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到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提出了全球治理方案|海外通訊

摘要:

一個理念激活了兩千多年的文明記憶;一個倡議激發了150多個國家實現夢想的熱情。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經濟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發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惠及全球數十億人、促進人類共同繁榮和進步、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願景正在轉化為現實。

【犇報編按】


今年是習近平提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面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世界之問、歷史之問、時代之問,習近平創造性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則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實踐。

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老師在文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於中國,機會和成果卻屬於世界。「一帶一路」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是共謀發展的「百花園」,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

「一帶一路」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平台,是從中國改革開放和長遠發展出發提出來的,符合中華民族歷來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國人懷柔遠人、諧和萬邦的天下觀。

一個理念激活了兩千多年的文明記憶;一個倡議激發了150多個國家實現夢想的熱情。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經濟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發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惠及全球數十億人、促進人類共同繁榮和進步、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願景正在轉化為現實。

xxx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式,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率與會的各國元首與代表入場。圖源:新華社

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到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提出了全球治理方案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俄羅斯時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9月訪問哈薩克斯坦和10月訪問印尼,先後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創造性地傳承弘揚古絲綢之路這一人類歷史文明發展成果,並賦予其新的時代精神和人文內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實踐平台。

今年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10周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帶一路倡議的思維,同149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個互聯互通、社會民生等合作項目,豐富了全球發展圖景,展現一個開放中國的擔當和作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的時代背景下,「一帶一路」成為世界的「發展帶」和惠及各國人民的「幸福路」,為全球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釋放積極信號,注入蓬勃動力。

xxx「一帶一路」繪就發展新藍圖。圖源:中新社

「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0年前,面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一深刻的世界之問、歷史之問、時代之問,習近平創造性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世界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為國際合作凝聚了強大共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人類生於斯、長於斯的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把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

10年來,這一理念經歷了循序漸進、逐步完善的發展過程,形成一個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的理論體系。這一理論是以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和清潔美麗等「五個世界」為總目標,以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和自由等全人類共同價值為價值追求,以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為根本路徑,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實踐平台,以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為重要依托的科學理論體系。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繁榮、長治久安繪製了藍圖。

xxx這是9月11日在埃及開羅以東拍攝的建設中的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圖源:新華社,艾哈邁德•戈馬 攝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基於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源於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實踐,繼承弘揚新中國外交的優良傳統,吸收借鑒人類社會優秀文明成果,彰顯了悠久的歷史傳承、鮮明的時代印記和豐富的人文內涵。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從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勢出發處理當代國際關係的中國智慧,是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是應對21世紀的各種挑戰的中國主張。理念引領行動,方向決定出路,國際社會應當攜手努力,把宏偉藍圖變成實現路徑,一步一個腳印把美好願景變為現實。

過去10年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了歷史使命與時代潮流的高度統一。民族精神與國際主義的高度統一、中國氣派與世界情懷的高度統一,具有重大理論價值、重要歷史意義和深遠世界影響,是把握歷史規律、推動人類發展的必然選擇。惟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世界各國人民希望所在,才能為人類社會開闢共同發展、長治久安、持續繁榮的美好未來。

xxx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在北京舉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開幕式上致辭。圖源:新華社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是中國為世界提供的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一帶一路」倡議,喚起了沿線國家的歷史記憶。古代絲綢之路是一條貿易之路,更是一條友誼之路。在中華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特徵的絲路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繼承和發揚絲綢之路的精神,把中國發展同沿線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和沿線各國人民的夢結合起來,賦予古代絲綢之路以全新的內涵。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秉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從夯基壘台、立柱架樑到落地生根、持久發展,奏響基礎設施的「硬聯通」、規則標準的「軟聯通」和國家人心的「心聯通」的交響樂,搭建各方廣泛參與、匯聚國際共識。凝聚各方力量的重要實踐平台。

xxx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圖

10年來政策溝通不斷深化,截至2023年7月,全球超過四分之三的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合作文件。中國分別於2017年、2019年成功舉辦首屆和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今年10月17 和18日舉辦的第三屆高峰論壇將凝聚起攜手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最大合力。

「一帶一路」設施聯通不斷加強,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等六大國際經濟走廊,鐵路、公路、航運、空運和空間信息網等六路。先期合作的多國,保障海上運輸大通道的多個合作港口的所謂「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

以新亞歐大陸橋等經濟走廊為引領,以數萬列中歐班列、數千條陸海新通道和信息高速路為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為依托的陸、海、天、網「四位一體」互聯互通布局不斷完善,貿易暢通不斷提升,世界銀行發布的《「一帶一路」經濟學》報告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實施將使參與國間的貿易往來增加4.1%。

到2030年,「一帶一路」倡議每年將為全球產生1.6兆美元收益。資金融通不斷擴大,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相繼成立,已為數百個項目提供融資支持。民心相通不斷促進,一條條「幸福路」、一座座「連心橋」、一片片「發展帶」在共建國家不斷湧現。菌草、水井、雜交水稻等「小而美」、見效快、惠民生項目扎實推進,不斷增進共建國家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xxx作為中國和肯雅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專案,由中國企業承建的蒙內鐵路2017年5月31日建成通車。圖源:新華社,孫瑞博 攝

