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古村玉蕊林 傳承中原失傳千年花香

By 犇報編輯部 / 2019-07-05 18:37:09 /
摘要:

又到玉蕊盛開的季節。每年5月到9月,海南島西北部儋州市中和鎮七里村的村民每晚都能枕著花香入眠,獨特的馨香已縈繞古村幾百上千年。 玉蕊是唐代中葉的盛世名花。「芳意將闌風又吹,白雲離葉雪辭枝。」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至少有4首詩專門描寫玉蕊,與他同時代的劉禹錫、元稹、張籍和李德裕等名重一時的文人士大夫亦多有吟詠,兩宋以後在詩文中鮮見。

xxx水面上漂浮的玉蕊花。

又到玉蕊盛開的季節。每年5月到9月,海南島西北部儋州市中和鎮七里村的村民每晚都能枕著花香入眠,獨特的馨香已縈繞古村幾百上千年。

玉蕊是唐代中葉的盛世名花。「芳意將闌風又吹,白雲離葉雪辭枝。」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至少有4首詩專門描寫玉蕊,與他同時代的劉禹錫、元稹、張籍和李德裕等名重一時的文人士大夫亦多有吟詠,兩宋以後在詩文中鮮見。

「玉蕊是唐代貴族們才能欣賞到的罕見名花,僅在唐昌觀、集賢苑及翰林院等宮苑內有栽植。」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趙望秦表示,唐代中後期,唐玄宗李隆基之女唐昌公主栽培的玉蕊花與崇敬寺的牡丹、鶴林寺的杜鵑並稱三大「國花」,而玉蕊最為稀有。

「據文獻考證,唐昌公主植樹當在西元750年前後,這些玉蕊樹大約在唐僖宗(西元880年前後)時枯死。」趙望秦說,玉蕊是一種長壽樹種,唐代除長安有栽培外,江浙等地也有野生於山林溪穀中的,百姓不知其雅,不加珍惜。經過唐末和五代十國的戰亂,長安的玉蕊樹蕩然無存,這一著名花木從此在中原失傳。

「玉蕊生禁林,地崇姿亦貴。」近日,在七里村這個海南島上名不見經傳的古村落裡,到處可見玉蕊花芳姿,感受「日暮落英鋪地雪,獻花應過九天人」的盛唐氣象。

七里村坐落在北門江畔,建村已有1300年,村中有八坊五姓都是由中原遷徙至此。整個村子被板橋河環繞,玉蕊林則沿河生長,很大一部分就紮根在河床上,形成一道綠色屏障把村子包圍其中,整個玉蕊林超過一萬株,約有四百多畝,分佈約有六公里長,最高的玉蕊樹達15公尺之高。

走在玉蕊林中,高大盤曲的玉蕊樹姿態優雅,枝葉婆娑,樹冠遮天蔽日,每一根樹枝上都有一枝或多枝花序,長長的花序像藤條一樣垂吊下來,像極了掛在樹上的珠簾,整齊地長滿了乒乓球大小的花苞和已經盛開的花朵。

開花時,長長的花蕊突然從花苞中炸裂,探出虯曲的淺粉色花絲,彎彎曲曲的花絲逐漸延展伸直,一朵朵粉雕玉琢的瓊蕊瑤花流蘇般串串搖曳在風中,花香沁人,美不勝收。

「玉蕊目前主要分佈在台灣及海南,數量很少。在海南常和紅樹植物混生在一起,因此稱之為伴紅樹種,有很強的耐鹽性。」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研究員、紅樹林生態與培育學家廖寶文介紹,作為續花樹種,玉蕊在開花結果後還會在果序頂端再生長形成新的花序再開花,所以花期較長。

「想一睹玉蕊真容,必須晚睡或者早起,淩晨三點正是滿樹淺粉淡白盛開的時候,上午九點後基本就凋謝完了,只能看到落英繽紛。」中和鎮鎮長何曼幸不止一次叮囑記者,玉蕊是稀罕物,不犧牲點休息時間是無緣相見的。

七里村村民何漢光的家緊挨著玉蕊林,幾乎每天早上他都要拾撿一些掉落的玉蕊花和玉蕊果。「花果泡水用來洗衣服,整日身上都散發著清香,我們小時候母親就是這樣做的。」何漢光邊撿邊說,這是我們村的「村寶」,祖祖輩輩一直護下來的,這片林子颱風吹不倒,洪水沖不走,能護村保田,大家都自覺保護這片玉蕊林。

村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破壞砍伐玉蕊樹不但要接受村委會罰款,還要在村民大會上道歉接受批評。「老人們都說,玉蕊是我們的祖先千百年前渡海來瓊時種植的,如今繁衍成了森林,大家都心存敬畏,世世代代都沒有人亂砍濫伐。」何漢光說。

「玉蕊不僅是優良的園林景觀樹種,還有藥用價值,根可瀉火清熱,果能止咳平喘。」廖寶文補充道,七里村這片野生的玉蕊林樹齡可能有七八百年,面積之大全國唯一,作為海南首個淡水濕地森林,是島內不可複製的「活標本」。

目前,七里村正在緊鑼密鼓地修造旅遊公路和水上棧道,便於遊客近距離觀賞玉蕊花,村史館、遊客中心和其他旅遊配套設施也在加緊建設中。

「作為全市高標準重點打造的美麗鄉村示範點,七里村玉蕊花將和東坡書院、東林堂、寧濟廟、古城牆等景點一道形成鄉村旅遊觀光帶,吸引更多遊客。」何曼幸說。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