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症候群:陸劇《破冰行動》也爛尾
根據陸媒的報導,近期在大陸熱播的《破冰行動》雖然迎來大結局,但觀眾對其不合理的結尾並不買賬。作為中央電視台、愛奇藝聯合出品、共同播出的真實大案緝毒劇,《破冰行動》首播就收獲1.35%的收視率。故事改編自2013年廣東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劇中的「塔寨村」就是案件發生地「製毒第一村」廣東陸豐博社村。但該劇在收官階段的各種不合理劇情,讓觀眾對其評分直線下降。
該劇以真實的案例為藍本,開局警局猶如漏洞的篩子,被販毒集團的大量「黑警」滲透,桌遊「狼人殺」式的破案過程看點十足,再加上人物演技在線,沒有濾鏡,畫面有電影質感,口碑逐漸發酵。但隨著追劇人數的增多,這部劇本身的各種劇情和邏輯漏洞,被觀眾逐一挖出,不滿意的聲音越來越多,到大結局達到頂峰,直接導致其豆瓣評分由8.6分下跌至7.4分。
事實上,爛尾劇也不只發生在陸劇身上。包括被許多人追捧的韓劇,甚至是標榜大製作的美劇,也時常被觀眾抱怨「爛尾成性」。例如,前不久才迎來大結局的美劇《權力遊戲》,爛尾的程度讓許多「權遊粉」不忍直視。又如爛尾重災區的韓劇已然形成了「第八集定律」,大部分劇集呈現出前半部分驚艷四座,而在後半部分卻不知所云的態勢。
陸劇高額利潤成始作俑者
陸劇之所以爛尾,往往因為戲劇帶來的高額利潤,讓製作方不斷要求延長集數。延長集數導致的最直接結果,當然造就了「爛尾劇」的不斷上演。連口碑不錯的《人民的名義》也未能逃過延長集數的厄運,從最初只有40集劇本最終無奈擴充到了55集。
在資本的驅動下,「做一部,賺一部」成為大陸電視劇製作公司的最高追求。於是,在複雜的外部環境以及趨利的內部元素的雙重標籤之下,主觀創作所帶來的有話要說,變成了不得不說,拉長集數也從「創作問題」變成了「技術問題」,不重要的人物角色、無意義的口水台詞,最終鑄就了商業化背後急功近利的「半部好劇」的最終結局。
韓劇、美劇的邊拍邊放式「爛尾」
美劇、韓劇的爛尾與陸劇的原因不同,這是因為劇集的拍攝方式不同。以美劇為例,邊拍邊放的模式,編劇也不知道人氣能維持多久,沒法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大綱,只能編一段算一段,只要還有人氣就得接著編。比如一段情節本來發展到某一點應該做個了結了,但是劇集還要繼續拍繼續播,於是只能就地拐個彎強行編下去。直到最後編不下去,人氣低落為止再隨便搪塞個結尾以爛尾收場。這就是爛尾美劇最常見的模式。
相類似的韓劇,也採用美劇的邊拍邊放模式,通常製作方會根據編劇的劇情大綱和前三集劇本來邀請演員,在確定出演名單之後會召開劇本閱讀會,演員齊聚一堂,給大家一個見面認識和首次串聯劇本的機會。之後就是編劇一邊寫,演員一邊拍,然後電視台即時播出。製作的速度一般比播出的進度要快一周,也就是說製作方拍的內容大概是一周以後要播出的內容。這樣的好處是使編劇能夠有機會參考觀眾反應來決定劇情走向。但是,這種製作手法的壞處在於行程緊,拍攝強度大,演員和製作人員一刻不得喘息,要日夜趕工。同時還有開天窗或劇情前後邏輯出錯的爛尾危險。
編劇背鍋,還是資本原罪?
爛尾劇一旦被問責,編劇往往首當其衝。其實,一部電視劇的誕生,離不開編劇、導演、演員以及整個創作團隊的合力,爛尾與每一環節都密切相關。編劇看似手握生殺大權,實則「資本為刀俎,我為魚肉」。在資本的驅動下,賺快錢成了很多影視公司的硬指標。當藝術創作淪為投機取巧,畸形的爛尾劇自然應運而生。
此外,爛尾還與電視劇打分機制有關:很多觀眾會在看了開頭後在評分平台給分,而且這個評分會一直有效,後面即使有人給出低分也很難拉低劇集的總體評分。如此一來,製片方把水都注在劇集的末尾顯然是一種比開頭就爛更好的策略。
◎本文同步刊載《兩岸犇報》第2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