「一帶一路」源於中國,成果屬於世界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中巴經濟走廊啟動10年來為巴基斯坦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中老鐵路實現了寮國人民變「陸鎖國」為「陸聯國」的夙願,印尼雅加達至萬隆的雅萬高鐵成為東南亞國家首條實現350公里時速的鐵路,肯尼亞蒙巴薩港至首都內羅畢的蒙內鐵路拉動了當地經濟增長超過2個百分點,馬拉維600眼水井成為潤澤當地15萬民眾的「幸福井」,數以萬計的中歐班列「鋼鐵駝隊」助力中國與歐洲雙向奔赴,「魯班工坊」幫助塔吉克斯坦等國家年輕人掌握了職業技能,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等領域合作蓬勃發展。

「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它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將給沿線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它是開放的,是穿越非洲、環連亞歐的廣闊「朋友圈」,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添加進入的。它是共謀發展的「百花園」,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後花園,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它是各方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

它倡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彼此要多拆牆、少築牆,把對話當作「黃金法則」用起來,大家一起做有來有往的鄰居。它不會重復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

xxx10月17日,在印尼雅加達哈利姆站,乘務人員在月台歡迎乘客。圖源:新華社, 徐欽 攝

「一帶一路」為各國共同發展開闢新道路


國際社會高度評價這一倡議,認為「一帶一路」不是簡單的一條路或一個經濟帶,而是全人類共同進步的倡議,為各國共同發展開闢了新道路。「一帶一路」倡議助推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進程,促進跨大洲協力合作進入新時代。

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實踐平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從中國改革開放和長遠發展出發提出來的。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際戰略對接,同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沿邊開發開放的結合,帶動形成全方位開放、東中西部聯動發展的局面。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高度融合、互相影響。

習近平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說,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內陸地區從「後衛」變成「前鋒」,沿海地區開放更上一層樓,中國市場同世界市場的聯繫更加緊密。中國已經是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是越來越多國家的主要投資來源國。

xxx2023年10月17日,乘客紛紛用手機拍攝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列車時速超過350公里的電子屏。圖源:新華社,徐欽 攝

習近平表明,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初心是借鑒古絲綢之路,以互聯互通為主線,同各國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為全球發展開闢新空間,為國際經濟合作打造新平台。

習近平指出,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成事、辦好事、辦大事。只要各國有合作的願望、協調的行動,天塹可以變通途,「陸鎖國」可以變成「陸聯國」,發展窪地可以變成繁榮的高地。習近平表示,共建「一帶一路」注重的是眾人拾柴火焰高、互幫互助走得遠,崇尚的是自己過得好、也讓別人過得好,踐行的是互聯互通、互利共贏,謀求的是共同發展、合作共贏。

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合作從「大寫意」進入「工筆畫」階段,把規劃圖轉化為實景圖,一大批標誌性項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落地生根。

在演講最後,習近平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1、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2、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3、開展務實合作。4、促進綠色發展。5、推動科技創新。6、支持民間交往。7、建設廉潔之路。8、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

xxx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於10月18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題演講。圖源:新華社

「一帶一路」符合中華民族天下大同的理念


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實踐平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從中國改革開放和長遠發展出發提出來的,也符合中華民族歷來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國人懷柔遠人、諧和萬邦的天下觀,佔據了國際道義制高點。共建「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發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意識,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中國要堅持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鑒,同沿線國家謀求合作的最大公約數,推動各國加強政治互信、經濟互融、人文互通,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實施,一點一滴抓出成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造福沿線國家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台。10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到行動,發展成為實實在在的國際合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要抓好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的落實,凝聚各方共識,規劃合作願景,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同各國的共同協商、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行穩致遠,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面對時代命題,中國同國際合作伙伴共建「一帶一路」。通過這個國際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xxx10月17日,在印尼萬隆德卡魯爾站,乘客在月台上和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列車合影。圖源:新華社

激活文明記憶 激發夢想熱情


一個理念激活了兩千多年的文明記憶;一個倡議激發了150多個國家實現夢想的熱情。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這一惠及全球數十億人、促進人類共同繁榮和進步、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願景正在轉化為現實。

根據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月10日發布的《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拉動近兆美元投資規模,達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共建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讓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使各國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一帶一路」是中國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發展治理的重要實踐,為世界經濟增長開闢了新空間,為國際貿易投資搭建了新平台,為增進各國民生福祉做出了新貢獻。展望未來,中國將以更高質量的「一帶一路」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以更加包容共生的價值追求,推動更為系統多元的合作內涵,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編輯|陳迅

【您可能有興趣】
全球南方現實主義而非道德主義的回歸,引發對西方強權的新批判
大道同行 和合共生:「一帶一路」中的天下大同理念
東南亞地區首條高鐵!印尼雅萬高鐵開通運行
盧荻|「全球南方」有何寄望於中國?
馳騁在亞歐大陸新絲綢之路上的「鋼鐵駝隊」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