞(93%)、東亞和太平洋地區(86%)至少能在2024年維持適度增長。預計中國經濟保持適度增長的受訪者比例為69%。

同2023年9月意見調查時相比,歐洲的經濟前景受到了極大的削弱,預計經濟將會疲軟或非常疲軟的受訪者比例幾乎增加了一倍,達到了77%。

美國、中東和北非地區的增長前景也受到了削弱,約有60%的受訪者認為這兩個地區今年將適度增長或實現更為強勁的增長(而去年這兩個地區的這一比例分別為78%和79%)。

對於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亞地區的增長預期顯著上升,但受訪者預計這些地區整體上將實現適度增長。

xxx這是1月9日在瑞士日內瓦拍攝的世界經濟論壇標識。圖源:新華社,連漪 攝

報告顯示,約70%的首席經濟學家預計今年地緣經濟將加速分裂,大多數受訪者表示未來三年地緣政治形勢將引發全球經濟(87%)和股市(80%)震蕩,提高經濟活動本地化比例(86%),強化地緣經濟集團(80%)和擴大南北差距(57%)。

雖然各國政府不斷試行新的產業政策工具,但幾乎所有的受訪專家預計大多數這些政策依然缺乏國際協調。三分之二的首席經濟學家認為產業政策能夠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但大多數受訪者也警告表示財政政策會面臨更大壓力(79%),高收入和低收入經濟體之間的差距會繼續擴大(66%)。

根據展望報告的估計,發達經濟體的年平均經濟增長率已從本世紀初的2.0%下降至新冠疫情後期的1.4%,而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的增長率同期則從5.8%降至1.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中指出,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的趨同速度正在放緩,兩者之間人均收入差距縮小一半,所需時間已從2008年的80年增加至130年。

總體而言,報告認為全球經濟的韌性將進一步遭受考驗。由於製造業和服務業均出現放緩跡象,緊縮的貨幣政策仍在打壓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全球經濟活動正陷入停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小幅下降至2.9%,低於2023年的3%。而未來5年內全球經濟的平均增速也預計僅為3.1%,為過去數十年以來最弱的中期前景。

xxx1月12日,工人在位於泰國羅勇的長城新能源汽車製造基地生産車間內工作。圖源:新華社,王騰 攝

全球經濟展望


世界銀行1月9日發布的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全球經濟增長將連續3年放緩,從2023年的2.6%降至2024年的2.4%,比2010年代的平均水平低近四分之三個百分點。報告指出,2020-2024年將成為全球經濟30年來增速最慢的5年。

報告預計,發達經濟體增速將從2023年的1.5%放緩至今年的1.2%。而發展中經濟體今年預計僅增長3.9%,比上一個十年的平均水平低一個多百分點。到2024年底,大約25%的發展中國家和約40%的低收入國家的人口仍將比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前更加貧困。

根據世界銀行的估算,在2023年,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的增長率從2022年的3.4%回升至5.1%,這主要得益於年初中國解除疫情封控措施後經濟活動的短暫激增。

「世界經濟論壇」在達沃斯年會前夕發布的《全球合作晴雨表》顯示,在2012年至2020年,全球合作呈上升態勢,但從2020年到2022年,全球合作指數開始掉頭向下。「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則警告說,各國在緊迫的全球性問題上合作不足,可能導致多重危機的長期惡化。

聯合國發布的《2024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指出,2023年,儘管衝突和氣候變化引發的多重衝擊,對數以百萬人的生活和生計造成嚴重破壞,進一步危及可持續發展的進展,但在全球範圍內大幅收緊貨幣政策和持續存在的政策不確定的情況下,世界經濟的韌性超出預期。

在風險和不確定性揮之不去的背景下,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計將從2023年的2.7%放緩至2024年的2.4%。預計2025年增長率將溫和改善至2.7%,但仍將低於疫情前3.0%的趨勢增長率。雖然世界經濟在2023年避免了最糟糕的衰退情況,但長期低增長的陰影依然存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脆弱國家和低收入國家的增長前景依然疲弱,使全面恢復疫情造成的損失變得更加渺茫。

xxx1月19日,在瑞士達沃斯,人們在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閉幕式後交談。圖源:新華社,連漪 攝

各國各區經濟發展趨勢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在過去一年中表現出色,但預計增長率將從2023年的估計值2.5%降至2024年的1.4%。在強勁的家庭負債表以及強勁的勞動力和住房市場的支持下,強勁的消費支出讓2023年優於預期的表現。預計2024年消費者支出將減弱,投資預計將保持低迷。雖然硬著陸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但美國經濟將面臨來自勞動力、住房和金融市場惡化的重大下行風險。

