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一周】 11/30-12/6

By 苦勞網 / 2019-12-09 11:12:31 /
社會運動
社運一周
工運
摘要: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態。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11/23-11/29
● 抗議同工不同酬 郵政產工八百人上街遊行
● 警消公務人員工時宣告違憲 民團籲總統候選人提改善政見
● 台北車站人力荒 站務員累做12小時還被客訴
●「一個不能少!」 RCA案246人結辯盼勝訴

抗議同工不同酬 郵政產工八百人上街遊行

xxx

「職務同等,一視同仁!」12月1日,郵政產業工會發起「待遇平等,不能再等」大遊行,抗議自2003年公司化以來同工不同酬的現象,由主管機關交通部出發至行政院遞交陳情書,呼籲放寬用人費率以廢除雙軌制度與低薪問題,保障基層郵工皆享有平等待遇。遊行共計約800人參加,包括郵工、眷屬,以及桃產總、空職工、台鐵產工、華航企工、貨運倉儲產工、時力立委參選人林佳瑋、勞動黨議員羅美文等人都前來聲援。

郵政產工表示,中華郵政自2003年公司化以來,人員進用制度大變,自此一共分為三類,一為改制後仍具公務員身分的「轉調人員」、二為改制後進來的「職階(從業)人員」、三則為「約僱人員」。產工理事長高培軒解釋,這三類人事是同工卻不同酬,包含起薪、加給、升遷、休假及各項權益都有差別待遇,比如職階人員相較於轉調人員,年薪的差距高達76,000元,相當於前者2.3個月的薪水,而這樣不公平的雙軌制度也造成許多郵工因低薪與缺乏保障而轉職。

產工副理事長陳廣志指出,中華郵政作為國營事業,受限於「用人費率」規定,其每年人事費用不得超過過去三年的平均值,但如果要促使職階與約僱人員與轉調人員同工同酬,行政院就必須放寬僵化的用人費率,除了將用人費率與營業收入脫鉤,用人費率也不應限制為近三年的平均值,才能讓中華郵政有足夠的資源。

郵政產工理事長高培軒感慨地說,即使出來發聲招致長官「關心」,大家不免心裡都有個「小警總」,但是看見許多工會夥伴前來支持,「我們不會是孤獨的」;他也舉七十年前因訴求「歸班」(正式僱用)與同工同酬,最後遭國家鎮壓的「郵電工人案」來勉勵會員,「那時候出來會被逮捕、監禁,那我們現在還怕什麼?」


警消公務人員工時宣告違憲 民團籲總統候選人提改善政見

xxx

大法官釋字第785號《公務人員訴訟權保障及外勤消防人員勤休方式與超勤補償案》出爐,宣告警察、消防員、法警的工時制度違憲。12月5日,警消與公務人員團體召開記者會,說明數十年畸型工時制度已造成基層公務員過勞、猝死,甚至有女性因超時工作而流產等問題,而消防員徐國堯5年前因呼籲改善工時遭免職,至今仍無法復職。隨著選舉將近,民團呼籲三黨總統候選人提出改善勞動條件的政策,並解決徐國堯免職案,保護公部門吹哨者不被打壓,落實公部門民主。

消權會理事長楊適瑋說明,在公部門缺乏明確工時規範下,地方縣市往往曲解法令來撙節人力成本,造成嚴重過勞與健康問題。此次785號釋字便彰顯了,長年以來國家對於基層公務員之生命安全與勞動條件保障上失職的問題;另外,徐國堯案則是封閉高壓的公務員體系是否擁有民主可能的指標;他也進一步強調基層公務員集體組織工會保障自身權益的必要性。

警工推代表王昱浩表示,公部門過於彈性的制度往往讓機關得以恣意擴張,以《警察勤務條例》為例,包含「酌量延長」、「遇有特殊情形得延長」、「特殊任務得變更原有連續八小時睡眠時間」等「例外狀況」常常發生,惡化勞動條件,此外,法警工會副秘書長廖明凱也無奈表示,法警血汗低薪的狀況數十年來相當嚴重,不僅猝死意外頻傳,女性法警甚至因而流產,且法警值班並不被承認為加班,時薪僅七十元,遠低於《勞基法》規範。

此次釋憲的申請人徐國堯,是因發起消防員工時訴訟、舉辦遊行,而在2014年遭到嚴重打壓、免職的消防員。徐國堯說,他的免職案是台灣近年來嚴重打壓基層公務員的案例,此次釋憲則代表了「公務人員也是人,也應該要有人權」,他表示,過去藍綠都曾承諾協助,卻再無下文,因此他呼籲此次總統候選人應該提出此案的解決辦法,進而揭示保障公務員言論自由、爭取權益的原則。

「超勤的工作時數奉獻給國家,只換來一張紙(嘉獎),國家感謝你。」消促會秘書長朱智宇說,關於超時服勤的補償,只有《公務員保障法》第23條規定,應該予以補休、加班費或者行政獎勵,然而,公部門為了要節省人力成本,警、消又害怕因爭取而遭調職與申誡打壓,往往上百個小時的超勤時數都只能淪為一張嘉獎。

另外他也指出,像在民間企業的勞工,《勞基法》有規定輪班間隔、最高加班時數、合理工時等最低保護原則,反而是由國家聘任的公務員完全沒有相關保障。對此,大法官也指出,不僅嘉獎與補休、加班費是完全不對等的,關於公務員服勤時數的合理上限、服勤與休假頻率、服勤日中連續休息最低時數等也都缺乏框架性的規範,侵害憲法所保障人民之服公職權與健康權,行政機關必須三年內檢討與修正。


