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背後的政治經濟:歐洲製造業遭遇美國「釜底抽薪」

摘要:

歐洲製造業當前面臨的能源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美國攪局破壞的結果,美國制定《通脹削減法案》等單邊主義產業政策,發起不公平競爭的方式,對歐洲製造業又進行了一次「釜底抽薪」。


◎作者|董一凡(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
◎本文原刊於《瞭望》2023年第16期

xxx位於德國施瓦茨海德的巴斯夫公司的化工廠(2023年2月24日攝)。圖源:新華社&路透社

製造業是歐洲各國經濟競爭力的核心、國家財稅和福利政策的基礎性支撐。近三年來,歐盟製造業不僅接連受到新冠疫情和供應鏈緊張的衝擊,還因烏克蘭危機遭遇了能源困境,尤其是後者,極大抬升了歐盟製造業的成本,給其帶來了生死攸關的挑戰。

歐洲製造業當前面臨的能源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美國攪局破壞的結果,而美國制定《通脹削減法案》等單邊主義產業政策,則是以發起不公平競爭的方式,對歐洲製造業又進行了一次「釜底抽薪」。

歐洲製造業將何去何從?目前來看,歐盟能源政策的方向及其應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搖擺態度,將導致其很難應對工業競爭力下滑的衝擊。

1

美國視俄歐能源合作為心腹大患


自西方主要工業國家的能源基礎轉向石油以來,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匱乏的歐洲在化石能源領域的對外依存度一直非常高。俄羅斯方面,其主要經濟支柱之一則是油氣出口。由於產業結構互補、地緣相近、經濟合作成本較低,多年以來俄羅斯一直是歐盟最大的能源來源國,這種合作使俄歐之間形成了「技術出口-能源出口」循環體系以及事實上的經濟共生關係。

數十年來,俄歐之間修建了密集的油氣管道。對於歐洲來說,俄羅斯能源在成本、供應穩定性方面較中東、非洲等地的能源具有明顯優勢,這也為歐洲製造業保持較強國際競爭力提供了重要支撐。德國經濟界曾將經濟全球化和俄羅斯廉價能源視為其製造業數十年保持成功的兩大支柱。

然而,出於遏制俄羅斯、維護霸權、控制歐洲、拓展本國能源出口市場等多重戰略考量,美國一直將俄歐之間的能源合作和經濟共生關係視為心腹大患。

冷戰期間,美國政府就多次試圖阻遏歐洲國家與蘇聯的能源合作。川普政府時期,美國對外政策的「本國優先」色彩更加明顯,曾經公開抨擊和阻撓「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美國國會還制定多項制裁法案逼迫歐洲企業放棄項目建設。當時歐洲已有不少分析認為,這是美國為本國頁岩油氣利益集團爭奪歐洲市場的動作。

2
歐盟能源成本急劇上升


烏克蘭危機發生後,在美國的戰略裹挾下,歐盟的地緣安全觀和反俄「政治正確」完全壓倒了其能源安全觀。歐俄能源關係在雙方制裁與反制的相互撕扯之下,逐漸形成「脫鉤」態勢。

俄羅斯空出的市場則迅速被美國等國的能源所填補。

2022年3月,歐盟與美國達成液化氣增加供應協議,美國承諾2022年底向歐盟多供應150億立方米液化氣。截至2022年12月,俄羅斯對歐天然氣出口量同比減少近800億立方米,美國液化氣出口量則高達554億立方米,為2021年同期的2.5倍,占歐盟天然氣進口比重從6.3%躍升至16%。

石油方面,2022年12月美國也取代俄羅斯成為歐盟第一大石油來源國,占歐盟當月石油進口量的18%。

遠渡重洋而來的美國油氣並沒有給歐洲帶來「安全與自由」,而是趁著戰火蔓延和歐洲能源危機大肆收割「安全溢價」。

法國總統馬克宏曾經公開抨擊美國對歐售氣價格是本土氣價的3~4倍,指出趁火打劫遠非「盟友所為」。油價方面,截至2022年12月,美國德克薩斯原油與俄羅斯烏拉爾原油每桶價差已從2022年2月的2.97美元升至36.7美元。

