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年輕人第一次體驗到了鄰里關係
這些年來,隨著附近的消失,我們越來越只關注「遠方的大事」,而忘記了自己身邊的世界。我們所居住的附近和鄰里,正在成為我們拋棄的東西。但上海這次疫情,讓很多人重新體驗到了附近的價值,重新體驗到了鄰里的價值,這也許是這次疫情,給都市人帶來的最大改變。我特別喜歡一位網友說的一句話:「我永遠不會感謝疫情,但我會想念這段鄰里互助共生的日子。」
◎來源|拾遺
上海疫情結束後,
應該拍一部電影《中國好鄰居》。
01
先從前幾天我講過的兩件事說起吧。
第一件:一位居家隔離的上海大爺,趴在窗口吸煙時,聽到樓上鄰居夫妻,在陽台上唉聲歎氣。大爺仔細一聽,原來樓上的夫妻,正在為無米下鍋而發愁,「哎,除非天上掉大米,不然這幾天要餓肚子了。」
沒想到天上真掉大米了,樓下抽煙的大爺,聽到他倆談話後,送了一袋米上來,足足有50斤。樓上夫妻驚喜不已,「大爺,多少錢啊?」
夫妻倆已做好準備,就算大爺坐地起價,要很多錢也無所謂。沒想到大爺說了一句:「不要錢不要錢,鄰里就應該互相幫助。」
夫妻和大爺雖是鄰居,但其實也是素不相識,以前從來沒打過招呼,所以聽到大爺這句話,兩人眼圈一下就紅了。
02
第二件:一位叫高捷的上海姑娘,她的正對門,住著一位96歲的阿婆。這次疫情蔓延,高捷所住社區也被封控了。她擔心對門阿婆生活艱難,就寫了張紙條貼在阿婆門上:
「阿婆:我是住對門的高小姐,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物資有什麼需求,可以給我打電話,我家還有一些儲備。」
對門阿婆收到資訊後,也寫了一張紙條,貼在了高捷的門上:「高小姐:謝謝你的關心,我們家物資儲備豐富,我女兒和我住在一起,可以照顧。你若有需要補充蔬菜,門口竹竿上掛著,隨意取。再次感謝你的關愛。」
阿婆把將自家儲備的蔬菜,都洗乾淨了,然後掛在兩家中間樓道上。
03
為什麼要從兩件事情說起呢?因為從上海這次疫情裡,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那種消失多年親密的鄰里關係,沒想到竟然在封城下的上海恢復了。
就像大V「三更雨」說的:「上海這次封控,產生了一個很多人意想不到的影響:那就是改變了鄰里關係。以前是關上門,就不知道隔壁和對門住了什麼人。同一棟樓的鄰居,電梯裡碰到都不認識,就是認識也不會打招呼,大家都是老死不相往來。但是在這次疫情隔離中,大家不僅互相有了聯繫,還互相幫助互相扶持,互相接濟食物和生活物資。
我媽我爸都說,一直都懷念小時候那種友好的鄰里關係,沒想到現在竟然在封城下的上海恢復了。」
確實如此,疫情隔離的這段時間,上海把「遠親不如近鄰」演繹到了極致。
04
有一期《十三邀》,對話的是人類學家項飆,項飚在這期節目裡,提出了一個概念——附近的消失。
什麼是附近的消失?所謂「附近」,就是以個人為圓心的周邊生活範圍。好比以前你住在一個社區裡面,你會知道隔幾條馬路有一個菜市場,轉幾個巷子藏著哪個好吃的蒼蠅館子,大爺大媽晚上會在哪兒跳廣場舞……
再比如,一個人用餐,以往不管是去飯店,還是自己下廚,都需要一連串附近關係才能完成,你得自己去菜市場買菜,你得跟別人討價還價……
往昔的人,在個人遇到很多難題時,也會求助於鄰里家人朋友,彼此間會有很深入的互動。這一切的交流、融合和互助,就構成了親密的「附近」。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特別是智慧手機的出現,附近開始慢慢消失了。
因為不需要互聯交流,通過微博我就可以瞭解天下事;因為不需要見面聊天,通過微信就可以遠端交談;因為不需要去菜市場買菜,點個外賣就可以送菜上門;
…………
