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最北村莊」在「找北」中走向振興

By 犇報編輯部 / 2019-05-10 11:06:41 /
摘要:

多少年來,「靠山吃山」是「最北村莊」人們的生活準則。隨著林區停伐,這裡的人們開始尋找轉型的路。大森林、大界江、大冰雪,這些當地人以前所忽略的、成為眾多遊客前來「找北」的目標。

xxx北極村美景。(新華社圖片)

中國大陸版圖最北端,一條黑龍江串起了黑龍江省漠河市北極鎮洛古河村、北極村、北紅村。

「過去上山『趕套子』的,得是好勞力才行。」在自家院子裡,70歲的北極村村民孫洪柱一邊餵著馬,一邊回憶起趕馬車上山拉木頭的日子。現在這匹馬,已經是家裡的第四代了。

採木頭只能在冬季進行,山上搭個簡易棚子,人住在棚子裡,鋪下滿是冰雪——這是中國最北三個村莊許多「老把勢」的共同記憶。

在北紅村,沒有自來水、限時供電的日子,村民張福順記憶猶新:「全村就靠一台柴油機發電,每天只有四個多小時供電,只有過年才全天供電。」

多少年來,「靠山吃山」是「最北村莊」人們的生活準則。隨著林區停伐,這裡的人們開始尋找轉型的路。

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大森林、大界江、大冰雪,這些當地人以前所忽略的、成為眾多遊客前來「找北」的目標。

「頭兩代馬上山『趕套子』,後兩代下山『拉扒犁』。」孫洪柱說,自打村裡發展起旅遊業,「馬拉扒犁」成為許多遊客喜愛的旅遊專案,一個馬扒犁一冬的收入可達一萬元人民幣左右。早已不上山的馬,有了新用途。

如今走在三個村莊的街頭,到處都能看到家庭旅館、農家樂等。許多像孫洪柱一樣的採伐者,成了農家樂的經營者。

雖都處於中國最北端,但三個「最北村莊」特點不一。洛古河村,有著百年村莊的原生態景觀;北極村,是「最北」元素的集聚地;北紅村,獨具俄羅斯民族風情。

冬季的雪圈、冬捕,夏季的遊艇、民俗表演……「最北村莊」不斷探索著更加豐富的旅遊專案,古老村落也在開放過程中與外部世界悄然「碰撞」。

「點上些香油,湯更有滋味。」一邊說,洛古河村家庭賓館經營者於樂水向剛做好的一鍋湯裡倒上香油,端上了客人的桌。

如今的嫺熟,來自經營路上的不斷學習總結。

「最開始啥也不懂。」於樂水說,有南方來的客人,口味較清淡,菜怎麼做人家都說鹹,「後來我乾脆不放鹽了,人家說正好。」

面對逐漸興起的旅遊市場,如何規範經營,贏得遊客信任?在「最北村莊」,家庭旅館協會、馬扒犁協會等村民自治的行業協會承擔起了責任。

在洛古河村的一處廣場,停放著數台遊艇。「以前惡性競爭,市場混亂。現在有了協會,市場規範了,遊客體驗更好,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村遊艇協會負責人朱豔萍說。

「最北村莊」的日新月異也在吸引著更多的人才回鄉。在北紅村,山東大學在讀博士生冉凡勝回到家鄉,開了一家旅館。

「我從最開始的兩個炕,發展到有20多個房間了。」冉凡勝說,他計畫在畢業後先回村經營好旅館,並帶動村民一同致富。

在北極村旅館經營者丁莉娟看來,家鄉最大的變化還是人的變化。「人們的淳樸勁兒沒變,但更有精氣神兒了。」丁莉娟說。

這股子「精氣神兒」也在洛古河村的廣場上延續著。「我們現在跳廣場舞比人家上班都準時。」村民劉豔敏半開玩笑地說,「以前哪有這個心思,現在生活改善了,我們也想找找樂了。」

◎新華社哈爾濱訊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