台北車站人力荒 站務員累做12小時還被客訴

xxx

台鐵台北車站傳出人力不足,造成有員工要連續工作12小時,忙不過來還要遭受旅客大量客訴,12月5日,台鐵產業工會偕同台北車站的站務員和立委徐永明一同召開記者會,要求台鐵盡速補齊人力,解決員工過勞問題並滿足旅客需求。

台鐵產業工會近期接獲許多台北車站員工反映,車站內站務人員人力匱乏,包括服務台人員、剪收人員都心力交瘁,在售票窗口少、旅客多的情況下,員工常常工作時要憋尿,甚至累到賣錯票和找錯錢。

台鐵產業工會理事長、台北站服務中心人員王傑表示,台北站雖然有12個售票窗口,但因為人力荒,常常只開四個窗口,交接時間甚至只開一到兩個,導致旅客大排長龍,旅客投訴不斷。王傑說,2008年台北站有188位員工,今年卻減少到161人,台北站上下車旅客卻持續攀升到每年4,407萬人,人力根本應付不來。

王傑指出,跟高鐵的台北站比較,高鐵的服務台經常有3到5位正職人員,加上2位專人協助輪值電梯開關,台鐵的服務台卻常常只有一人值班,至多兩人,要同時做諮詢、推輪椅和開關電梯等業務,難以負荷。

在台北車站負責剪收票工作的劉姓員工表示,剪收人員除了要協助旅客進站和剪收,遇到愛心旅客等服務就必須暫離崗位服務,其中以地下三樓捷運正對面的台鐵入口最忙碌,令人心力交瘁,她甚至曾經被旅客罵到哭。她強調,人力補足才可以滿足旅客需求,否則努力工作還會被客訴,只會員工想離職。

台北站12號窗口的人員配置也出問題,王傑說,正常是配置兩人,但若有人請假,剩下一人就可能需要連續工作12小時,要同時負責修機器和服務旅客,質疑「人才如何留得住?」

立委徐永明表示,過去10年台鐵局編列500多億做為購買傾斜式列車、花東鐵路電氣化的預算,近日更編列466億預算購買城際列車,相關計畫預算合計近千億,可見台鐵有足夠預算用來補足人力。他強調,台鐵人力不只是涉及員工勞動條件,也有對消費者歧視的問題,呼籲台鐵除了買列車,也應改善台北站人力配置。

目前台鐵已承諾明年台北站增加18個名額,但王傑說,這僅是補齊今年離職轉調的人力,實際上並沒有增加,工會要求台北站應補足人力至215人,才能達到正常運作所需。


「一個不能少!」 RCA案246人結辯盼勝訴

xxx

台灣史上最大工傷案RCA案去年(2018)8月16日宣判,262名RCA員工及家屬獲賠5.1億元,其餘246人發回高院更審,12月5日,台北高等法院針對更審進行最後結辯。RCA員工關懷協會在法院外開記者會,協會理事長劉荷雲再次呼籲,希望法院判決剩下的會員都勝訴,「一個都不能少」!

RCA案去年在最高法院三審定讞,262人獲賠,另有246人發回更審,這246人中,有20名會員屬於「選定程序、死亡及罹病證明文件有疑義」,另外226人則屬法院認定「無外顯疾病、所罹疾病不符現有研究、或暴露時間過短」的C組會員,這也是本次開庭的辯論焦點。

RCA案義務律師團律師蔡雅瀅表示,本次開庭爭辯焦點在於RCA的污染對於「無外顯疾病、所罹疾病不符現有研究、或暴露時間過短」的C組會員的損害,律師團對此主張:所罹疾病與化學物質有無因果關係,不應侷限於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美國環保署(U.S.EPA)和美國疾病管制局(CDC)三個機構的研究結果,只要有醫學證據都該採認。

律師團也主張,C組會員並非真的健康,許多人都經歷各種病痛折磨,身體權與健康權均受到損害;RCA工廠使用很多有毒化學物質,造成226名C組會員中有至少101人次流產。律師團也強調,損害的概念不該侷限於肢體殘缺或器官衰竭等「巨觀」傷害,也應包含組織損傷、代謝紊亂、功能障礙等「微觀」損害。而RCA污染對尚未罹病員工造成巨大心理壓力,此種心理健康損害也應賠償。

蔡雅瀅表示,RCA案涵蓋了職業安全、公共衛生、人權保障等重大議題,期盼法院做出回應時代的正確判決。

「RCA關懷協會會員,一個不能少!」RCA關懷協會理事長劉荷雲表示,去年246人被發回更審,令她們非常失望,因為這些員工當年同樣受到RCA毒害,患有卵巢癌、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還有流產死胎等等,是員工揮之不去的夢魘,「誰來還我們公道?」她也說,多年過去,許多員工都有了兒孫輩,但她們仍要為了子孫的健康提心吊膽。

劉荷雲對現場會員打氣說,雖然有33位會員已經過世,但剩下的會員一定要跟一千多位還在訴訟中的會員(包含發回更審的246人和2017年提出訴訟的1,142名「二軍」)站在一起,「大家加油!」

RCA案義務律師團團長林永頌表示,去年判決確定後,奇異、RCA等四家公司都不願依照判決賠償,一再拖延,直到律師團對其在台資產進行假扣押,依法強制執行,奇異才願意給付5.1億元和利息,但RCA和Technicolor公司仍未付利息。他批評,這些公司寧可花大錢請專家證人到法庭辯護,也不願依照判決賠償,對這些公司強烈譴責,認為不該讓他們承攬國家工程。

台北地方法院12月27日將會一審宣判「二軍」訴訟的結果,至於「一軍」246人發回更審結果,則會在明年3月6日宣判。林永頌表示,期待兩者都能有好結果。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