一個人要實現生活所需,不再依賴附近的關係就可以實現,不再通過跟附近的人合作就可以實現,所以人們不再看重附近的情誼和責任,只關心家裡頭和遠方發生的大事,對「附近」越來越不關心或者無感,這就是「附近的消失」。
附近的消失,導致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缺乏同情和尊重,人變得越來越孤獨化、情緒化、極端化,彼此間越來越失去互相關照的能力。
05
但這次嚴重的疫情,大大「破壞」了基於網路的智慧化投送,大大「破壞」了基於網路的非附近合作,於是為了生活存續,疫情中的上海人,不得不重新拾起「附近」,不得不重新依靠鄰里關係,通過互相幫助互相扶持,互相接濟食物和生活物資,以攜手共度時艱共闖難關。
由於隔離,由於管控,居住在上海的市民,為了自救和救人,就回歸到了以前那種,最原始最真誠的鄰里互動模式。
06
這種鄰里互動,一開始只是出於同情。
比如獨居的爺爺奶奶,不會用智能手機,子女也不在身邊,社區工作人員也忙不過來,所以他們買不來米搶不到菜,家裡已經坐吃山空。
於是隔壁的鄰居,樓上樓下的鄰居,擔心他們生活困難,便開始關心他們,送他們食品,幫他們團菜,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
比如像「古小月」這樣的:「你們周圍有獨居老人的話,都問問老人,有的老人臉皮薄,不好意思說。剛剛團的蔬菜到了,我給樓上201獨居老夫妻送上去,阿姨差點跪下來,嚇死我了,前兩天我老公問她要不要菜,她應該是不好意思,說夠。然後我問她肉還夠嗎,她支支吾吾,我就懂了,下樓又拿了點肉和菜給她,給了兩斤絲瓜,兩斤黃瓜,一袋土豆,兩根白蘿蔔,幾根胡蘿蔔,兩斤五花肉,應該夠他們吃幾天了……」
這種同情,並不僅僅只發生在爺爺奶奶身上,也發生在其他遇到困難的人身上,包括外地人。
比如上面這位大叔,看到租自家房子的外地租客,好幾天買不到米買不到菜了,於是就做好飯菜,分成一份一份的,給每個租客送了過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次疫情中的上海市民,把這種設身處地的同情,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07
這種鄰里互動,後來演變成自發的以物易物。
一位上海姑娘被封控在家裡,閒來無事去陽台曬太陽時,發現樓下鄰居曬著好多香腸,這下可饞壞了這位姑娘。
姑娘家中有一些番茄,「這時候蔬菜也很寶貴呀。」於是姑娘就動了心思,想用自家番茄換鄰居的香腸。
姑娘把番茄裝在袋子裡,然後寫了一張小紙條:「親愛的鄰居,你好!我可以用2個番茄換1根香腸嗎?我已經饞了1天了……」
然後用衣服栓住袋子,把番茄吊到樓下。姑娘把袋子收上來的時候,高興得不得了,她原本只想換1根香腸,沒想到鄰居給了她3根。
上海網友「蝦米媽咪」說:「社區(第二次)封閉管理的第11天。今天,給樓上唐奶奶,送去一盒雞蛋兩份綠葉蔬菜,第一次封閉管理時,也給奶奶送過蔬菜,奶奶特地送來一壺油。樓道群裡有位阿姨想要點豆製品,我送出去一袋小白乾一袋小香乾,阿姨又送來兩盒午餐肉和蔥油麵……」
上海網友「唐藥片」說:「給了鄰居四瓶牛奶和兩顆獼猴桃,鄰居還回來若干牛肉乾一包餅乾和兩顆柳丁,社區裡缺食物的,缺牙膏沐浴露洗潔精嬰兒紙尿褲的,還有做菜切到手流血不止的,都在鄰居的幫助下解決了。以鄰里關係淡薄著稱的上海,疫情期間生動演繹了遠親不如近鄰。」
像這樣的以物易物,在上海比比皆是。
最有趣的以物易物,發生在上海電梯口,一位大哥把囤的可樂,放在了一樓電梯口,讓大家隨意取用。
一個鄰居用一瓶辣醬換走一瓶可樂,一個鄰居用一盒牛奶換走一瓶可樂,一個鄰居用一包泡面換走一瓶可樂,
…………
一個鄰居放了兩瓶啤酒,換走了那瓶辣醬;一個鄰居放了一些巧克力,換走了最後一瓶可樂。
