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龍種與跳蚤:聞《血沃寶島》出版有感而做七言詩
《血沃寶島──中共台灣革命英烈》一書收錄了31位20世紀中葉在台灣投身隱蔽戰線,因遭國民黨破獲,終至被刑殺犧牲的先烈血史。引起我感慨的是「鮮為人知」這四個字,1950年代在台灣發生的白色恐怖,因著當時兩岸隔斷的形勢,在大陸鮮為人知是自然且當然的,該報導的記者所不知的是,這一頁革命血史,在台灣也是知者寥寥,甚且飽受扭曲。
台灣學者林孟蓉:媽祖文化印證兩岸同根同源
作為海峽兩岸最具影響力的「海上保護神」,媽祖一直是廣東、福建、台灣等沿海地區民眾共同信奉的神祗。林孟蓉表示,台灣早期經濟發展與媽祖信仰關係密切,商業組織與宮廟組織二合一。
建金廈大橋只是遲早的事 早被這兩人給決定
蓋金廈大橋只是遲早的事,關鍵只在政治問題,在毛澤東與蔣介石為對付美國「台灣獨立」陰謀的默契下,留下金馬作為中國內戰遺留的痕跡。這個格局,是民進黨當局選擇親美抗中也難以超克的格局,讓兩岸同屬一中的分斷問題,淪為在各議題中以打口水戰的方式自我消耗。
「攜手圓夢」兩岸交流活動 台灣統派無懼民進黨打壓發表堅定心聲
第二屆「攜手圓夢——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於6月7日在北京開幕舉行,多位台灣統派團體負責人和代表克服疫情,也無懼民進黨當局阻擾,親臨現場與會,也有多位統派代表以視訊方式線上參與。
在大陸打拚的台青:從蛋糕店開到食品公司、從外派到獨立創業
近來劉耕宏、王心凌、蕭敬騰等台灣藝人在大陸發展的消息,不時透過影音平台或台灣媒體報導讓大眾知曉,但除了藝人,更有許多台商、台青在大陸闖盪事業,並做出一番成績來。例如在陝西開蛋糕店做到食品公司的沈益昌,或原本外派到大陸,五年後決定獨立創業的黃潔如。
楊渡:不要當美國的炮灰
台灣要和平,要避戰,不挑事,不要上美國的當,不要變成另一個烏克蘭。即使困難重重,即使在美國的要挾下,國際局勢常常兩難,但在危疑中,更要力持平衡,維持兩岸和平現況,這才是領導者的最高智慧。不管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任誰執政都一樣。台灣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守護家園的和平,守護我們的孩子親人,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俄羅斯衛星社:美國戰略模糊政策從台灣轉移到大陸
近期,華盛頓顯然開始測試北京的「紅線」,似乎在營造對台政策的偶然性和混亂性。國務院網站先是拿掉有關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字句,拜登突然向記者們宣布台灣一旦發生軍事入侵,美國將提供保護。隨即,國務院很快又表示,對台政策沒有任何變化。但打台灣牌猶如與虎共舞般危險,將導致對台戰略模糊政策轉移到中國大陸。
陳映真「社會性質論」的四重意蘊和五重挑戰(下)
長期關注台灣左翼歷史的馬臻老師,依其閱讀陳映真全集時的所思所想,對陳映真的「社會性質論」整理出四重意蘊和五重挑戰,回顧陳映真探索台灣社會性質論的背景與其努力,並點出階級矛盾作為左翼立場與思想的核心,全世界左翼都面臨了階級矛盾表現形式與傳統馬列主義的經典定義有諸多不同的難題。而這正是陳映真「台灣社會性質論」中對社會核心矛盾最根本性的挑戰和困境,發人省思。兩岸犇報特轉載此文,以饗讀者,因篇幅因素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下篇。
陳映真「社會性質論」的四重意蘊和五重挑戰(上)
長期關注台灣左翼歷史的馬臻老師,依其閱讀陳映真全集時的所思所想,對陳映真的「社會性質論」整理出四重意蘊和五重挑戰,回顧陳映真探索台灣社會性質論的背景與其努力,並點出階級矛盾作為左翼立場與思想的核心,全世界左翼都面臨了階級矛盾表現形式與傳統馬列主義的經典定義有諸多不同的難題。而這正是陳映真「台灣社會性質論」中對社會核心矛盾最根本性的挑戰和困境,發人省思。兩岸犇報特轉載此文,以饗讀者,因篇幅因素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