歐洲聯盟預計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僅增長1.2%,高於2023年的0.5%。預計溫和復甦將受到消費者支出回升的推動,因為價格壓力緩解,實際工資上升,勞動力市場保持強勁。2024年,金融條件緊縮和財政支持措施撤除的持續和之後效應,將部分抵消這些主要增長動力的積極影響。

日本儘管採取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經濟增長預計將從2023年的1.7%放緩至2024年的1.2%。通貨膨脹率上升可能預示著持續了20多年的通貨緊縮趨勢的結束。

獨立國家聯合體(獨聯體)經濟增長超過先前的預測,反映出俄羅斯聯邦的增長高於預期,烏克蘭在2022年大幅收縮後持續溫和反彈,高加索和中亞表現強勁。獨聯體和喬治亞的國內生產總值總額在2023年估計增長3.3%,預計2024年將增長2.3%。預計俄羅斯聯邦通脹上升和恢復貨幣緊縮政策將對該地區2024年的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東亞經濟體預計將出現適度放緩,增長率將從2023年的4.9%降至2024年的4.6%。在大多數經濟體,私人消費增長預計將保持堅挺,這得益於通貨膨脹壓力的緩解和勞動力市場的穩步復甦。雖然服務出口,特別是旅遊業的復甦勢頭強勁,但全球需求放緩可能會抑制商品出口,而商品出口一直是本區域許多國家增長的主要動力。

南亞的國內生產總值在2023年估計增長5.3%,預計在2024年將增長5.2%,這是由於印度的強勁擴張,印度仍然是實際上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預計2024年印度經濟增長率將達到6.2%,略低於2023年的估計增長值6.3%,原因是國內需求強勁,製造業和服務業迅猛增長。該區域若干經濟體的增長將面臨金融和財政狀況趨緊、國際收支挑戰以及厄爾尼諾氣候現象捲土重來等因素帶來的下行壓力。

xxx2023年9月22日,在泰國曼谷「黃線」列車維護中心,中車浦鎮阿爾斯通運輸係統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檢修列車。圖源:新華社,王騰 攝

西亞預計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2.9%,高於2023年的1.7%。基本糧食進口價格高企繼續對通貨膨脹造成上行壓力,預計通貨膨脹將在2024年逐步下降。土耳其當局激進地收緊貨幣政策以控制通脹,預計這將對2024年的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前景依然充滿挑戰,預計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將從2023年的2.2%放緩至2024年的1.6%。2023年,在消費和投資保持韌性、資本流入強勁以及外部需求豐沛的情況下,增長表現超出預期。雖然通貨膨脹率有所下降,但仍居高不下,結構性挑戰和宏觀經濟政策挑戰依然存在。2024年,金融環境趨緊將削弱國內需求,中國和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將制約出口。

非洲的經濟增長仍將疲軟,從2023年的平均3.3% 增至2024年的3.5%,全球經濟放緩、貨幣和財政狀況收緊以及債務可持續性風險高企,仍將拖累本區域的增長前景。正在發生的氣候危機和極端天氣事件將損害農業產出和旅遊業,而地緣政治不穩定將繼續對非洲幾個次區域,特別是薩赫勒和北非產生不利影響。

xxx1月19日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拍攝的不結盟運動第19次峰會會場。圖源:新華社,阿佳拉·納瓦達 攝

最不發達國家預計2024年將增長5.0%,高於2023年的4.4%,但仍遠低於可持續發展目標設定的7.0%的增長目標。對最不發達國家的投資將繼續受到抑制。初級商品價格波動,特別是金屬、石油和棉花價格波動,繼續損害增長前景,46個最不發達國家中有38個被列為依賴初級商品的經濟體。據估計,外債還本付息數額將從2021年的460億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600億美元(約占最不發達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4%),進一步擠壓財政空間,限制政府刺激復甦和增長的能力。

許多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受益於2023年入境旅遊業的強勁反彈,2024年的前景也基本樂觀。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增長率預計將從2023年的2.3%提高到2024年的3.1%。然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前景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和石油價格波動日益嚴重的影響,這直接影響到旅遊流量和消費價格。

內陸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預計將從2023年的4.4%加速到2024年的4.7%。一些經濟體正受益於更強勁的投資,包括外國直接投資,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資。