上海的一位小姐姐,看到一些鄰居缺少食物,就把自己儲存的一些食物,放在小推車裡,再將小推車推到電梯口,讓有需要的鄰居自行拿取。
於是以物易物大行動開始了,「我有一袋鍋巴一袋山楂一桶泡麵,等會放下去,瞅瞅可有我家娃能吃的。」
「我放一袋哈爾濱紅腸,要吃的趕緊拿走。」
…………
為了不讓自己佔便宜,很多人都是以多換少。所以經過6小時大交換後,開始的一推車食品,最後變成了三推車。
08
這鄰里互動,最後甚至昇華成了守望相助。
比如記者徐懿行舉過一個例子:一位獨居老人患有尿毒癥,需要做血透,必須去醫院,這個很難辦,得一個關卡一個關卡去協調。
於是鄰居們開始了接力大行動,出不了社區,有鄰居趕緊聯繫居委會,開條子讓他出門。
獨居老人沒有車,有鄰居趕緊找車,居委會沒找到,街道也沒找到,就給老人叫了網約車。
老人住在浦東,但醫院在浦西,浦東浦西分區防控,網約車是從浦東來的,到了浦西就不能開了,到了交界的地方必須換車,有鄰居趕緊站出來,叫了一個浦西的網約車,
…………
在網友們守望相助下,老人最後成功做了血透。
09
這次上海疫情,讓很多從來沒體驗過鄰里關係的年輕人,第一次體驗到了鄰里關係。
網友「還想吃蛋撻啊」說:「以前住一棟樓裡,大家互不認識,現在因為一塊核酸拿菜,見面都點頭打招呼了。」
網友「宇宙中什麼不是暫時」說:「我這種內向宅人,都開始加社區群了。」
網友「雁子略略略」說:「經過這一輪疫情,上海居民鄰里關係有了顯著的提升,而我認識的鄰居人數,也實現了0的突破。」
…………
10
大V「知書少年果麥麥」,在微博上寫了一段感受,這段感受我特別心有戚戚。
他說他們這一代年輕人,其實很難體會什麼叫「遠親不如近鄰」,「你要問我,隔壁住的是什麼樣的人,多半是答不上來的。但這半個月下來,突然就感受到了。進了五六個樓裡的群,原意只是怕錯過核酸的提前通知,從不在群裡說話。那天實在沒有調料了,怯怯地在群裡問了句:誰家還有多餘的油和鹽嗎?沒想到五分鐘不到,收到了一堆回應:『我家還有,放門口你等會兒來取?』『我們還有一包沒拆的。』『已經開過家庭會議啦!這半瓶油給你吧。』
…………
如果不是這波疫情,有些事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對面的奶奶,看起來很嚴肅,但說起話很和藹;樓下的阿姨唱歌原來很好聽;樓上住的是位退休老師,總是很熱心地參與志願者工作;
…………
這次仿佛突然看到了很多具體的附近,很具體的生活。他們不再是電梯裡,見到的一張張空白冷漠的臉,而是具體而鮮活的人。」
這些年來,隨著附近的消失,我們越來越只關注「遠方的大事」,而忘記了自己身邊的世界。我們所居住的附近和鄰里,正在成為我們拋棄的東西。
但上海這次疫情,讓很多人重新體驗到了附近的價值,重新體驗到了鄰里的價值,這也許是這次疫情,給都市人帶來的最大改變。
我特別喜歡一位網友說的一句話:「我永遠不會感謝疫情,但我會想念這段鄰里互助共生的日子。」
這場疫情終究會過去會消逝,但我相信渡過難關的上海人民,一定會永遠記得這段鄰里相助的溫暖時光。
【微信公眾號搬運工】兩岸從過去的隔絕對峙,逐漸走向和平往來,然而兩岸資訊因傳播媒介、傳播文化等差異,讓兩岸社會的資訊並不如想像中流通。犇報「微信公眾號搬運工」將微信上新奇有趣的公眾號資訊,以轉載的方式分享給台灣民眾,有興趣的朋友可關注相關公眾號,持續追蹤最新資訊。
◎轉載|上海疫情,年轻人第一次体验到了邻里关系
◎來源|拾遺
◎本文經拾遺授權轉載
【您可能有興趣】
‧ 我在上海方艙住了11天,看到魔幻人間
‧ 上海疫情:根據初步篩查結果劃定第一批三區名單
‧ 方艙醫院如萬人社區 患者苦中作樂跳廣場舞、打太極
‧ 塔子湖方艙醫院全記錄 陸網友圖文並茂介紹方艙生活
‧ 應對疫情 在上海的台企進入「封閉生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