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鱷的距離 長江邊「活化石」的守護者
佘世珍一家住在安徽省宣城市周王鎮紅洋村的紅星水庫邊,這裡是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星保護點,有20多條野生揚子鱷。 從1982年就與揚子鱷結緣的佘世珍說道:「37年跟它打交道,已經養成一種習慣。只有我有一口氣,我都要好好照顧揚子鱷。」
9月來臨,78歲的佘世珍(佘音同余)有些焦慮。她叨叨著島上的小揚子鱷應該已經破殼,只是今年新定的船還沒到,她無法像以前一樣到水庫中間的湖心島上去看一眼。
「今年溫度高,小揚子鱷應該已經出來了。」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遙望著水面,細細聽著對面島上的動靜。
佘世珍一家住在安徽省宣城市周王鎮紅洋村的紅星水庫邊,這裡是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星保護點,有20多條野生揚子鱷。
老人一家與揚子鱷的緣分可以追溯到1982年。一天,老人的小兒子到紅星水庫洗澡,無意間在湖心島上發現了一窩奇怪的蛋。佘世珍的丈夫張緒宏將這些蛋送到了當地林業局,專家鑒定為揚子鱷的卵。
夫妻倆這才知道,原來大家口中在田埂裡打洞,又醜又壞的「土龍」竟然是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這窩蛋的發現使紅星水庫成了保護點,兩人也受政府委託,成了「護鱷員」。
起初,這兩名業餘護鱷員對揚子鱷所知甚少。為了更好地瞭解揚子鱷,夫妻倆在門前掛了一個溫度錶,買來紙張畫上表格,每日認真記錄氣溫、風向、揚子鱷的叫聲和活動情況,累積了23本揚子鱷日記。
通過這些日記,他們摸清了這一有著2億多年歷史的「活化石」的生活習性。「揚子鱷一般10月底冬眠到4月,7月初開始築巢下蛋,9月初小揚子鱷就要出殼下水了。」佘世珍談起揚子鱷如同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熟悉。
盛夏,揚子鱷開始產卵孵化,兩人迎來最忙的時候。「我們經常劃著小船到島上去看窩有沒有水分,水分不足就噴點水,這樣草發酵產生熱量,蛋才好孵化。」佘世珍說。
一隻野生揚子鱷最多可以產30多枚卵,但小揚子鱷的成活率很低。「島上有白鷺吃它們,水庫裡食物也不夠,一窩能活下來的不到10只。」她說。
2005年,在保護區的建議下,佘世珍在家門前挖了一個撫育池,用來養揚子鱷寶寶,以提高存活率,佘世珍成了「小鱷魚媽媽」。
「我們把剛出生的小揚子鱷從島上帶回來,放到水塘裡餵食,兩三年後等到它們長大,可以獨立在野外生活,再放回水庫裡。」老人說養揚子鱷是件辛苦活,但她得以和這些小傢夥們近距離地相處。
「揚子鱷很溫順,天天守在水塘裡的燈下面吃蟲子,蟲子一掉下來就聽到它們吧嗒一聲吃掉了,很有趣。」老人笑著說。
8年後,因為揚子鱷在池子裡打洞,這一項目暫時中止,不過,當地揚子鱷的數量卻因為這個「人類媽媽」,從2003年僅有的8條增至2015年的20條。
除了定期上島看護,佘世珍一家多年的日常任務就是在保護點內巡視,保證揚子鱷有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老人回憶,早年間經常有人在水庫旁邊下網捉魚,也會將小揚子鱷困在網裡。
「有一次,我看到網裡有只小揚子鱷被纏住了,我趕忙跑回去拿個剪子,把網給剪破,把揚子鱷放走了。」佘世珍說。
起初,周邊的村民並不理解,常說「管它能當飯吃啊,把揚子鱷搞得比人還金貴圖啥」,佘世珍總會回一句「可不是比人還金貴,全球有幾十億人,但揚子鱷只有100多隻」。
如今,在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佘世珍這樣的普通護鱷者的努力下,野生揚子鱷的數量已增至近200只,保護區人工繁育的揚子鱷已達到16000多條。
37年過去,已近耄耋之年的佘世珍早已不如當年那麼敏捷,所幸大兒子張宏華回來接過了管理員這一任務,繼續守護揚子鱷,佘世珍每日堅持和兒子一起在保護點巡視。
「37年跟它打交道,已經養成一種習慣。只有我有一口氣,我都要好好照顧揚子鱷。」老人說。
◎新華社合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