李強總理出席開幕式並提出5點建議


今年出席年會的重要人物包括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法國總統馬克宏、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越南總理范明正、阿根廷總統米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世界銀行行長阿賈伊·班加、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伊維拉、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開放人工智能(Open AI)研究中心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等。中國派出由李強總理率領的140人的龐大代表團,包括10位部長級官員,且大部分代表都熟悉經濟事務。

1月16日,李強總理出席開幕式並發表特別致詞。他就重建信任、加強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提出5點建議:一是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更好匯聚世界經濟合力。二是加強國際產業分工協作,切實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三是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讓技術變革更好惠及人類。四是加強綠色發展合作,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五是加強南北合作、南南合作,著力建設普惠包容的世界經濟。

xxx1月16日上午,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上發表特別致詞。圖源:新華社,饒愛民 攝

李強總理強調,看待中國經濟一定要把視野放寬、把目光投遠。只有打開視野的縱深,繼續全景式觀察,才能做到客觀和全面,看到整體和全貌,真正了解中國經濟的當下之形與長遠之勢。李強總理向與會代表介紹了中國經濟情況:

第一,中國經濟穩健前行,將持續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中國是全球發展的重要引擎,這些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5.2%左右,高於年初確定的5%左右的預期目標。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已經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良好穩固的基本面。即便中國經濟在運行中出現一些波折,其長期向好的總體趨勢不會改變。

從產業基礎看,中國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製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約30%、連續14年居世界首位,已經形成200多個成熟的產業集群,不論是產業體系的總體規模、完備程度還是配套能力,都能夠滿足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的需要,也將為優化全球生產要素配置、提高全球生產能力作出貢獻。

從要素稟賦看,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向「人才紅利」提升,人才資源總量、科技人力資源、研發人員總量均居全球首位;資本要素從短缺變為充裕,每年資本形成額占全球比重上升至約30%;另外,中國的數據產量巨大,數據資源豐富,是世界第二大「數據富礦」。

xxx向秋翁姆(前右)在成都錦外中心廣場跳鍋莊(1月8日攝)。圖源:新華社,沈伯韓 攝

從創新能力看,中國的全社會研發投入、高技術產業投資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加快應用,智能終端、機器人、遠程醫療等新產品、新業態不斷湧現。高新技術企業增加至約40萬家,獨角獸企業數量居世界第二。

這些都將加快中國發展新動能的形成與壯大。從總體上看,中國正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將引領14億多人整體邁入現代化,這是人類史上的罕見壯舉,必將為中國和世界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第二,中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並處於需求快速釋放的階段,將持續為各類企業和人才的發展提供廣闊舞台。當前全球總需求仍然不足,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中國的市場空間廣闊,縱深也不斷延展,必將為提升全球總需求發揮重要作用。目前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未來十幾年將達到8億人,對越來越多商品、服務的需求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消費升級的動能強勁。

中國的城鎮化率現在比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低十幾個百分點,下一步城市更新、交通電信等基礎設施的升級空間很大,還有近3億農業轉移人口正在加快市民化進程,這些都將在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帶來巨大需求。中國正在深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現在全球光伏(台灣又稱「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近一半在中國,全球新能源汽車一半以上行駛在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過2000萬輛,全球四分之一的新能源綠化面積來自中國。

中國還將在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生活等領域形成規模龐大的發展增量,孕育的投資和消費市場據測算每年將達到十萬億元級,潛力巨大。中國將不斷發掘和釋放這些市場需求,繼續擴大對全球各地優質產品、服務的進口規模,加大在中高端製造、生物醫藥等領域對外資的引進力度,持續為世界貿易、投資增長提供更加寬廣的天地。

第三,中國的對外開放堅定不移,將持續為世界各國分享中國機遇創造良好條件。過去40多年,中國在開放中發展了自己、惠及了世界。現在中國已經是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關稅水平已降至7.3%,接近世貿組織發達成員水平。我們積極主動擴大開放,就是要世界分享中國機遇、與各國共同發展。

xxx2020年3月28日,開往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武漢)X8015次列車從中鐵聯集武漢中心站駛出。圖源:新華社,肖藝九 攝

多年來,跨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也依托中國的製造能力,面向全球擴大產能,加速了縱深成長,獲得了豐厚回報。近5年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收益率約9%,在國際上處於較高水平。選擇中國市場不是風險,而是機遇。中國敞開懷抱真心歡迎各國企業投資中國,將持續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中國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繼續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落實好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

