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黎帕奧會中國健兒的表現看中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海外通訊
隨著2024年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又稱「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今年夏天在巴黎的兩場運動盛會正式告一段落。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在本文回顧了中國健兒在巴黎帕奧會的表現,以帕奧會為舞台,中國殘疾人體育和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再次被世界所「矚目」。
犇報編按
若奧運會選出的是人類巔峰的身體,那帕奧會選出的就是人類最不屈的靈魂。隨著2024年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又稱「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今年夏天在巴黎的兩場運動盛會正式告一段落。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在本文回顧了中國健兒在巴黎帕奧會的表現,並從中窺探中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
花俊雄指出,帕奧健兒都曾因病痛或意外失去部分身體機能,但選手們的勇氣和毅力、自信與美麗,帶給更多人激勵。巴黎帕奧會主題為「矛盾:從分歧到和諧」,希望能夠在帕奧會之後繼續關注、關愛殘疾人,推動社會文明持續進步。而2008年北京帕奧會就是帕奧會影響社會的最好例子。
在取得2008年帕奧會主辦權後,中國政府以實際行動改善殘疾人的生活,保護他們作為社會平等成員的權利,中國殘疾人因此受到更多的尊重和重視。扶殘、助殘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以帕奧會為舞台,中國殘疾人體育和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再次被世界所「矚目」。
從巴黎帕奧會中國健兒的表現看中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第33屆巴黎奧運會於8月11日閉幕,接著第17屆巴黎帕奧會於8月28日開幕。來自168個國家和地區的4400名運動員將在22個大項、549個小項競逐、展現風采。
本屆巴黎帕奧會中國代表團派遣總人數516人赴會,其中運動員284人,將參加19個大項302個小項。運動員來自中國大陸2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男運動員126人、女運動員158人,平均年齡25.8歲,年齡最大的是48歲的乒乓球運動員熊桂艷,年齡最小的是15歲的游泳運動員朱慧。其中189人參加過帕奧會,95人首次參加,新秀鋒芒畢露,老將老而彌堅,使中國隊取得了傲人的成績。代表團的運動員全部都是業餘選手,職業有工人、農民、學生、公務員、職員和自由職業者等,充分體現社會各階層的參與。
中國是帕奧會獎牌最大贏家
從1984年首次登上帕奧會賽場,中國體育代表團已經是第11次參加夏季帕奧會。1984年第7屆夏季帕奧會,中國隊只有24名運動員參賽,中國隊選手時年23歲的平亞麗奮力一躍,拿下女子盲人跳遠金牌,為中國隊實現帕奧會金牌「零」的突破。
時光流轉,中國殘疾運動員接續奮鬥,書寫了自強不息、砥礪奮進的動人篇章。20年後,在2004年雅典帕奧會,中國隊取得63金、46銀、32銅,金牌數和獎牌數首次躍居第一。此後的多屆帕奧會,中國隊繼續奮勇爭先,一直位居金牌榜和獎牌榜榜首。
又20年後,本屆巴黎帕奧會,中國隊依然表現十分出色,獲得了94金76銀50銅,合計220枚獎牌。其中金牌數、銀牌數、銅牌數都高居獎牌榜的第一位。如此一來,中國隊已經連續6屆帕奧會、金牌、獎牌雙第一,真是難能可貴。
其中,在金牌數量上,中國隊94枚,比第二名的英國隊多了45枚,幾乎是英國隊金牌數的2倍;多了第三名美國隊58枚,中國隊幾乎是一騎絕塵!20年來情況始終如一,在帕奧會上,獎牌最大的贏家是中國,而且幾乎不存在懸念。
從各項目的表現來看,在田徑項目,是中國隊奪金最多的項目,獲取了22枚金牌,22枚銀牌,16枚銅牌,一共收獲59枚獎牌。顯然,田徑已經成為了中國隊的一個擅長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田徑項目,一向強勁的美國隊的表現遠不如中國隊,只拿到了10金14銀14銅的成績。
中國隊除了田徑項目表現十分出色外,在游泳項目上,同樣是百花齊放,充分展現出來了中國隊的風采,一共拿下了22枚金牌,此外,還有21枚銀牌,11枚銅牌,一共拿到了54枚獎牌。顯然,中國隊在游泳項目和田徑項目做到了並駕齊驅,都十分耀眼。
在乒乓球項目上,中國隊也是展現出了碾壓式的優勢,讓很多對手望塵莫及。此番,中國隊在乒乓球項目方面,收獲了11枚金牌,7枚銀牌,6枚銅牌,一共拿下了24枚獎牌。毫無疑問,乒乓球作為中國隊的國球就是實至名歸!
