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學家研究大熊貓「第六指」化石,有新發現!

By 犇報編輯部 / 2022-07-05 12:21:57 /
考古
摘要:

中美科學家通過對雲南昭通盆地水塘壩大熊貓祖先——「始熊貓」化石進行研究,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600萬至700萬年前的始熊貓已具有「第六指」,大熊貓偏愛吃竹子的歷史至少已有600萬年。而一直到現代,大熊貓的「第六指」並沒有進一步增大。看到此消息報導,網友紛紛表示漲知識,戲稱熊貓身為吃貨,為吃進行演化也是拚了。

xxx雲南昭通水塘壩大熊貓祖先的生態復原圖。圖片來源:新華社,Mauricio Antón繪,昭通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提供

中美科學家通過研究早期大熊貓的「第六指」化石發現,大熊貓偏愛吃竹子的歷史至少已有600萬年。該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報告》上。

與其他哺乳動物前肢有五根手指不同,大熊貓還有「第六指」,那就是在其手掌前端的一個增大的手腕部骨骼——「橈側籽骨」。它就像一根多出來的「拇指」,讓大熊貓的手掌得以形成對握、抓住竹子。

通過對雲南昭通盆地水塘壩大熊貓祖先——「始熊貓」化石進行研究,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600萬至700萬年前的始熊貓已具有「第六指」,而一直到現代,大熊貓的「第六指」並沒有進一步增大。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吉學平介紹,大熊貓是熊科中的特殊成員,已演變成一種專注的植食性動物。它們用牙齒撕裂竹竿時,緊緊抓住竹竿是「第六指」最主要的功能。

xxx大熊貓抓握和咀嚼竹子。圖片來源:新華社,Sharon Fisher攝,王曉鳴供圖

研究成果顯示:大熊貓的「第六指」不像人類拇指能獨立運動,它通過固定關節,與第一掌骨和舟月骨形成複合體,再與其他掌骨聯動。雖然是被動抓握,但已足夠為大熊貓提供吃竹子所需的抓握力。

「大熊貓並沒有演化出一個更長的橈側籽骨,而是始終保留著小而扁的簡陋結構,就像專門為抓握竹子設計,以防止竹子從手中滑落。」吉學平說。

xxx大熊貓(B, D, E)、原始熊類(A)和人類(C)手部的對比。圖片來源:新華社,王曉鳴供圖

專家表示,增大的橈側籽骨是大熊貓對吃竹子的適應性進化。而「第六指」之所以沒有進一步伸長,是為兼顧抓握竹竿和承擔體重的功能,避免過大的橈側籽骨對行走造成干擾。「因此『第六指』進化得不長不短,正合適。」吉學平說。

xxx大熊貓(A, C)和雲南昭通大熊貓化石(B, D)「第六指」的解剖結構。圖片來源:新華社,王曉鳴供圖

該研究由中國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美國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共同完成。看到此消息報導,網友紛紛表示漲知識,戲稱熊貓身為吃貨,為吃進行演化也是拚了。

◎來源|新華視點
◎兩岸犇報編輯|歐達善

【您可能有興趣】
「三星堆這樣的考古新發現,迫使考古學家保持謙虛」
三星堆重大發現!祭祀坑為商代晚期距今約3200年
超過1億隻!雲南金平出現「蝴蝶大爆發」奇景
大陸的野生大熊貓被降級了……
2019中國古生物學十大發現 包含世界首例大熊貓古基因組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