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40週年重疊說起

By 花俊雄 / 2019-01-07 08:26:35 /
摘要:

花俊雄:1941年出生於台北。師大附中、台大歷史系、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研究。1973年進入聯合國工作至2001年退休。

xxx

新年伊始,我們先後迎來了大陸改革開放40週年、中美建交40週年和《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三個40週年重疊絕對不是歷史的偶然,而是三個40週年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邏輯關係。

在三個40週年之中,最重要的當屬「改革開放」40週年。1978年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會議決定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全會明確指出黨在新時期的歷史任務是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鄧小平說,「我們要尋求一個和平環境來實現四個現代化。那就有必要對我們的外交政策作出適當調整,我們的對台方針也要作一些變動。」其時,中美雙方已經於12月16日同時發表建交《聯合公報》,美國政府在《聯合公報》中接受中國提出的建交三原則:同台灣斷交、撤出軍隊和設施、廢除美台《共同防禦條約》。兩國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並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十一屆三中全會指出,「隨著中美關係正常化,我國神聖領土台灣回到祖國懷抱,完成統一大業的前景,已經擺在我們面前。」鄧小平說,「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他親自布置了在1979年元旦,以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名義發布一份重要文件就是《告台灣同胞書》。

這三個重疊的40週年帶來了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而其核心則為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國內生產總值由3679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年實際增長9.5%。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中國從昔日的一窮二白實現了驚天大逆轉,現在,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人民在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上已經邁出了決定性步伐。

40年來,中國始終堅持以民為本,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萬元,貧困人口累計減少7.4億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3.8%,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9億人,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預期壽命由1981年的67.8歲提高到76.7歲。過去百姓日常生活曾離不開的證券已經進入了歷史博物館。忍饑挨餓、缺吃少穿、生活困頓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經過40年的實踐和探索,中國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的成功不僅打破了西方現代經濟發展的話語權壟斷,而且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選擇,為解決發展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的成功提供了許多彌足珍貴的經驗和啟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路是人走出來的,要緊的是必須了解自己的國情,建立堅強的領導,找準正確的方向,凝聚全民的共識,鍥而不舍地追求,不斷地自我糾正。

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雄辯地宣告:「歷史終結論的終結,中國崩潰論的崩潰,社會主義失敗論的失敗」。

習近平說:「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共產黨所交出的成績單是令人滿意的,一定會給予高度的評分。習近平還說:「沒有一考定終身,考卷跟著時代變,小康不會從天降,幸福要從奮鬥來。」今後40年的任務是達成兩個一百年的目標,這個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它是一場接力跑,必須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都要為下一代跑出好成績,以抵於成。

1978年末,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副總理鄧小平達成歷史性的協議,決定正式建立美中外交關係。這個決定改變了美國、中國和世界。40年來對中美雙方及整個世界而言,中美關係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雙方都認為過去40年來穩定而富有成效的中美關係,對全球的和平與繁榮作出了重大貢獻。

與美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為中國打通了與西方世界的聯系,讓中國逐漸融入現有的世界體系,為改革開放創造了有利條件。40年來的中美雙方是互相成就的關係,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取得的成就,必須記上中美合作所做出的貢獻,美國不僅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和獲益者。40年前,中美人員往來每年僅幾千人次,2017年雙方人員往來已超過530萬人次。40年前美國幾乎沒有中國留學生,如今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已達35萬人,成為美國大學中最大的外籍學生來源。40年前,中美貿易額不足25億美元,2017年雙邊貿易額已超過5800億美元。40年前中美相互投資幾乎為零,2017年兩國間各類投資總額累計超過2300億美元。40年來,中美經貿關係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濟共生體,中國發展好了,對美國有利;美國發展好了,對中國也有利。40年來,中美兩國在國際事務上,在雙邊、地區和全球層面開展了廣泛合作,從妥善解決地區熱點問題到反對國際恐怖主義,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到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兩國合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40年來,中美關係時而是「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時而是「戰略合作夥伴」,時而是「戰略競爭對手」。人說「四十而不惑」,在中美建交40週年之際,兩國關係卻出現了令人擔心的轉折。

