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
「我們太注重財富,卻忽略了幸福」「世界最窮總統」穆希卡逝世
烏拉圭前總統、以世界「最窮總統」而聞名的何塞‧穆希卡5月13日去世,享年89歲。何塞‧穆希卡以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奉獻、什麼是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精神。穆希卡離開了人世間,但他留下的精神遺產和深遠影響,將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
我不會離開,我仍在路上──紀念「世界最窮」總統何塞‧穆希卡,短文選譯
烏拉圭前總統、以世界「最窮總統」而聞名的何塞‧穆希卡(Jose Mujica)5月13日去世,享年89歲。 長期關注西方左翼資訊的習晚,摘錄翻譯穆希卡總統與語言學家喬姆斯基的對談錄,陳述行狀,作為紀念。「我不會離開,我仍在路上」,為穆希卡卸任總統時對國人致謝演說時說的話。
中美在拉丁美洲的博弈:「美洲增長倡議」與「一帶一路」倡議|海外通訊
值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拉丁美洲要求獨立自主的呼聲日益高漲,且面臨著與美國和中國關係的戰略平衡挑戰,但這並不是相互排斥的選擇。對拉丁美洲而言,中美是可以有效兼容,同時並存,並從各自的長處和優點為人類福祉作出貢獻的。本文為【門羅主義200年系列】的最後一篇。
中拉關係75年回顧與前瞻:從無足輕重到不可或缺|海外通訊
回顧中國與拉美國家關係75年來的發展,經歷從政治到經貿再到戰略的演變,現今更呈現多領域合作發展的趨勢。展望未來,中國將繼續在基建和經濟領域擔任重要角色,與拉美國家共同建設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門羅主義200年給拉丁美洲帶來什麼?|海外通訊
2023年12月2日是美國宣告「門羅主義」200周年,美國的干預和顛覆永遠不會停止。拉美和加勒比地區不應該成為美國的「後院」或「前院」。「門羅主義」已經成為過去,顯然已經過時!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人民而言,200年已經太久了,他們已經受夠了!
門羅主義200年:美國如何從偽孤立主義走向帝國主義(下)|海外通訊
「門羅主義」綜合了美國對拉美政策的歷史和政治糟粕,但隨著時代變遷,儘管美國可能展現友好態度,對拉美的控制將持續存在,並仍以本國利益為先,拉美不應抱有期待。美拉關係一直缺乏平等互利基礎,未來也不會改變,只有認清這一點,「門羅主義」才有從內部分化瓦解的可能。
門羅主義200年:美國如何從偽孤立主義走向帝國主義(上)|海外通訊
在美國提出「門羅主義」200周年之際,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撰寫系列文章,指出在「東升西降」之際,中美對待拉丁美洲的方式,呈現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現代化道路與思維方式。本文介紹美國「門羅主義」的來龍去脈與提出時的國際背景,因篇幅關係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上篇。
儲漁|讀詩與哲學的生活札記:英雄與殉道者的詩篇
本文作者儲漁感嘆,這前仆後繼、跨越種族與國界的慘烈犧牲,是啊!正是為了「共同建造一個更適合人居住的世界」。於是,數篇譯詩和附註,在悽愴,緬懷,敬仰與力求奮進諸般心緒交雜下誕生了!
全球南方現實主義而非道德主義的回歸,引發對西方強權的新批判|海外通訊
只要「全球南方」被排除在國際權力結構的核心之外,全球秩序仍是非民主化的現狀,「全球南方」就會是令人難以忽視的地緣政治群體,將成為變革的力量,挑戰大國政策的合法性。本文由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老師摘編翻譯,以饗讀者。
盧荻|「全球南方」有何寄望於中國?
全球南方國家長年深受美西方新自由主義主導的世界秩序所苦,開始尋求替代的秩序和發展道路,並寄望中國作為重塑世界秩序的可能力量。本文介紹全球南方對中國的需求,而中國又做了什麽作為呼應。本文原刊於《明報》,兩岸犇報經作者授權全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