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春天》報導文藝營 走入扶貧重地見證廢墟上的涅槃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舉辦為期六天的《兩岸春天》報導文藝營,兩岸師生用腳步親自走到基層,深入見證大陸脫貧攻堅的真實故事,也促進兩岸師生的交流與相互認識。主辦方表示活動圓滿結束,但並非停止,而是繼續播種,延續人間革命的火種。期待下次再見,又是「兩岸春天」。
7月17日,以「廢墟上的涅槃」為題的第一屆《兩岸春天》報導文藝營於雲南省昆明市開營。據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介紹,此活動有台灣作家、辜金良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藍博洲,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呂新雨,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吳國禎,人間出版社社長陳麗娜,以及來自暨南大學、清華大學、福建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大學的兩岸師生們共同參加。
台灣知名作家藍博洲在開幕致詞時,以「台灣人的祖國意識與孤兒意識」為主題,介紹台灣統左派的歷史與《兩岸春天》報導文藝營的源起。他表示,「兩岸」一詞是希望文藝營可以為兩岸交流做出思想上的貢獻;「春天」則是繼承自辜金良文化基金會的「文藝春天」活動。
藍博洲指出,文藝營的指向清晰,就是一個祖國的意識。希望通過文藝營內的兩岸交流,讓台灣青年認識大陸,也讓大陸的朋友能了解台灣。他表示,期望能夠延續辜金良先生的精神和《人間》雜誌的理想,為年輕人們創造一片園地,激勵他們走向更廣闊的社會。
在幾天活動中,營隊前往雲南魯甸縣走訪調研,魯甸縣屬昭通市管轄,距離昆明337公里,在沒有高鐵下驅車前往需5小時以上。魯甸作為雲南扶貧的重點地區,在2019年底實現高品質脫貧摘帽。參與活動的師生分成五個小組,參觀當地相關扶貧產業,並到居民家中與他們進行深入交流,瞭解大陸國家政策與地方群眾生活情況。
除了參訪行程,營隊中也舉辦題為「反思台灣歷史」的專題講座。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吳國禎老師在1970年代初在美國參加「保釣統一運動」,在講座中從台灣歷史出發,敘述台灣問題產生的重要歷史節點與事件,包括戰後東亞冷戰與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統治等問題。此外還有來自台灣的呂明純、黃琪椿、高維宏、張立本、潘妮妮等老師,分別就台灣歷史和東亞文化問題展開分享與討論。
為期六天的營隊在最後閉營式舉辦成果發表與閉營座談。在成果發表中,五個小組結合口述、文字、圖片及影片等方式,報告各自實地深入鄉村、訪問群眾的學習經歷和心得體會。兩岸師生用腳步親自走到基層,深入見證大陸脫貧攻堅的真實故事,也促進兩岸師生的交流與相互認識。
主辦方表示活動圓滿結束,但並非停止,而是繼續播種,延續人間革命的火種。期待下次再見,又是「兩岸春天」。
◎報導來源: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
【延伸閱讀】
‧ 挖掘被掩蓋的台灣人故事 陸媒獨家專訪台灣報導文學作家藍博洲
‧ 大陸牙醫產業需求增加 台灣人帶著口腔經驗赴陸發展
‧ 台灣女孩捨棄白領工作 去大陸鄉下養土雞
‧ 牛彈琴:王毅會見塔利班,籲與「東伊運」劃清界限
‧ 中國第56項世界遺產,為什麼是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