經過幾年爭論,美國智庫和朝野不少人,尤其是川普政府中的顧問和官員認為,美中兩國40 年來的交往,美國吃了虧,中國占了便宜,中國沒有改變政治制度,變得跟美國一樣,因此,美國應當拋棄作為對華政策基礎的接觸政策。對此,前總統卡特提醒這些人說,「我們在實現關係正常化之時,就知曉美國和中國在文化、歷史、政府形式、利益關切和發展水平上有著巨大差異。我們認識到這些差異的存在,並沒指望這些差異在未來會消失。但是我們也相信,將我們凝聚在一起的共同目標—互相尊重以及對和平、繁榮和進步的追求—比分裂我們的差異重要得多。」卡特在12月31日給《華盛頓郵報》的投書中表示,「美國人民必須了解,我們沒有權力,對中國如何治理人民、推選領導階層指手畫腳。」卡特在文中指出,「雖然關係最密切的國家都可能相互批評,但推動雙方接觸,絕不意味向對方頤指氣使、威勢相逼,而是雙向的坦誠溝通。」卡特認為,太平洋兩岸的領導人應該認識到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組雙邊關係,除了乘風破浪解決當前兩國關係中的挑戰,別無選擇。保持相互尊重和理解是解決21世紀人類面臨難題的關鍵。40年前卡特總統沖破相當強大的阻力與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40年後的今天,他對美中關係的看法仍具有指導性意義。

12月31日,中美兩國元首互致元旦賀函,祝賀兩國建交40週年,習近平在信中說,建交40年來,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也為世界和平、穩定、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歷史充分證明,合作是雙方最好的選擇。川普在信中說:「多年來,兩國關係取得了巨大發展。發展合作和建設性的美中關係,是我個人的優先事項。我們強有力的友誼,為兩國在未來數年取得偉大成就奠定了極好的基礎。」21世紀的人類命運取決於中國和美國究竟是重複20世紀的霸權鬥爭,還是走出這一宿命,本著兩國元首在元旦賀函中所言,相向而行,攜手應對不斷湧現的新挑戰。基辛吉認為,美中關係現正處於一個極為重要的時刻。目前兩國存在根本問題並不是雙方能否解決貿易爭端,而是在一個新的國際政治環境中如何共生共存。

1979年元旦中美兩國正式建交,美國勢力從台灣及台灣海峽撤出,為中國人自己的事情完全可以用和平商談的形式解決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日發表的《告台灣同胞書》宣告大陸對台政策從「武力解放」轉為「和平統一」。文告既要面對台灣老百姓,也要面對台灣當局。行文不用黨報社論的格調,語氣委婉平和,既曉之以義,也動之以情,行文半文半白,適應台灣同胞的習慣,讓他們看得下去,聽得進去。這篇全文1800多字的文告提出:寄希望於一千七百萬台灣人民,也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堅持一個中國立場,反對台獨是共同立場,合作的基礎。不再重彈「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的舊調,而是反複強調實現祖國統一是所有炎黃子孫的共同願望和責任,希望台灣當局以民族利益為重,對實現祖國統一的事業作出寶貴的貢獻。為了緩和海峽兩岸的緊張局勢,宣布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建議通過商談,結束兩岸的軍事對峙狀態。主張盡快實現通航、通郵、通商,可以進行任何範圍的交往接觸,包括探親訪友,旅遊參觀,進行學術文化體育工藝觀摩。

