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西北沙漠「穿綠衣」 給全球乾旱區生態治理提供經驗

By 犇報編輯部 / 2019-09-30 14:15:25 /
摘要:

在中國大陸西北地方,這樣的科技治沙探索屢見不鮮。地處西北的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仍然是中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生態災害最嚴重、生態治理最艱巨的地區,給沙漠穿上綠衣,遠離乾旱、風沙、貧困,是縈繞在西北人心頭的夢想。

xxx生態水滋養著新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兩岸的胡楊,阻止了塔克拉瑪幹與庫姆塔格兩大沙漠合攏。(圖/新華社)

經過一場暴風雨「洗禮」,寧夏鹽池縣沙泉灣荒漠化綜合治理示範專案區到處鬱鬱蔥蔥。北京林業大學水保學院研究生劉靚來到毛烏素沙漠裡的試驗田查看,他驚喜地發現,草方格+荒漠藻+沙蒿膠的新型技術組合,使沙地土壤快速凝結,風吹不起沙。

在中國大陸西北地方,這樣的科技治沙探索屢見不鮮。地處西北的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仍然是中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生態災害最嚴重、生態治理最艱巨的地區,給沙漠穿上綠衣,遠離乾旱、風沙、貧困,是縈繞在西北人心頭的夢想。

青海省大部分是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沙化土地面積達1.87億畝。通過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結合大力增綠,青海5年來造林1275.7萬畝。從青海東部湟水谷地到西部柴達木戈壁,從北部祁連山麓到南部雪域江源,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不斷提速。

「沙漠之城」——陝西省榆林市如今幾乎找不到一塊荒沙地,仔細看榆林市的衛星遙感圖片會發現,一整片黃色逐漸被綠意浸染,中國大陸首條沙漠高速公路在這裡16年暢行無阻。2000年這裡的沙塵暴天數高達40天,近5年幾乎再也沒有發生過。

在甘肅省祁連山腹地,搬離保護區的村莊很快掩沒在高高的青草中,以前的房子已經看不出來了。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研究成果顯示,祁連山區氣候暖濕化趨勢顯著,變暖幅度為每10年0.35攝氏度,年均降水增加幅度為每10年14.7毫米。暖濕氣候為生態恢復創造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對西北地方增綠產生積極影響。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大陸西北的增綠行動取得了顯而易見的效果。「包括西北、華北、東北在內的中國大陸三北地區增綠,大大增強了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從1978年到2018年三北造林總固碳量達23.2億噸,相當於同期中國大陸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23%。」三北防護林建設局副局長嶽太青說,這些地區已進入增綠、增質、增效的新階段。

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從人沙相爭到人沙和諧共生,從防沙治沙到治沙與治窮並舉,中國不斷找尋應對荒漠化和氣候變化的睿智且行之有效的方式,生態系統從惡性循環向良性迴圈加速轉化,憑藉這些努力和成就,「中國方案」給全球旱區生態治理提供了樣板。

西北地方很多地方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隨著寒冷乾旱的西北地方出現暖濕的新趨勢,綠洲生態不斷擴展,人類發展空間不斷擴大,生態產業不斷豐富,「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牧歌圖正徐徐展開。西北地方草原遊、沙漠遊十分火爆,核桃、紅棗、花椒、蘋果等林下經濟蓬勃發展,加之各種利於農牧民發展的補貼不斷增加,西北地方逐漸走出了一條不砍樹也能致富的新路。

2006年至今,寧夏農林科學院已承辦30期荒漠化防治、水土保持、應對氣候變化等相關領域培訓班,來自2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府官員、科研人員等參加培訓,累計受訓人數達400多名。很多前來「取經」的外國學員在系統學習中國防沙治沙技術之後表示,學到了有用的知識和經驗,可以用在他們國家的治沙和防沙領域。

不僅是技術輸出,中國大陸西北地方不斷湧現的「治沙英雄」,創造了一個個綠色奇跡,改變了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破壞—發展—破壞」的形象,感動著整個世界。

寧夏靈武市白芨灘林場的「人民楷模」王有德與同伴用40年的時間治沙造林63萬畝,控制流沙近百萬畝,讓沙漠從黃河東側後退了20公里;甘肅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的「時代楷模」八步沙「六老漢」不但把自己「埋」進沙漠,還立下了父死子繼的誓約,帶領周圍的人們封沙育林37萬畝、植樹4000萬株,形成了牢固的綠色防護帶;陝西定邊縣的「治沙英雄」石光銀在沙海裡摸爬滾打40年,帶頭成立中國第一個股份制農民治沙公司,並通過「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走出一條集荒沙治理、休閒旅遊、苗木培育、畜牧養殖等產業於一體的發展之路……

曾經來中國大陸參加防沙治沙培訓的蘇丹學員薩米婭·穆罕默德說:「土地沙化很難戰勝,來中國後,我發現防沙治沙最關鍵的還是人們有強大的意志與願望,這種精神很好地體現在中國人身上,令我很受鼓舞。」

有耐心,有定力,從一棵樹可以變成一片海,交織在一起的乾旱、風沙、貧困終究能破解。在一批「治沙英雄」的感召下,中國大陸西北各地造林治沙大戶不斷湧現,也極大喚醒了公眾的綠色文明意識,形成了增綠的強大合力,向沙漠進軍、「沙裡淘金」從夢想變成現實。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院研究員劉紀遠說:「西北地方沙化土地治理、黃土高原的退耕還林和三江源恢復治理工程讓中國的生態保護在國際上樹立了形象標杆,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做出顯著貢獻。」

◎新華社銀川訊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