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專題】阿根廷大選分析:民眾求變促成親左翼總統大勝

By 犇報編輯部 / 2019-11-22 17:55:26 /
國際
拉丁美洲
摘要:

【編按】阿根廷親左翼總統候選人費南德斯贏得總統大選後,許多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大選結果體現出阿根廷民眾迫切求變的心理,費南德斯的主張受到選民歡迎。目前阿根廷經濟深陷困境,費南德斯的執政之路將挑戰重重。

xxx10月27日晚,費南德斯(中)在阿根廷布宜諾賽勒斯慶祝勝利。

阿根廷社會為何迫切求變?


近年來阿根廷經濟表現不盡如人意,連續的經濟衰退導致中產階級減少,失業率和貧困率增加。分析人士指出,民眾看到「自由市場派」政策未能奏效,期待下一屆政府能夠採取更為有效的政策,帶領阿根廷走出經濟困境。

新當選總統費南德斯認為,開放而不加管制的市場將加劇阿根廷經濟風險。他主張實行外匯管制,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力度,建立一套限制投機資本的法規。 此外,費南德斯還提出保護勞動者權益,維護阿根廷本土產業和中小企業的利益,反對公共服務漲價,力求民眾收入水準能夠穩步增長。

事實上,阿根廷民眾的不滿情緒主要與收入減少有關,而費南德斯的競選主張正是要恢復民眾的工資水準。當阿根廷民眾看到了現任政府奉行自由主義的弊端。雖然工商界普遍支援現任總統馬克里,但費南德斯得到了擁有更多人口基數的中下層民眾支援。

分析認為,費南德斯的經濟政策主張雖然帶有明顯的左翼色彩,但他絕非激進派,他可能會以一種溫和的方式限制投機資本對阿根廷的衝擊,希望讓阿根廷獲得真正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投資。

總而言之,費南德斯需要「做大經濟的蛋糕」,在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同時,給民眾帶來實惠。當下許多國際評級機構紛紛下調阿根廷信用評級,外國投資者因為潛在風險採取謹慎態度,阿根廷新政府需要設法恢復外界信心。

從阿根廷總統夫人到總統再到副總統
克莉絲蒂娜的傳奇人生


1953年,克莉絲蒂娜出生在阿根廷布宜諾賽勒斯省拉普拉塔市的一個普通家庭。1970年,她考入拉普拉塔國立大學學習法律。大學期間,克莉絲蒂娜結識了在同一所大學學習的基什內爾。兩人都深受阿根廷左翼思潮影響,同情底層民眾。1975年,克莉絲蒂娜與基什內爾結為夫婦。

1979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的克莉絲蒂娜跟隨丈夫回到家鄉、阿根廷南部的聖克魯斯省,開辦了一家律師事務所。1983年,克莉絲蒂娜初入政壇,6年後當選為聖克魯斯省眾議員。

在2003年基什內爾競選總統期間,克莉絲蒂娜利用積累多年的政治資源幫助丈夫競選,她優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為丈夫加分不少。最終,基什內爾當選總統,克莉絲蒂娜成為阿根廷第一夫人。克莉絲蒂娜不僅積極維護婦女與弱勢群體權益,還經常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出國訪問。

xxx新當選總統費南德斯(右)與克莉絲蒂娜(左)。

八年總統盡顯強人本色

基什內爾於2003年執政後,阿根廷經濟逐漸走出2001年爆發經濟危機後的低谷。不少阿根廷人都認為,基什內爾任期內實現經濟復甦,他的「首席顧問」克莉絲蒂娜功不可沒。2007年,以執政黨候選人身份參選的克莉絲蒂娜受到選民歡迎,毫無懸念地當選總統。

克莉絲蒂娜上台後延續了丈夫的理念,繼續推行「庇隆主義」政策。她主張政府對經濟實行干預,管控外匯和資本市場,提高民眾福利。8年總統任上,克莉絲蒂娜在外交方面頗為活躍,不僅幫助阿根廷爭取投資和發展機會,也提升了阿根廷的國際影響力。她力推改革,建立新的貨幣和金融體系,同時繼續投身慈善和福利事業,幫助窮人改善生活。

強勢回歸,續寫傳奇人生

今年5月,克莉絲蒂娜宣佈與費南德斯組成競選搭檔,自己競選副總統,費南德斯競選總統。競選期間,他們推出管控金融風險、保障公共服務、提高民眾福利的主張,很快贏得中下層民眾的支持。阿根廷輿論認為,克莉絲蒂娜作風強硬,為人溫和謙遜的費南德斯正好可以與她互補。

克莉絲蒂娜與費南德斯贏得大選勝利,為自己的傳奇人生再添一筆。阿根廷媒體將他們的勝利稱為「基什內爾主義」和「庇隆主義」的回歸。克莉絲蒂娜在勝選後的演講中說:「今天,費南德斯當選總統,他面臨巨大的責任和艱巨的任務,這一任務需要所有阿根廷人的參與、配合與支持。」她還呼籲現總統馬克里在卸任前能夠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緩解阿根廷目前惡劣的經濟形勢。

通脹率高、外匯儲備短缺、債務壓力大……阿根廷經濟再次陷入危機,克莉絲蒂娜和費南德斯面臨不小挑戰。阿根廷民眾期待他們能夠力挽狂瀾,帶領阿根廷走出經濟困境、實現復甦。

◎本文同步刊載《兩岸犇報》第214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