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當代中國」 / 「科技 IN TOUCH」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晨昏軌道氣象衛星 天氣預報精確度將提升
全球首顆民用晨昏軌道氣象衛星發射成功,將補上全球天氣預報觀測資料的「最後一塊拼圖」,使南北半球預報精度提高2%至3%,洲際尺度的區域預報精度提高2%至10%。
5日7點28分,金色巨焰騰起,全球首顆民用晨昏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三號E星」搭乘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風雲三號E星氣象衛星將與在軌的風雲三號C星和D星組網運行,使中國成為國際上唯一同時擁有晨昏、上午、下午三條軌道氣象衛星組網觀測能力的國家。
新軌道 補上「最後一塊拼圖」
一般來說,極軌氣象衛星的首要任務是為數值天氣預報提供觀測資料。與美歐相同,中國現有極軌氣象衛星觀測時間均集中在上午10時、下午2時左右。每6小時觀測同化時間窗內,全球總有2至3條軌道處於衛星觀測空白區,無法提供全球覆蓋的初始觀測。
「E星將補上全球數值天氣預報觀測資料的『最後一塊拼圖』。」 中國氣象局風雲氣象衛星工程總設計師楊軍說,上午、下午和晨昏衛星三星組網後,每6小時可為數值預報提供一次完整全球覆蓋資料,能有效提高和改進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的精度和時效。
專家預測,這可能使南北半球預報精度提高2%至3%,洲際尺度的區域預報精度提高2%至10%。
此外,同上午衛星和下午衛星相比,晨昏軌道衛星觀測時太陽高度角低,地形和雲頂高度的幾何特徵更為明顯。
「利用這種優勢,E星可以在晨霧、颱風、強對流監測和分析中開展獨特應用。」楊軍說,「今後我們可以在晨霧產生時刻就進行監測,有助於為交通提供更及時有效的指引。」
新技術 實現多個「首次」
作為一顆「創新星」,風雲三號E星有效載荷多、活動部件多、定量化要求高……在技術上實現多個「首次」。
風雲三號E星總設計師王金華介紹說:「E星裝載的中解析度光譜成像儀新增大幅寬、高靈敏微光成像通道,動態範圍達到7個數量級,是中國最先進的定量化全球微光探測儀器,在軌應用後可實現大氣、陸地、海洋參量的高精度定量反演,大幅提高監測精度。」
此次E星搭載國內首個雙頻雙極化風場測量雷達,可獲取全球海洋表面風速、風向等風場資訊,並實現對海面風場高精度、大動態、高解析度測量,也可測量海冰、土壤濕度、植被等地表物理特性。
「船舶、海水浮標、沿岸海洋觀測站等傳統觀測手段不僅成本高昂,而且無法保證時間和空間上的連續性。」王金華說,衛星監測可幫助獲取更加精確的海洋風場數據,為氣候變化研究、海洋航運、海洋工程等提供參考。
同時,E星還在國內首次實現全能譜太陽觀測,通過3台不同載荷分別從光譜、成像、輻射總量等側面對太陽進行全方位同步觀測,將為科學家理解地球氣候和天氣變化原因提供更加全面的資料。
新起點 推動多領域應用
專家表示,風雲三號E星的成功發射和在軌運行將提升中國在氣象預報預測、應對氣候變化、環境生態監測、空間天氣預警等應用層面的能力,完善中國現有氣象業務觀測體系,同時使中國在業務上形成同歐美衛星的等價互補之勢。
「依託E星獨特的全球觀測資料,中國可以同世界其他氣象發達國家和地區開展技術合作交流,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國際氣象事務中的話語權與影響力。」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風雲三號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張鵬說。
組網觀測後,包含E星在內的風雲三號衛星可用於開展大範圍植被、陸表溫度等參數定量反演以及水體、積雪、熱異常點等地物目標識別工作,為乾旱、洪澇、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風險與應急監測提供數據支撐。
同時,E星新增的城市背景燈光合成、洋面風、雲區溫濕度廓線等遙感產品,將在社會經濟、海洋動力、大氣探測等研究領域有所應用。
【延伸閱讀】
‧ 從中國新冠疫苗研發過程,窺探中國國運還能持續多久?
‧ 中國空間站航天員首次出艙!身穿自主研發「飛天」航天服
‧ 中國空間站的機械臂有多厲害?
‧ 2800公里!北京到新疆高速公路全線正式通車!
‧ 世界第二大!讓中國實現「西電東送」的白鶴灘水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