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金門文史作家林馬騰:和平最可貴
林馬騰走路有點跛。44年前,兩岸尚在對峙時期,他曾被炮彈傷及。如今,帶著烽火歲月的留痕,他在金門烈嶼鄉這個曾經的戰地從事基層文史工作。年逾古稀的他說,和平最可貴,要讓台灣年輕人懂得歷史。
台灣遊客滯留高速公路 黑龍江交警護送脫困
14日因雨雪天氣導致路面結冰,由37名台灣遊客組成的旅遊團滯留在高速公路復興收費站,在黑龍江省寧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隊的護送引導下,台灣遊客目前已脫離困境,安全返台。
80餘名台灣青年在重慶探尋發展機遇
在「台灣青年菁英重慶行」活動中,80餘名台灣青年在重慶實地參訪考察,探尋合作發展機遇。 對於已在重慶創業5個月的陳郁臻來說,此次活動讓他對重慶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和體驗。
中醫走向國際 港台青年北漂追逐中醫夢
由中國推動在國際ISO認證成立的中醫藥技術委員會(ISO/TC249)目前已發佈45個中醫藥國際標準,中醫藥正快步融入國際醫藥體系,為全球人類健康貢獻一己之力。與此同時,也有港台青年來到北京追逐中醫夢。
兩岸攜手取得資格賽門票 邁向2020京奧的里程碑
2019年10月20日在風和日麗的台中舉行的亞錦賽四強決賽的銅牌戰,一路落後的中國大陸隊靠8局下絕地大反攻鯨吞6分,以8:6逆轉氣走韓國,繼中華台北後取得明年奧運最終資格賽的參賽權。明年春天在台灣舉行的6搶1奧運最終資格賽門票,兩岸勢必會有一隊可奪得2020東京奧運門票。所以,兩岸棒壇不妨坐下談,仿效去年亞運南北韓共組球隊的例子,用兩岸旗參賽。
讓內蒙古歌聲唱響台灣「小林平埔夜祭」
近年,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合作,大陸和台灣一直在互相學習。10多年來,大陸建立了完整的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但也面臨如何吸引年輕人、如何更好傳承等問題,這也是兩岸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共同思考。
大陸發布對台「26條措施」 促進兩岸經濟文化進一步合作
【編案】今日,在江蘇南京舉辦的2019年兩岸企業家峰會上發佈了「26條措施」,全稱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由中國大陸國務院台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2個有關部門共同推出,並與2018年2月發佈的「31條措施」一脈相承。陸媒《中國台灣網》為此連刊三篇評論,犇報特轉載報導。
20多家台企將參加第十屆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
福建省政府在新聞辦記者發佈會上表示,將於今年11月8日開幕的第十屆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暨第十二屆中國龍岩投資專案洽談會(簡稱「機博投洽會」),吸引了20多家台灣企業參加,並將舉辦一系列論壇、項目對接等配套活動。
平潭跨海大橋建成:北京連通新竹的高鐵線只差68海哩
9月底,隨著一段長17公尺、重473噸的鋼樑被精確固定到位,16.34公里長的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合龍,意味著中國大陸建成了世界最長跨海公路鐵路兩用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