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國全球追緝14年 「維基解密」阿桑奇認罪後已回澳大利亞

By 犇報綜合 / 2024-06-27 18:22:48 /
美國
人權
摘要:

阿桑奇因披露美國的秘密和醜聞,被美國全球追緝14年,期間曾在厄瓜多駐英使館住了7年,關了5年的英國大牢。隨著阿桑奇26日抵達故鄉澳大利亞,宣告這場持續14年的美國制裁告一段落。阿桑奇用14年的歲月,向全世界介紹什麼是言論自由的代價。

xxx阿桑奇被美國全球追緝14年,終於獲得自由了。圖源:維基解密臉書粉專「Wikileaks」

當地時間6月24日,「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從英國監獄獲釋。據報導,他已與美國達成認罪協議,完成法庭程序後坐飛機返回出生地澳大利亞,於當地時間26日抵達坎培拉。阿桑奇因披露美國的秘密和醜聞,被美國全球追緝14年,期間曾在厄瓜多駐英使館住了7年,關了5年的英國大牢。隨著阿桑奇走下飛機向支持者揮手,與妻子擁吻,也宣告這場持續14年的美國制裁告一段落。阿桑奇用14年的歲月,向全世界介紹什麼是言論自由的代價。

xxx阿桑奇於當地時間26日抵達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走下飛機向支持者揮手。圖源:維基解密臉書粉專「Wikileaks」

只因曝光美國惡行 就被全球追緝14年


阿桑奇現年52歲,2006年創辦「維基解密」網站。2010年,「維基解密」曝光大量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的外交電報和美軍機密檔,揭發美軍戰爭罪行,引起全球轟動和爭議,讓美國形象大受打擊。阿桑奇隨即被美國指控17項間諜罪和1項不當使用電腦罪,共判175年徒刑。阿桑奇不得不開啟逃亡之路,先逃到瑞典又逃到英國,但始終逃不掉美國的制裁。

2010年11月,阿桑奇最初逃到瑞典,卻被指控涉嫌性侵兩名瑞典女子,受到瑞典檢方調查,最後在英國遭到逮捕,阿桑奇否認所有涉嫌罪名。2012年5月,英國最高法院裁定,可以引渡阿桑奇至瑞典;同年6月,阿桑奇在保釋期間進入位於倫敦的厄瓜多駐英使館尋求庇護,從此在狹小的大使館一住就是7年。

在這期間,瑞典在2017年5月撤銷對阿桑奇的強奸指控。但2018年2月,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作出裁決,維持對阿桑奇的逮捕令。直到2019年,厄瓜多爾政局變動,在美國壓力下,撤銷對阿桑奇的庇護,阿桑奇不得不走出大使館,隨即被英國警方逮捕。之後,阿桑奇不斷拒絕美國提出的引渡要求,全世界也群情激憤,台灣社會許多政黨團體也曾響應全球聲援,要求英國勿引渡阿桑奇、停止迫害「維基解密」。

xxx2019年4月11日,阿桑奇在英國倫敦被逮捕。圖源:新華社&美媒

必須特別強調,阿桑奇並不是美國人,其創辦的「維基解密」只是刊登美國人自己披露的內部資料,應屬西方新聞自由的範疇,比如阿桑奇如果揭露的是俄羅斯或中國大陸的內部資料,肯定會被視為勇敢的「吹哨人」,或被視為具有調查精神的獨立記者。

阿桑奇被美國全球追緝14年,也反映美國的長臂管轄權如何動用司法對付一個外國人。阿桑奇的妻子斯特拉·莫里斯曾在受訪時表示,阿桑奇的引渡案暴露美國司法的「長臂管轄」,一名生活在英國的澳洲人,只因曝光美國戰爭罪行、間諜行徑及干預他國內政、竊聽成癖的證據,就被美國假借司法程序進行報復,且不惜踐踏他國主權。

雖然阿桑奇認罪 但不該被指控有罪


澳大利亞幾任政府從未維護過阿桑奇的權益,任由美國追殺阿桑奇。據悉,澳大利亞最近一份民意調查顯示71%的澳大利亞人,支持無罪釋放阿桑奇,在國內壓力之下,現任澳大利亞現總理阿爾巴尼斯也終於公開向美國呼籲放過阿桑奇。

