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這一社區加裝24部電梯,費用計算方法被專家稱締造典範

By 極目新聞 / 2022-07-29 17:18:28 /
摘要:

【犇報編按】老齡化社會加上老舊住宅,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老人家下樓不方便。然而,並非人人都有條件搬進電梯公寓,因此在舊公寓加裝電梯,就成為當代常見的解決辦法。然而,住戶樓層不同、各家需求也不同,加裝電梯又屬公共建設,只要有人不同意就很難興建。近來,大陸武漢一社區已完工加裝電梯18部,還有6部正在施工中,且其費用分攤的計算方式還被專家稱作典範。他們是如何解決前述的問題呢?又是怎麼分攤費用呢?陸媒《極目新聞》採訪了當地社區幹部與居民,深入了解其解決之道,兩岸犇報特轉載,以饗讀者。

xxx圖片來源:極目新聞

「有了電梯真方便,我們再也不怕上下樓了……」7月26日,73歲的居民孫婆婆乘坐電梯,從位於6樓的家中下樓,走出電梯,她邁著小步,在社區樓下散心,「只要天氣好,我每天都下樓走一走。」

如果在一年前,每天能下樓走走,對於孫婆婆來說基本是「奢望」,原來,老人年紀大,腿腳不便,那時社區裡沒有安裝電梯,從1樓走台階爬上6樓,她要抓住樓道的扶手休息3次。如今,這些都成為了「過去式」。

站在樓底,看著一根近20公尺高的「煙囪」矗立在社區單元樓前時,孫婆婆感歎:有電梯,真好!

在武漢市武昌區楊園街道理工大水運社區,和孫婆婆有著一樣感受的,還有24個單位的數百戶居民,自社區帶領一群熱心居民共商討論各服問題後,目前已完工電梯18部,其餘6部正在施工中,預計今年年底左右可全部竣工投用。

01
老小區居民盼裝電梯


據瞭解,水運社區是一個單位型社區,居民多為武漢理工大學退休教職工,樓房多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修建,房齡較老。社區60歲以上的老人有20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約有400人,近年來,社區居民多次表示希望加裝電梯。

一位住在5樓的退休老師受訪時表示,自己關節不好,提著東西上樓很吃力,特別羡慕有電梯的樓房。有著同樣訴求的7旬老人文爹爹說,因實在無法忍受,他一度準備搬走,住在6樓的他,每次上樓,都要中途休息,「一上樓就腿腳發軟,站不穩,幾次險些摔倒。」

02
部分居民反對致計畫擱淺


儘管不少老人提議加裝電梯,解決上下樓梯的難題,但一直沒有達成有效的解決方案。因為在公共區域加裝電梯,要得到全體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有人反對,那麼這個好事就很難辦好。」

社區書記陳勇受訪時介紹道,早在2018年,就有居民提出加裝電梯的建議,但社區群幹在摸底過程中,發現仍有不少居民表示反對,這其中多為低樓層的住戶,因為樓層較低,他們對電梯的需求並不強烈。「在某種程度上,他們認為這是花錢給自己找麻煩。」社區熱心居民羅女士參與了居民意見收集工作,她表示,還有部分低層住戶認為,低樓層的採光以及通風容易受影響,「如果安裝了電梯,那就會更加見不到太陽了。」

03
居民「智庫」挑起大樑


加裝電梯本是一件惠民的大好事,但好事如何才能辦好?社區決定充分調動「智庫」資源,發動一批德高望重、熱心公益的退休教職工、居民黨員參與其中。

理工大退休教師陳定方是最早提出加裝電梯的居民之一,他是社區「平安合夥人」,也是很多居民心中的「意見領袖」。不少居民接受採訪時都表示,大家都很希望他牽頭來做這個事。

「我身體還可以,家人也支援。」陳定方笑著說,他是從事機械工程與電腦應用專業方向的教學和研究的,「大夥兒希望我能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

於是,在社區的引導下,部分意願強烈的居民主動站出來,自發組織黨員先鋒隊,再由每個樓棟推選出代表,大家利用晚上休息時間,挨家挨戶上門宣傳、解釋,通過鄰里、上下樓之間情感聯繫,最終取得了絕大部分居民的同意和支持。

但在規劃設計電梯的過程中,又有居民提出異議:樓棟內部沒有空間設置電梯井,加裝的電梯只能安裝在單元樓的外面,受老樓結構限制,電梯停靠的每個樓層,可能都是處在「不上不下」的位置,也就是說,從電梯走出來,還要繼續爬半層樓才能進入家中。