在此背景下,歐盟能源成本急劇上升。在2022年歐盟石油、天然氣進口量總體與2021年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能源產品進口額從3903億歐元飆升至8337億歐元,亦造成一貫保持高貿易盈餘的歐盟出現了4312億歐元貿易逆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算,2022年歐洲天然氣和電力的批發價格飆升了近15倍,致使歐元區通貨膨脹率屢屢突破歷史高位。

xxx工人在英國麥克爾斯菲爾德一間絲綢工廠內工作(2022年8月11日攝)圖源:瞭望,李穎 攝

3
永久損害歐洲競爭力


天然氣是當代歐洲工業的能源支柱,它不僅是比煤炭清潔的燃料,同時也是化工等產業的重要原材料,如氨或氨肥均從天然氣中轉化。天然氣供應短缺或價格上漲,將帶來歐洲製造業原材料緊缺、生產成本飆升,導致諸多工廠特別是能源密集型行業的工廠出現減產或停產現象。2022年,昂貴的天然氣價格令歐洲製造業哀鴻一片,近半數鋁、鋅冶煉廠被迫關閉,十分之一粗鋼產能被迫閒置,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關閉路德維希港化工廠的決定更是震驚了整個產業界。

烏克蘭危機發生後不久,歐盟確立了在2027年前徹底擺脫對俄羅斯化石燃料依賴的目標。從中長期來看,與俄羅斯逐步「斷氣」的決定很可能使歐洲步入能源供應和能源價格更不穩定的時期。

俄羅斯曾每年向歐盟出口超1500億立方米天然氣。要尋找替代供應源,歐盟將不得不選擇一條艱難且昂貴的能源供給道路——由於阿爾及利亞、挪威等歐盟周邊天然氣產地增產潛力有限,歐盟將不得不選擇每年進口近千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來彌補缺口。

與管道氣的長期合作模式不同,液化氣更多需要通過價高者得的方式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上競購,這將抬升歐洲的相關成本。尤其是,近年來亞太地區的經濟增長已帶動該地區成為與歐洲旗鼓相當的實力買家,這將使歐洲以收集現貨的方式來彌補長期合作缺口的壓力更大。

此外,進口液化天然氣需要大量投資液化氣接收站、再氣化設施、儲氣站、液化氣運輸船等基礎設施和運輸工具,這不僅意味著短期內難以將液化氣現貨轉化為實際供應,更意味著這些投入將進一步推升歐洲製造業的用氣成本。還有一個問題是,美國有計劃地向歐洲推銷液化天然氣的同時,並不著力於為液化氣降價,它希望靠昂貴的出口價格牟利並使歐洲能源短缺的局面長期持續。由此看來,歐洲天然氣供給的穩定性和價格都很難回到從前了,這將對歐洲工業在世界上的優勢地位造成毀滅性打擊。

國際能源署的報告指出,歐盟能在2022年熬過冬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遇到了暖冬、進口了相當規模的俄羅斯天然氣以及盡早動用了儲存能力等,而隨著歐俄能源合作關係進一步走弱,2023年歐盟將面臨3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短缺。

國際能源署總裁比羅爾則警告稱,歐盟在2023年10月前很難將天然氣儲備提升至其總儲量規模的65%,同時,歐盟當前的天然氣價格仍是俄供應削減前的2~3倍、美國天然氣價格的7倍,顯示了歐洲經濟仍將在能源成本方面負重前行。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認為,天然氣短缺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歐洲能源密集型產業長期減產或關閉,持續的能源成本劣勢將使歐洲產品競爭力下降,企業推動部分中間產品進口替代將造成全球產業鏈的「去歐洲化」並永久損害歐洲的競爭力。

4
「成為美國產業的一部分」


能源短缺和高成本給歐洲製造業帶來致命性打擊後,部分企業或將無法生產,或將無利可圖,等待它們的只有兩種結局:破產關門或向成本更低的地方遷移。對美國來說,出於「再工業化」的需要,也希望歐洲工業為美國經濟「作出貢獻」。

美國以相對較低的能源價格吸引歐洲工業的情況正在發生: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表示將「永久性削減」歐洲產能,起初將260億歐元投資額中的15%投向美國,隨後追加至27%,後來又再次追加至43%;全球第二大、歐洲最大的鋼鐵企業安賽樂米塔爾,在關閉了兩座德國工廠和一座西班牙工廠後,將產能轉移至德克薩斯;荷蘭化肥巨頭OCI,在德克薩斯博蒙特新建了化工廠並大幅削減歐洲產能……德國《商報》報導稱,僅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就吸引了60多家德國企業前往投資擴展業務,其中包括漢莎航空、西門子、阿爾迪和費森尤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歐洲正在進行的產業轉移,與歷史上過剩產業或落後產業出走的情況有所不同。一方面,上述向美國轉移產能的公司,都是歐洲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歐洲一些綠色新興產業也在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強勢干預下,出於成本考慮遠離了歐洲。

