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當代中國」 / 「科技 IN TOUCH」
建設海洋強國!中國加速推動海洋工業裝備發展
僅僅10年前,我們在油氣田水下核心設備領域幾乎看不到中國人的面孔;現在,製造者絕大部分都是中國人。近10年來,中國持續密集施行多項政策,支持海工裝備企業的發展。大陸在「十四五」期間,將海洋裝備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推進。讓中國海工裝備產業在世界上的分量越來越重。
在中國海南島東南陵水海域,深藍色的海面波浪湧起,一座巨型的鋼鐵浮城上,100多名海洋石油工人正在為不久後的投入生產做最後準備。
這是中國第一個1500公尺級深水自營油氣田——「深海一號」大氣田。「這座海上大氣田的投入生產,意味中國海洋開發從淺海走到深海,在1500公尺水深站穩腳跟。」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油工程」)副總工程師蔡元浪說。
近10年來,中國持續密集施行多項政策,支持海工裝備企業的發展。大陸在「十四五」期間,將海洋裝備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推進。讓中國海工裝備產業在世界上的分量越來越重。
據海工相關報告顯示,全球海工市場過去10年經歷兩波訂單潮。中國在第一波訂單潮中建造近100座鑽井平台;在第二波訂單潮中,中國斬獲多達20座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卸裝置(FPSO)訂單,約占全球在建FPSO的70%。
在亞洲海工裝備市場競爭的新格局中,中國因快速應對疫情而贏得更多機會。
海油工程特種設備分公司總工程師儲樂平說,在「深海一號」大氣田開發專案中,外國水下裝備公司原本將關鍵設備——水下連接器的總裝集成業務交由其東南亞基地完成,但受當地疫情影響遲遲難以交貨,於是,外國公司將該業務轉至中國完成。
「僅僅10年前,我們在油氣田水下核心設備領域幾乎看不到中國人的面孔;現在,製造者絕大部分都是中國人。」哈斯基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生產及開發副總裁特蕾西對中國同行感慨。
在海工產業集中的天津港保稅區,科工局副局長馬力說,海洋工程產業附加值從基礎模組建設、後期服務、工程施工向高端裝備製造、研發設計逐漸提升,「中國企業正逐步登上價值鏈頂端」。
「阻礙我們挺進海洋的,從來不是海岸線,而是科技水準。」海油工程「深海一號」大氣田開發工程專案常務副總經理王會峰說,僅「深海一號」工程建設過程中便實現3項世界級創新,運用13項中國首創技術,克服10多項專業難題。
「企業十幾年來從基礎模組建設起步,逐步向高附加值環節發展。」天津市海工裝備企業博邁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吳章華說,現在已突破研發設計、模組連接調試等含金量高的環節,「在全球逐步掌握一定的話語權」。
蔡元浪分析說,中國作為後發國家,在海洋工程領域還有很多核心技術待突破,尤其是部分深水關鍵裝備自主設計能力距離世界先進水準還有一定距離。「但我們要以精衛填海的精神去追、去啃,為建設海洋強國盡一份力。」
【延伸閱讀】
‧ 中國水下機器人「海鬥一號」萬公尺深潛歸來
‧ 中國首套自主研發水下採油樹系統海試成功
‧ 大陸網上一幅「核酸檢測上河圖」爆紅,細節太震撼!
‧ 廣州33小時「閃電戰」,防疫速度比新冠變異病毒擴散還快!
‧ 新冠疫苗一針難求 桃機出現赴陸「逃難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