這個初始方案遭到很多居民的反對,特別是一些借助輪椅出行的居民,堅決不同意。

04
一批居民從「旁觀者」變「參與者」


問題要解決,必須充分發揮居民的主體作用和創造精神,陳勇說,當出現了資金難籌措、技術問題難解決等問題時,社區決定聚民智、匯民力,引導大家從「要我幹」變成「我要幹」,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美麗家園。這時一大批熱心居民再次挺身而出。

陳定方帶領大家仔細研究後,提出了採用平層設計方式來加裝電梯,即電梯候機平臺與房屋的地面保持一致,然後在候機平臺與居民陽臺之間,增加一條通道。如此雖然增加了費用,但可以很好解決一梯到家的問題,居民們紛紛表示支援。

技術問題解決了,擺在大家面前的新問題又來了:費用如何分攤?陳定方帶著大家到處走訪發現,有的社區各層平攤費用,有的以中間樓層為基點,往上遞增往下遞減,但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矛盾,大家認為,合理收取費用,才能有效減少鄰居間的糾紛。

05
「台階攤費」獲居民一致認可


陳定方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電梯運行費分為空置費和使用費兩部分,他將各樓層按照台階數分攤份額所占百分比,計算出了購置及安裝電梯部分總費用及分攤費用。

以陳定方所在的樓棟為例,該樓共有6層,從地面經過架空層到達1層共有12級台階,到2層要上30級台階,以此類推,樓棟裡的台階總數一共為342個,「按照各層需要攀登的台階數所占總台階數的比例來分攤費用。」

「一台電梯的費用在60萬元(文中皆為人民幣)」左右,我們這裡有12戶居民,比如我家住在5樓,按照這個公式,我要走85級台階,用公式一算,我就要支付60800元。」他介紹,在使用費方面,按照家裡常住人數進行收取,為確保公正透明,可將每戶實住人數按月(或季度)進行核定校正。

「以實住人數和樓層高低為變數收取電梯運行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與實用性。」居民吳婆婆說,陳教授的這個公式,得到全體居民的一致認可。

06
已有13個單元加裝電梯


說幹就幹,楊園街道聯合規劃、房管、消防、市場監管、供電、建設等相關部門進行現場踏勘和可行性分析,後又召集各方開展「家長里短議事會」,組織街道、學校、社區和居民代表四方聯動,深度對接。

2020年4月起,陳定方帶著幾位熱心居民看電梯、送材料、跑手續,當年11月底,5部電梯交付使用,居民們終於住上了電梯房,60戶居民可以坐電梯上下樓。

「那段時間,有不少其他樓棟的居民也過來體驗,」陳勇說,社區「趁熱打鐵」,繼續組織居民開展加裝工作,有了經驗,多了體會,居民的熱情高漲,阻力也越來越小,目前社區已有13個單元加裝了電梯。參照該加裝和計費方案,社區居民同意加裝電梯共24部,目前已完工18部、6部正在施工中,預計年前可以投入使用。

xxx

07
專家: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典範


讓居民們更欣喜的是,目前,武漢市已頒布政策,增設電梯完成安裝且辦理竣工驗收登記手續並投入使用後,可以申請領取補貼。非由行政機關或者企事業單位管理的非單一產權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按照每部電梯10萬元的標準給予補貼,補貼資金的50%可以用於實施主體實際出資的電梯建設費用,其餘資金用於增設電梯的日常運行維護管理。

楊園街有關負責人說,在加裝電梯過程中,社區廣泛入戶聽民聲、集民意,黨員先鋒深入樓棟、搭建溝通橋樑,居民自發加入、以主人翁意識參與電梯加裝全過程,主動承擔起意見徵詢、溝通協商、費用收取、手續辦理等各類事項,定期向居民通報進展情況、費用使用情況,加快工作進度,有力推動了「舊樓加梯」行動。

有關專家認為,這是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典型案例,值得推廣。

◎來源|極目新聞
◎兩岸犇報編輯|歐達善

【您可能有興趣】
一生行善,103歲的她在生命最後,做了一個決定……
南京玄奘寺供奉日軍戰犯牌位事件調查出爐 犯者被捕、住持遭撤換
被蚊子「出賣」!大陸警方從案發現場蚊子血跡鎖定嫌疑犯
中國首位聾人律師:每一步都萬分艱難,這位女孩仍然做到了
浙江寧波一抹香鯨擱淺20多小時,經聯合救援順利「返家」!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