在擊劍項目上,中國隊也有非常出色的表現,獲取了10枚金牌,5枚銀牌,4枚銅牌的成績。
在羽毛球項目上,中國隊同樣有很大的收獲,拿下了9枚金牌,2枚銀牌,1枚銅牌的成績。舉重項目上,也是中國隊十分擅長的項目,收獲了6枚金牌,6枚銀牌,1枚銅牌的成績。此外,中國隊在地滾球、自行車、柔道、跆拳道等多個項目上,也都有金牌進帳!真正是做到了全面開花,讓對手口服心服。
帕奧健兒不屈不撓挑戰生命的勵志故事
本屆帕奧會上,中國帕奧健兒奮勇拼搏、表現亮眼。賽場上,他們不屈不撓,為國爭光。賽場下,他們的勵志故事同樣觸動人心。
在巴黎帕奧會田徑男子跳遠T11級別決賽中,有這樣一個細節讓網友印象深刻。
隨著教練員王琳的一聲聲口令「來、來、來……」,中國選手邸東東開始助跑、加速,就在口令停止的剎那,邸東東高高躍起,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6米85的成績一舉打破塵封10年的世界紀錄,他以巨大優勢將金牌收入囊中。
邸東東6歲時患上嚴重的青光眼,又遭遇意外,致使視網膜脫落造成一級殘疾,20歲時加入了遼寧省殘疾人田徑隊。
相比於盲人跑步,盲人跳遠顯得更為不易。「如果跑歪了,會跳到坑外,輕則扭傷,重則脊柱和尾骨都會受傷。」王琳回憶著,「在完全黑暗的世界裡快速奔跑和起跳,必須要克服巨大的心理恐懼,也需要他們與教練員高度默契和信任。」
奪冠後的邸東東十分激動:「打破世界紀錄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標,現在我做到了!」
8月30日的巴黎拉德芳斯體育館,巴黎帕奧會男女混合4X50米自由泳接力20分決賽上演。諸多目光被中國隊最後一棒選手吸引——他不戴泳帽、剃了光頭,抵達終點時用頭奮力撞向池壁,為中國隊鎖定金牌。
他就是杭州亞殘運會時拿下3金3銀、走紅網絡的「無臂飛魚」郭金城。在接力決賽前,他當天已參加了5場比賽,並在男子100米自由泳S5級決賽中拿下銀牌、打破亞洲紀錄。
6歲那年,他因高壓電觸電事故失去雙臂。在最初的訓練中,沒有雙手輔助,他只能用下巴抵住漂流板練習,不久下巴就磨出了血;為了在水中保持身體平衡,他必須加大核心力量訓練,一個晚上做過2000多個仰臥起坐,直到「腹肌都抽搐了」;日常訓練中,他每天最多要游一萬多米……郭金城不斷超越極限,挑戰自我。
他曾說,一開始練習時,頭頂常常起包、出血,後來練多了,慢慢習慣了,也會適當控制撞擊的力度。「但像帕奧會這種世界大賽,輸贏就在零點幾秒,沒有人會在最後衝刺時刻保留、控制,都是咬著牙奮力撞上去。」
這是9月1日巴黎帕奧會田徑項目女子200米T36級決賽中的一幕。中國選手史逸婷以27秒50的成績力壓該項目世界紀錄保持者、紐西蘭選手丹妮爾奪冠,同時打破帕奧會紀錄。撞線後的史逸婷,趴在丹妮爾身上許久直不起身。
「我真的是力竭了,最後幾步已經邁不開腿了,要是跑道再長一點,我只能打個滾翻過去了……」頒獎儀式過後,掛著亮閃閃金牌的史逸婷描述著最後衝刺的場景。
「27秒5這個成績根本沒想過,我從沒有做到過,包括在訓練中,甚至教練手計時的時候都沒達到過這個成績,所以我也真的很感謝我的對手,成就了更好的自己。」史逸婷感慨道。
9月4日,在巴黎帕奧會公路自行車男子個人計時賽T1-2級比賽中,中國選手陳健新以21分35秒78的成績奪得冠軍。
陳健新出生時被診斷為重度腦癱,身體連直線都走不了,為了克服消極心態,他拼命參加體育訓練,並成為一名自行車運動員。
為了能夠更靈活地控制平衡,他每天俯著身體加倍練習,摔倒了也會爬起來接著練,在東京帕奧會公路三輪自行車比賽中,他連奪兩枚金牌。他堅信,作為運動員不能沒有信念,「雖然我從小就是一個殘疾人,但只要我挺起胸膛,群山就在我腳下」
8月29日,來自浙江紹興的「00後」小將蔣裕燕斬獲巴黎帕奧會女子50米自由泳S6級金牌,為中國游泳隊拿下首金。在上午的預賽中,她打破帕奧會紀錄;下午的決賽中,她游出32秒59,再次刷新賽會紀錄。