2022年8月,美國正式發布《通脹削減法案》,其主要內容是美國向本國及其他北美國家製造的電動汽車、綠色制氫、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產品提供高額補貼和稅收抵免,總額預計為3690億美元。《通脹削減法案》給在美國設廠的企業帶來了驚人的競爭優勢,比如大眾、寶馬等車企的電池供應商就表示,美國的補貼政策可覆蓋電池製造商30%的運營成本。

美國通過提供不公正補貼和稅收抵免的方式,扶持本土生產的清潔能源產品形成對他國產品的價格優勢,就是要迫使外國企業在遭遇市場歧視和赴美投資之間二選一。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美國自身的資源稟賦和市場文化導致了其綠色產業在廉價化石能源的擠壓下難以形成市場優勢,現在,美國更加意識到綠色產業逐漸成為全球新興經濟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卻更希望以「吸血」他國產業的方式「摘桃子」,通過「挖牆腳」來強化本國相關產業。

這一單邊主義行徑直接造成了歐洲綠色產業的「失血」。

在歐洲,電動汽車、電池、太陽能板、風力渦輪機等清潔能源產品的成本已經因能源價格上漲而抬高,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出台後,又進一步拉大了在美國和歐洲生產相關產品的成本差距,導致歐洲企業紛紛看衰本土製造業前景並為美國市場所吸引。比如,2020年,瑞典電池製造企業北方伏特接受歐洲投資銀行對其在瑞典設廠的補貼時曾表示,歐洲需要為大規模電池製造建立自己的供應鏈,現在,該企業稱將推遲在德國的建廠計劃轉而赴美建廠。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歐盟內部產業鏈將面臨分解和重構的過程,最終形成美國製造比重上升的產業鏈「跨大西洋化」趨勢,也將造成歐盟產業相對於美國產業的進一步低端化、附庸化。

歐盟政界和產業界不少有識之士將美國的單邊主義產業政策視作嚴重挑戰。歐盟委員會副主席維斯塔格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在諸多關鍵產業領域給歐盟「帶來嚴重威脅」。法國總統馬克宏則直言不諱地將法案稱作「對我們企業的猛烈進攻」和「分裂西方的行為」。

但從美國方面的態度來看,其對於《通脹削減法案》堂而皇之地侵害盟友利益的做法不以為意。美民主黨籍參議員施塔貝諾說,「我們熱愛外國企業赴美建設工廠,並成為美國產業的一部分。」

5
經濟競爭的「達爾文法則」


從歷史上看,美國和歐洲一直是全球製造業特別是高端產業的競爭對手,雙方在政治和安全領域的合作關係並不能改變其在經濟科技領域激烈博弈的「達爾文法則」。

自二戰以來,美國對歐洲發起的貿易戰以及為了鞏固自身產業霸權而對歐洲進行的打壓不計其數,空客和波音的「補貼戰」一度延宕四十餘年,川普政府時期的單邊主義霸凌政策仍讓人記憶猶新。

當前,美國政府雖然沒有動用貿易大棒來打擊歐洲產業,卻通過地緣政治、能源槓桿乃至產業政策等競爭手段來動搖歐洲製造業生存發展的基礎,為本國持續掌握高端產業命脈鋪路。

歐盟雖然試圖通過制定「綠色協議產業計劃」「淨零工業法」等來做強本土製造業,應對美國的產業挑戰,但僅憑補貼或扶植「歐洲製造」很難應對能源成本等結構性問題,同時歐盟對於美國在安全、能源、經濟方面的依附加深,也深深制約著它徹底認清美國損人利己的本質及重塑自立自強的共識。由此來看,歐盟製造業扭轉其下行趨勢的前景恐不容樂觀


【微信公眾號搬運工】兩岸從過去的隔絕對峙,逐漸走向和平往來,然而兩岸資訊因傳播媒介、傳播文化等差異,讓兩岸社會的資訊並不如想像中流通。犇報「微信公眾號搬運工」將微信上新奇有趣的公眾號資訊,以轉載的方式分享給台灣民眾,有興趣的朋友可關注相關公眾號,持續追蹤最新資訊。

◎作者|董一凡(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
◎原標題|欧洲制造业遭遇“釜底抽薪”
◎轉載來源|微信公眾號「瞭望」(ID:LiaoWang1981)
◎本文原刊於《瞭望》2023年第16期

【您可能有興趣】
馬克宏訪華後發聲:歐洲若不能戰略自主,將會「退出歷史舞台」
歐洲距離戰略自主還有多遠
美元不香了?專家:未來國際貨幣可能邁向多極化
「誰在管理國家?是戰爭機器」——起底美國軍工複合體
全球突然掀起「去美元化」大潮,美元霸權坍塌倒數計時?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