最後經過一系列協商,根據美國司法部與阿桑奇達成的認罪協議,阿桑奇同意美國司法部指控他違反美國間諜法的重罪,罪名為「合謀獲取並公開國防資訊」,美國司法部將尋求判處阿桑奇62個月監禁,這與阿桑奇在倫敦已完成的刑期相等。美國司法部承認阿桑奇已完成服刑,放棄此前對他的引渡要求,准許他返回原籍國澳大利亞。

由於阿桑奇拒不踏足美國本土,美國司法部批准他在位於太平洋上的美國海外領地塞班島的聯邦法院出庭。檢方代表、美國司法部國家安全司反諜報與出口控制處負責人馬修·麥肯齊在庭上回答法官提問時說,司法部作出上述決定是考慮到北馬里亞納群島距澳大利亞較近,便於阿桑奇在法庭程序結束後返回澳大利亞。

xxx圖為2017年5月時,阿桑奇在厄瓜多爾駐英國大使館陽台上發表講話。圖源:東方IC

阿桑奇的妻子斯特拉在社交媒體上感謝所有為阿桑奇獲釋奔走呼籲的人,被問及丈夫是否難以接受指控時,她說:「重要的是,協議涉及服刑時間,如果他簽了協議,他就可以自由行走。」阿桑奇的朋友、前英國外交官克雷格·默里受訪時表示,認罪協議是脅迫的結果,「阿桑奇沒有做任何錯事。阿桑奇揭露了美國軍隊的戰爭罪行,這是我們都應該記住的。」

澳大利亞綠黨參議員舒布里奇也表示,「我們要明確一點,阿桑奇根本就不應該被指控犯有間諜罪,也不應該被迫達成這項協定。」「阿桑奇只是向世界展示美國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的恐怖行為,以及美國與澳大利亞等國政府的共謀行為而被監禁多年,這就是他受到懲罰的原因。」

xxx圖為阿桑奇在飛機上與妻子斯特拉通話。圖源:維基解密臉書粉專「Wikileaks」

維基解密:阿桑奇獲釋是全球聲援活動的成果


「維基解密」發表聲明說,「維基解密」史無前例地公開美國政府腐敗和侵犯人權行徑。「作為總編輯,阿桑奇為這些原則、為民眾的知情權付出了沉重代價。」聲明說,阿桑奇獲釋,是包含草根組織、新聞自由活動人士、不同政治派別領導人甚至聯合國在內的一場全球聲援活動的成果。

阿桑奇母親說,阿桑奇結束「磨難」歸功於「悄無聲息的外交」,而阿桑奇父親則感謝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阿爾巴尼斯對美國政府與阿桑奇達成「微妙」的認罪協議表達歡迎:「不管人們對阿桑奇的行為有什麼看法,這個案子已經拖得太久。繼續監禁他沒有任何好處,我們希望他被帶回澳大利亞。」

英國天空新聞頻道報導分析認為,在美國間諜案中,這樣的認罪協議並不罕見,它讓被告有機會避免較長刑期。從某些方面來說,這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勝利」。一旦阿桑奇案結案,美國可以從混亂的法律糾紛中解脫出來。至少在紙面上,阿桑奇已經正式承認有罪。英國月刊雜誌《展望》編輯艾倫·拉斯布裡傑在社交媒體上寫道:「阿桑奇的遭遇對(美國)記者和『吹哨人』來說是一個警告,讓他們今後閉嘴。我估計它會起作用。」

xxx阿桑奇成為美國《時代》雜誌2010年12月4日的封面人物。圖源:時代雜誌

◎兩岸犇報綜合新華社、微信公眾號「牛彈琴」
◎編輯|陳迅

【您可能有興趣】
引渡阿桑奇,美英打壓新聞自由「不裝了」
「維基解密」阿桑奇將引渡美國受審 未婚妻:美國踐踏他國主權
聯合國新聞報導 阿桑奇恐面臨生命威脅
「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在倫敦被捕
賴清德、沈伯洋、波特王們,嚇阻的是台灣人對兩岸和平的嚮往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