雖然年紀不大,但蔣裕燕已是公認的「金牌收割機」:東京帕奧會「雙冠王」、2023年世界殘疾人游泳錦標賽四金得主、杭州亞殘運會獲得金牌和獎牌最多的運動員……近兩年,更加科學高效的訓練讓她的競技水平躍上新台階,在相對薄弱的短距離項目上也取得突破,有了更多駕馭大賽的實力和底氣。
她說,「我參加殘疾人體育賽事、來到這麼大的舞台,其實很多殘障人士都能看見。我站在這裡,想告訴大家,只要有夢想、有方向、一直去努力,我們都會被看到,我們都會閃閃發光。」
8月31日,在巴黎帕奧會射箭女子個人W1級金牌爭奪賽中,中國選手陳敏儀戰勝捷克選手普爾塔爾·穆西洛娃,奪得金牌。
由於先天性遺傳疾病,陳敏儀一出生便下肢殘疾。2009年,正讀高三的她被東莞市殘聯選拔為運動員,開始接觸射箭。陳敏儀說,如果沒有射箭,她也許會很自卑。射箭讓她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以及人生的無數種可能。
功夫不負有心人,陳敏儀的成績越來越出色。雅加達亞殘運會奪得金牌,杭州亞殘運會成功衛冕,東京帕奧會成雙金得主,並打破一項世界紀錄和一項帕奧會紀錄……她說:「箭要準,人要美。走出國門,我代表的是中國人。不但要贏,還要贏得漂亮。」
9月3日,在巴黎帕奧會盲人足球A組小組賽中,中國隊0比0戰平巴西隊。中國隊教練王桂順高度評價全隊表現。「隊員們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盲足的風采……無論進攻還是防守,他們永不服輸,永不放棄。」
盲人足球是2024年巴黎帕奧會的大項比賽之一。球員戴著黑色眼罩,在一次次奔跑、衝撞、摔倒、起身的動作中循環往復。可以想像,要想學會傳球、跑位、射門等「基本功」,盲人足球運動員們需要付出怎樣艱辛的努力。
在中國盲人足球隊中,年齡最大的是俞裕錟,他也是中國第一批盲人足球運動員,連續參加了北京、里約、東京三屆帕奧會。作為一名盲人也能代表國家去拼搏,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國爭光,這讓俞裕錟感到無限榮光。
中國隊主力攻擊手朱瑞銘在賽後說道:「我們竭盡全力想要突破,拿下比賽。今天就是當最後一場比賽來踢。雖然平局也可以接受,但我們還是非常渴望站上領獎台。」
在9月1日的巴黎帕奧會田徑女子鐵餅F64級決賽中,中國選手楊月以42米39的成績獲得金牌,姚娟獲得銀牌。
已經參加了七屆帕奧會的姚娟對獲得銀牌沒有什麼遺憾,從2000年開始,她一直沒有缺席過帕奧會。在悉尼帕奧會上,16歲的她身兼鐵餅、鉛球和標槍三項,並獲得了女子標槍F44級冠軍。在雅典帕奧會上遭遇低谷後,姚娟在2008年北京帕奧會上奪冠,為中國隊奏響了國歌。
這一年來,因為擔心母親的身體,姚娟時常夜裡輾轉反側,是姐姐和團隊的支持讓她可以繼續把重心放在賽場上,堅持到了自己的第七屆帕奧會。41歲的楊月同樣不易,從雅典帕奧會開始,她一直和姚娟守護著中國隊的榮譽。
姚娟說,前四十年的人生就像心電圖,有頂峰有低谷,是帕奧會這樣的平台,給了殘疾人「肆無忌憚」地表達自己的機會,她想把自己的經歷傳遞下去。
中國選手李樟煜和梁偉聰都患有先天性腦癱,後遺症導致他們口齒不清、發音困難、平衡能力差、走路趔趄……但這些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卻沒能阻擋他們並肩作戰、追逐夢想的腳步。
開賽首日,兩人便在巴黎帕奧會場地自行車男子3000米個人追逐賽C1級決賽中收獲獎牌。最終,「大哥」李樟煜憑借更為豐富的經驗和出色的發揮戰勝梁偉聰,為中國代表團摘得本屆帕奧會的首枚金牌。
為國征戰十幾年,李樟煜收獲了幾十枚獎牌。他說,「我覺得獲得冠軍不是最重要的,我希望能通過自行車,通過比賽把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傳遞給更多人。」
他意味深長且堅定地對梁偉聰說:「下一屆我可能就不在場了,未來屬於你!」
9月2日,在巴黎帕奧會羽毛球女子單打SU5級決賽中,中國選手楊秋霞奪得冠軍。
