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編輯部
女歌手孟慶而:山東「尋根」記
孟慶而,孟子第73世孫,不僅從小熟讀《孟子》,還將其中的一些篇章譜了曲,製作成流行音樂。2019年5月,孟慶而跟隨台灣文化界代表團在山東參加「兩岸文化和旅遊聯誼行」活動。看看祖先的家鄉,是這位在台灣出身長大的孟子後代參加活動的原因:「想到我的祖先住在這裡,還是會有一種故鄉情懷。」孟慶而也在想,要如何才能讓自己創作的流行歌曲和孟子的思想更為契合,從而能被更多年輕人認可。比起上一輩人,孔繁錦和孟慶而如今有更多機會來到孔孟故里。孟慶而計畫和大陸的一家媒體合作,推出一檔節目,將台灣的美麗風光介紹給大陸的觀眾。
走向星辰大海 聯合國熱切關注中國太空發展
即將在太空閃耀的中國太空站,會迎來首批來自17個國家的國際合作實驗專案;已經發射多顆衛星的北斗系統,正在為90多個國家提供導航等服務…… 正於維也納舉行的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第62屆會議上,中國的太空站和北斗系統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彰顯中國願與世界一起走向星辰大海,推動構建外空命運共同體。
四川眉山展出古代石刻「搶救性記錄」拓片 內含蘇東坡手跡
四川省眉山市近日舉辦「碑說眉山」古代石刻拓片精品展,展出唐代以來的石刻拓片共計130餘件。 這些拓片是當地石刻古跡「搶救性記錄」成果的一部分,其中尤為引人關注的,是蘇東坡(蘇軾)在當地留下的「喚魚池」「連鼇山」等手跡。
西藏基礎建設進入黃金時期 提升在地生活品質
2019年,西藏在中國大陸「十三五」規劃下,開展施工建設黃金時期,預計開展的建設有拉林鐵路、西藏技師學院、加查水電站…等等。 奔騰的雅魯藏布江沿岸,微風習習,豔陽高照。全長435公里、16次跨越雅魯藏布江的拉林鐵路專案建設忙碌有序。6月9日,隨著一陣爆破聲,拉薩至林芝鐵路第三長隧道、全長13.59公里的林芝市貢多頂隧道實現安全貫通,標誌著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取得階段性突破。 2018年12月,拉林鐵路首座跨江大橋——貢嘎雅魯藏布江特大橋鋪架完成。拉林鐵路建設近兩年持續加速!
塔里木河流域 年節水量相當26座天山天池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每年消耗的水資源總量從194.8億立方公尺下降到最近3年的平均值152.7億立方公尺。換言之,塔里木河流域1年的節水總量相當於26座天山天池的蓄水量(以1.6億立方公尺計算)。 新疆塔里木河是大陸最長的內陸河,幹流全長1,321公里。它流經的區域是典型的乾旱區,蒸發量是降水量的40到167倍。無法從降水中得到補給的塔河,水源主要來自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脈的冰川融水。
南北韓釋放信號 意在打破僵局
正在挪威訪問的韓國總統文在寅12日表示,希望能在美國總統川普本月底訪問韓國之前實現韓朝領導人再次會晤。他同時呼籲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和川普早日再次會晤,以維持朝美之間的對話勢頭。此前一天,川普說,他收到金正恩來信,這封信「很熱情、很友好」。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朝美領導人河內會晤無果而終,圍繞朝核問題的對話逐漸陷入停滯。朝韓分別釋放善意信號,展現出繼續通過政治手段解決朝核問題的意願。但鑒於朝美間始終無法有效加深互信,朝核問題未來前景仍不明朗。
中國太空站與國際合作 共同發展太空科學實驗
航太事業的發展,有賴世界各國通力合作。未來太空站任務中,中國載人航太將在設備研製、空間應用、太空人培養、聯合飛行和航太醫學等多個方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分享中國載人航太發展成果。中國太空站將在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具備支持開展大規模多學科的空間科學研究、技術驗證和空間應用的獨特優勢。
大陸夏糧收穫近八成 豐收已成定局
糧食足,天下安。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和專家實地調查分析,截至12日,大陸夏糧收穫已近八成,豐收已成定局。今年夏糧實現恢復性增產,又將是一個豐收年。夏收油菜籽也呈增產趨勢。
新疆喀納斯機場「復航」 今年起計畫不再「休眠」
緊鄰新疆著名風景名勝區的喀納斯機場10日復航,計畫旅遊高峰期每日航班量達到10班以上。隨著新疆全季旅遊持續發展,從今年開始喀納斯機場計畫全年開放運行。 作為季節性機場,喀納斯機場自2007年投入使用以來,每年6月中旬通航,10月初關閉。在旅遊旺季,空中交通的開行使遊客乘飛機直抵景區附近,節約旅行時間,避免旅途勞累。
快遞機器人正改變中國大陸物流業
近期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的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京東第3.5代「智能配送機器人」亮相。該配送機器人不僅外表乖巧可愛,還充滿科技「內涵」。京東主要想用配送機器人解決配送「最後一公里」難題,機器人搭建多個鐳射雷達、攝像頭,能辨別紅綠燈、自動泊車、人臉識別。到達指定地點後,機器人會根據設定好的時間停靠,等待客戶取件,完成任務後自動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