針對很多跨國公司關心的數據跨境流動、平等參與政府採購等問題,中國正在研究制定有關政策。中國還將常態化聽取外資企業意見,只要是合理訴求,都會積極推動解決。總之,不管世界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李強總理率領龐大的中國代表團與會,是會議的一大亮點,紐西蘭海倫克拉克基金會主席彼得·戴維斯表示,中國的出席非常重要,否則這裡的會議就變成了西方的會議。中國等亞洲和非洲國家的加入非常重要,中國主張開放包容,這些國家的加入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與會人士紛紛表明期待與中國在多方面合作。

xxx2022年 12月21日,在尼日利亞拉各斯,受邀嘉賓在試乘城市輕軌列車。圖源:新華社

彼得·戴維斯認為李強總理在特別致詞中提出的五點建議針對性很強。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美西方某些發達國家推出所謂「降依賴」、「去風險」政策,導致全球經濟「脫鉤」、「斷鏈」,而這些舉措背後就是這些國家對別國缺乏必要的基本信任。

彼得·戴維斯指出李強總理的致詞,充分表明中國是一個講信修睦、包容開放的禮儀之邦。李強強調世界各國特別是主要經濟體在制定和實施宏觀政策時,應當加強對話與溝通,採取更為協同有效的舉措,決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溝通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培育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中國是全球事務中至關重要的參與者,論壇同時希望通過深化與中國合作,助力重建信任。

xxx1月23日,由中國中鐵旗下中鐵隧道局承建的秘魯首條通往古印加帝國古城遺址馬丘比丘公路隧道專案23日全線貫通,為旅遊者前往該遺址提供一種更加便捷的交通方式。圖源:新華社

中國的主張和行為將幫助世界「重建信任」


儘管2024年世界經濟可能將「不溫不火」,但多家國際機構卻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認定中國仍是全球經濟復甦主動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將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上調0.4個百分點,經濟合作組織則上調至4.7%,主要國際金融機構如美國的摩根大通、高盛、摩根斯坦利對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均是4.8%。高盛最新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報告指出,到2023年年底,中國內需的全面復甦將推動全球GDP增長約1%。這一增長動力將延續至2024年。

中國銀行研究院發布《2024年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預測,2024年,中國經濟外部環境或有所改善,穩增長政策效果將繼續顯現,國內需求有望持續修復,中國經濟將向潛在增速水平回歸,預計2024年GDP增長5%左右。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對於新一年如何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從短期來說,應繼續擴大投資;從中期來講,要「將功夫下在大眾消費上」;從長期來看,要靠改革和防風險。在進一步吸引外資方面,張燕生認為,「外資來華投資取決於中國經濟前景,除了個別政客炒作『脫鉤』之外,絕大部分跨國公司都是希望合作的,中國市場對外資依然有強大的吸引力。」他進一步指出,應盡量減少經濟問題「地緣政治化」,創造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並在簽證、航班等方面進一步提升投資營商的便利性。

xxx2023年9月2日,在服貿會國家會議中心綜合展區拍攝的場景。圖源:新華社

李強總理在特別致詞中強調,中國經濟在運行中出現一些波折,但其長期向好的總體趨勢不會改變,選擇中國市場不是風險,而是機遇。中國這艘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市場,第一大製造業國家、第一大貿易體的超級巨輪在航行中,肯定不免會遇到驚濤駭浪,但有為的政府、有效的市場把舵領航,中國這艘巨輪定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不管世界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希望國際社會各個方面都能帶著對人類美好未來的向往,以龍馬精神、龍騰虎躍的姿態,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邁進。

今年達沃斯論壇的主題是「重建信任」。「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德(Borge Brende)表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超過30%,中國的主張和行為將幫助世界「重建信任」,不僅有利於貿易和經濟發展,也將促進世界和平。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2024年必須成為走出泥潭的一年。他強調,「通過放開大規模、大膽的投資,我們可以推動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行動,使世界經濟走上更強勁的增長道路,造福所有人」。

xxx1月19日,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布倫德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閉幕式上致辭。圖源:新華社,連漪 攝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編輯|陳迅

【您可能有興趣】
美國學者苦口婆心:美國在亞洲贏不了中國,不如採取平衡戰略
以哈戰爭將重塑中東地緣政治格局
何瑞恩:華盛頓應對北京挑戰的最佳策略
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到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提出了全球治理方案
全球南方現實主義而非道德主義的回歸,引發對西方強權的新批判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