楊秋霞六歲時不幸被毒蛇咬傷,由於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醫治,整個左臂從肩部位置以下被截肢。意外的來臨,並沒有使她自暴自棄,而是將體育作為實現自身價值和夢想的載體,走出了精彩的人生。
剛進貴州省殘疾人羽毛球集訓隊訓練時,楊秋霞連跑步都會摔跤。羽毛球運動需要的轉體、平衡對她來說更是難上加難。為了彌補「先天」缺陷,她只能用勤補拙,把側身、轉體等動作練了成千上萬遍,每堂訓練課下來衣服都濕透了。
楊秋霞曾對教練說,自己一定會站在帕奧會的最高領獎台上,讓中國國旗高高升起。如今,她兌現了承諾。「這麼多年來,我一直追逐著這個目標。從東京到巴黎,我都做到了。」她靦腆地笑著說。
帕奧會選出的是人類最不屈的靈魂
在巴黎帕奧會賽場上下,這樣觸動人心的故事還有很多。36歲的賈紅光克服傷病困擾在泳池中劈波斬浪;48歲的熊桂艷參加3個乒乓球小項,用熱愛和堅持延續帕奧夢想;出戰手搖自行車項目的孫變變,14歲時失去右腿,但她從未向命運低頭,在運動中找尋著人生方向……
拼搏奮鬥的故事仍在繼續,選手們的勇氣和毅力、自信與美麗,給更多人以激勵。他們曾因病痛或意外失去部分身體機能,卻以堅韌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站在了奧林匹克的舞台上。賽場上,他們的每一次揮灑汗水,每一個勝利的微笑,都是對生命意義的詮釋和自我價值的肯定。有人說,奧運會選出的是人類巔峰的身體,帕奧會選出的是人類最不屈的靈魂。
健全人難以想像,他們要走多遠的路,才能登頂這4年一次的帕奧舞台,當被問及「你是怎麼堅持下來的」,答案五花八門,「毅力」、「享受孤獨」、「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但對於「運動帶給了你什麼」,答案又幾乎出奇一致:「它讓我更自信,看見更大的世界,看見殘疾人也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國爭光。」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為國爭光」、「回報祖國」成為此間中國帕奧運動員和教練員口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彙。
22歲的羽毛球小將屈子墨已是第二次參加帕奧會,此番他在男子單打和雙打兩項上都實現衛冕。屈子墨不到半歲時,因為小兒麻痹症導致下肢癱瘓,他的人生之路只能靠輪椅推動著前行。2013年,他被選拔進入河北省殘疾人羽毛球隊,從此開啟了他的體育生涯。
屈子墨受訪時表示,進入羽毛球隊後,開始獨立生活的他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這11年來,他充分感受到了國家對殘疾人的重視、幫助和扶持,讓他的輪椅人生駛入了一條精彩的賽道。「所以,我覺得我獲得帕奧會金牌的最大價值和意義是:回報!回報國家這麼多年來對我的培養,回報各級殘聯和教練團隊為我花費的心血,回報所有關心和愛護我的人。」屈子墨說。
當地時間9月3日,盧東、何聖羔、劉玉包攬50米仰泳S5級金銀銅牌,使得巴黎拉德芳斯游泳館第二次出現三面五星紅旗同時升起的壯觀景像。賽後,35歲的老將劉玉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她雖然未能獲得金牌,但卻是三面五星紅旗同時升起的壯舉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作為一名在福利院長大的孤兒,劉玉或許有著更為深刻的「為國爭光、回報祖國」的執念。她說,參加本屆帕奧會,她因為年齡增長體力下降,有些力不從心。但在比賽中她一直想著「三面國旗」,終於拼下了這枚銅牌。「是國家把我養大的。我參加帕奧會,就是希望能夠回報祖國母親。」劉玉說。
在場地自行車賽場,李樟煜和梁偉聰兩次包攬金銀牌。因為先天性腦癱的後遺症,李樟煜和梁偉聰兩人都有些發音困難。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在賽後指著胸前的「中國」二字,大聲告訴眾人:「(金銀牌)都是中國的!」
