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 > 北緯三十九度半

哪些美國企業頂風作案?美企開拓中國市場正當時
【專題】中美貿易戰開打一週年之後

6 年前 / 0

中美貿易戰開打一年多,從最初的「打不打」到後來的「打多久」,每次的提問都牽動著世界各國的敏感神經。現在人們又將關注點轉向「誰打贏」的問題,從美企對華投資不減反增,以及經濟學家預估美國將迎來一波經濟大衰退,箇中答案不言自明。

維基解密信件揭露 殺格達費是為阻止他打造非洲自主貨幣

6 年前 / 0

【犇報編按】據非洲獨立媒體《KiAfriqa》報導,日前維基解密的電子郵件中,揭露法國為保持在非洲國家的財政控制權,阻止格達費政府打造非洲貨幣系統,藉以與西方銀行系統競爭,因而以人道主義的名義,發動北約組織的軍事力量,介入利比亞局勢並殘忍地謀殺了格達費。犇報編譯此篇新聞報導,提供讀者非洲當地媒體針對西方外交手段的報導。

索國總理發表與大陸建交聲明:36年裡回報了對台灣的支持

6 年前 / 0

索國總理發表與大陸建交的聲明,與蔡政府「譴責中國大陸以金錢打壓台灣國際空間」的說法有所出入,在中華民國邦交國只剩15國的情況下,索國總理此一聲明有助台灣民眾從不同角度看待中華民國的外交處境。犇報特在此轉載微信公眾號「直新聞」的〈索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就外交轉向中國之聲明〉一文編譯,供犇報讀者閱讀。

川普陷「電話門」眾議院啟動彈劾調查

6 年前 / 0

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24日宣佈,眾議院就總統川普近期「電話門」對其啟動彈劾調查。川普對此表示,彈劾調查是對他的政治迫害和「騷擾」。

「法國哪吒」跨海飛行夢

6 年前 / 0

今年8月4日,40歲的法國人弗蘭基•札帕塔腳踩自己發明的噴氣式飛行器,僅用20多分鐘就飛越了英吉利海峽35公里的海面。 成功飛躍英吉利海峽後,札帕塔的下一個目標是在今年年底前製造出一輛「飛行汽車」,時速達到每小時300至400公里。他計畫駕駛這輛「飛車」從家鄉馬賽出發,飛到100公里外的蒙彼利埃。

中導危機:美國單邊主義的又一惡果

6 年前 / 0

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矗立著一尊名為「善戰勝惡」的雕塑,這尊雕塑是前蘇聯1990年為紀念《中導條約》簽署和聯合國成立45週年特地贈送給聯合國的,由銷毀的前蘇聯和美國導彈零件鑄成,刻畫了代表正義的英雄殺死惡龍的場景。 在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當天,美國國防部宣佈將全面研發此前受《中導條約》限制的陸基常規中程導彈。同一天,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說,如果美國把《中導條約》所禁止的導彈部署到更為靠近俄羅斯的地方,俄不排除採取類似措施,以拉平雙方導彈飛抵對方國家所需的時間。

「9‧11」十八年後 美國傷口仍未癒合

6 年前 / 0

9月11日是美國「9·11」事件18周年紀念日。2001年9月11日8時46分,第一架飛機撞上紐約世貿中心大廈。 後「9·11」時代的美國確實發生了巨大變化。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第一時間宣佈美國對「恐怖主義」開戰。美國國會迅速批准美軍入侵阿富汗。2003年,美國又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入侵伊拉克並推翻薩達姆政權。 然而,在「9·11」紀念儀式的講話中,川普已經不再提撤軍的事。他說:「我們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擊敵人,並將繼續下去。」

黎巴嫩、以色列邊境短暫交火的背後

6 年前 / 0

黎巴嫩與以色列邊境地區2日恢復平靜,但雙方依然保持高度戒備。前一天,黎巴嫩真主黨與以色列政府軍短暫交火,不過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黎以邊境氣氛依然緊張,但現階段雙方不太可能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

英國首相詹森 下了步「脫歐」險棋

6 年前 / 0

英國首相詹森近來的日子不好過,圍繞「脫歐」走險棋讓他在內政外交上面臨重重壓力。 一時之間,唐寧街10號陷入政治、法律、外交多重困境,而導火線就是詹森的一招險棋:在「脫歐」緊要關頭讓議會休會。

印控喀什米爾現況追蹤
【專題】喀什米爾危機與印巴衝突

6 年前 / 0

8月5日,印度政府宣佈廢除憲法第370條,取消印控喀什米爾的自治權和特殊地位。印度當局4日午夜起在印控喀什米爾施行公共活動管制和通信管制,電話和網路服務中斷。在斯利那加,學校停課,商店關門,當局在街頭設立檢查站,限制民眾出行。媒體報導,施行這些措施旨在防止抗議活動。

第 69 頁,共 7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