在迎來《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之際,我們回顧自1979年迄今,大陸對台政策具有高度的連貫性。在堅持原則立場絕不動搖的基礎上,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其內容和具體措施,同時參照當時的形勢變化采取務實的作法。習近平在紀念40週年的講話中特別指出:「台灣同胞為祖國大陸改革開放作出重大貢獻,也分享了大陸發展機遇。」重申:「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血濃於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認同,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裏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裏人商量著辦」,「不容任何外來幹涉」。習近平深信:「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覆興的進程中,台灣同胞定然不會缺席」。

在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具體措施方面,習近平提出,要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兩岸要應通盡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過去對台政策方面,除了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之外,還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在這次習近平的講話中沒有提到台灣當局,而是鄭重倡議:「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習近平表示:「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台灣任何政黨、團體同我們的交往都不存在障礙」,「願意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尋求社會共識,推進政治談判。」

2018年11月24日台灣「九合一」選舉後,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之際,兩岸關係迎來了新節點。

國民黨在這次選舉拿下了3都12縣市大勝,民進黨僅保有2都4個縣市慘敗,其中最引人矚目就是無籍籍之名,選前不被看好的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竟然以15萬票的巨額差距,擊敗了在高雄盤踞20年、選前認為躺著選都會勝選的民進黨籍候選人陳其邁。韓國瑜在與陳其邁進行政見辯論涉及兩岸關係的問題時,毫不回避正面表明他支持「九二共識」。韓國瑜當選後認為,他個人支持「九二共識」是獲得高雄市民擁護的,這一信號非常強烈。其他縣市的國民黨當選人也紛紛響應韓國瑜的號召形成了藍營的共識。他們紛紛表示將設立「兩岸工作小組」負責推動兩岸交流事務,國台辦對這個新動向也給予積極回應。目前看來,大陸到高雄的觀光旅遊「列車」即將開動,藍營執政的縣市與大陸的經貿交往也前景看好。眼看著今後藍營執政的各縣市與大陸的交流暢旺,而綠營執政的各縣市卻因為蔡英文的政策寸步難行。蔡英文可以不顧人民的死活堅持她的意識形態,但綠營的縣市長必須照顧人民的日常生計發展經濟,因此綠營執政的桃園、台南、屏東已表態要搭這個便車均沾利益。台北市長柯文哲也表示願意合作,韓國瑜對此都表示歡迎。台灣學者林深靖建議,與其建立「兩岸工作小組」不如成立「大陸事務辦公室」(簡稱『陸辦』),這就可以繞過陸委會與大陸各省市的台辦對接,使兩岸交流更為順暢。

「九合一」選舉後已經形成了地方接受「九二共識」包圍蔡英文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中央」的態勢,我們要看蔡英文還有多少底氣抗拒這股壓力。而此次的選舉結果也給大陸引領兩岸關係提供了更廣泛的空間,更積極主動使「九二共識」深入民心的環境。韓國瑜捲起的「韓流」旋風,使與大陸交往的人士擺脫了被扣上「賣台」這頂紅帽子的恐懼症,在這個基礎上,習近平的講話有可能促使各界人士在兩岸關係上更進一步朝著既問經又問政的方向前進,早日協商如何簽訂「和平協議」。

在紀念三個40週年交匯時,我們很清楚地看到,40年前發生的三件大事,給中國大陸、中美關係及對台工作都帶來了歷史性的轉變,40年後的今天,這三方面都面臨了新的轉折,其中當然以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擴大開展為今後走向的軸心。在改革開放方面,中國大陸已經制訂了分三步走達成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在中美關係方面,有人鼓吹「新冷戰」和「脫鉤」,以中美目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關係,這兩種情況並不可能發生。兩岸關係方面,蔡英文仍然會狹洋自重,美國也會頻頻打「台灣牌」。但在「九合一」選舉,人民已經對她投下不信任票,「台獨」四大老甚至逼宮,要她交出行政權退居二線,並呼籲她放棄連任,因此,她已經跛腳。而在兩岸實力的對比,大陸掌握了主動權,在習近平講話之後,即將推進兩岸政治談判,台灣面臨政治談判壓力將逐漸增大。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