在本屆帕奧會賽場,中國選手奪冠後身披國旗繞場展示時的驕傲和自豪,在領獎台上唱著國歌、看著國旗升起時的激動和喜悅,在接受採訪時談到「為國爭光」時的由衷和虔誠,無不反映出他們對祖國的深深熱愛。而他們的這些令人感動的言行和畫面,也折射出中國對殘疾人和殘疾人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
中國逢帕奧必贏的背後:對殘疾人運動的關注和投資
巴黎帕奧會繼續中國逢帕奧必贏,這中間的一個必要條件離不開國家對殘疾人運動的關注和投資。
中國建立了世界上最大培養殘疾人運動員訓練中心,並且配備一套高效體系,確保每屆帕奧會取得成功。
從2004年的雅典,到北京、倫敦、里約和東京。在過去五屆帕奧會上,中國一直以絕對優勢稱霸帕奧會的獎牌榜。2021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帕奧會上,中國殘疾人運動員96次奪金,是排名第二的英國的兩倍多。
中國殘疾人體育訓練中心座落在北京北部,離首都機場區不遠的一個巨大建築群,占地23公頃,於2007年落成,當時是為了配合在中國舉辦的首屆帕奧運會。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水平殘疾人運動員集訓中心,殘疾運動員在大型賽事前的幾周來這裡準備訓練,其餘時間則在各地約30個地區中心進行訓練。這種金字塔式篩選結構確保了中國殘疾體育人才的湧現,也因此確保了贏得大量獎牌。
中國的國家訓練制度是中國帕奧會成功的關鍵。在城市和縣一級,教練負責發現人才。
在帕奧會上的勝利也讓中國運動員在自己的國家得到了更多的認可,而在體育成就較低的國家,殘疾人運動員卻享受不到這種承認。
訓練中心的一條橫幅寫著:「超越自我,努力拼搏,勇往直前」,激勵著每一位運動員砥礪奮進,實現自己的夢想。
巴黎帕奧會主題為「矛盾:從分歧到和諧」,旨在提醒社會去關注一個現狀—殘疾人在帕奧會上短暫被重視與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之間的矛盾,同時也啟迪人們通過體育去發展這兩者之間和諧共生之路。帕奧會是殘疾人的體育盛會,人們在歡樂中也容易忘記殘疾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巴黎帕奧會希望世界各國能夠在帕奧會之後繼續關注、關愛殘疾人,推動社會文明持續進步。
隨著帕奧會的規模和範圍不斷擴大,其對社會轉變的影響也在不斷擴大和加深。自舉辦以來帕奧會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轉變了東道國人們對殘疾人的成見,促進該國提升社會包容。近年來的帕奧會已不僅僅是身體殘疾人的競技平台,更是對生命、對希望的尊重與詮釋。這不禁讓人想起2008年北京帕奧會。
2008年北京帕奧會改變中國對殘疾人的態度與方式
2008年北京帕奧會就是帕奧會影響社會的最好例子,它改變了中國對殘疾人的態度和對待殘疾人的方式,中國社會對國內約8500萬名殘疾人也更加包容了。在舉辦帕奧會之前,中國的殘疾人設施比較少,中國人對殘疾人也沒那麼友好。在取得2008年帕奧會主辦權後,中國政府以實際行動改善殘疾人的生活,保護他們作為社會平等成員的權利。
在籌辦帕奧會的七年間,中國通過了新的殘疾人無障礙權益保障法律,並投資超過1.5億美元在全國新建1.4萬個無障礙設施,相當於過去20年相關投資的總額。其中超過1700萬美元用於新建60個熱門旅遊景點的無障礙設施。長城最受歡迎的地區新增了無障礙電梯和輪椅通道,有600年歷史的紫禁城(故宮)也為殘疾人提供更多便利。
隨後,中國成為首批簽署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的國家,這一國際人權公約於2008年5月3日生效,同年7月1日,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正式生效。該法規定國家政府和社會必須採取措施改善無障礙設施,提供必要的信息,使殘疾人能平等參與社會生活。
帕奧會提升了中國人對殘疾人的關注,中國殘疾人因此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重視。他們的社會地位提高了、社會安全加強了、受教育機會增加了、就業也變容易了,他們獲得了諸如此類的種種好處。
殘疾人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扶殘、助殘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十八大以來,中國殘疾人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中國殘疾人事業得到全面發展;殘疾人生存狀況顯著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持續提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殘疾人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環境和條件不斷優化,為8500萬殘疾人托起「穩穩的幸福」。
官方數據顯示,目前,中國710萬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全部如期脫貧,900多萬殘疾人實現不同形式就業,殘疾人家庭收入連年增長。120多萬殘疾人納入特困供養,1000多萬殘疾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解決了「因殘致貧」的痼疾。殘疾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0%和95%。
無障礙環境是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前提,也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2023年9月1日,《中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正式實施,推動無障礙設施、信息交流、社會服務等方面建設步入加速期。截至今年8月31日,各地已完成102.44萬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占「十四五」任務總數的90.34%。從「腦機接口」技術到助視障人士拍照試圖的手機,再到幫助肢殘人士規劃輪椅出行路線的導航系統,科技的力量正助力殘疾人群體邁向更加自主、便捷的美好生活。
同時,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初步建立,殘疾人康復、教育、文化體育、托養照護、無障礙等公共服務普遍開展,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6%;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達到85%以上,公共建築無障礙設施建設率達99.5%。
在2024年巴黎帕奧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再次遞交了優異答卷。而以帕奧會為舞台,中國殘疾人體育和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成就走到了世界前列,也又一次被世界所「矚目」。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編輯|陳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