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沈伯洋、波特王們,嚇阻的是台灣人對兩岸和平的嚮往|犇報快評

By 陳東爾 / 2024-06-21 17:07:13 /
快評
兩岸
和平統一
反戰
和平
摘要:

賴清德、沈伯洋、波特王等「反共反中」人士們,他們真正要防堵的不是中國大陸,而是要限制台灣人民的選擇,但他們越是在台灣人民中樹敵來殺雞儆猴,就只會越不得民心,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


◎作者|陳東爾(犇報政治評論員)

xxx6月16日,賴清德主持「黃埔建校一百週年校慶活動」。圖源:總統府flickr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提出「第五縱隊」,把村里長、陸配、陸生、台商、大學教授和宮廟列為「高風險者」,彷彿回到白色恐怖戒嚴時期,「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反共網紅波特王稱「陸邀台網紅拍片」進行文化統戰,馬上有網友整理半年來去大陸旅遊的網紅名單,掀起一波獵巫潮。賴清德參加陸軍官校百年校慶時,說出「不能敵我不分,也不能敵友不分」,但到底什麼才是「敵」?讓人再次感到「洗滌人心」帶來的寒意。

xxx網友整理近半年內到大陸旅遊的台灣網紅。圖源: 翻攝Threads

從賴清德、沈伯洋到波特王,有著同樣的思維邏輯,台灣人似乎都是沒有思考能力、辨識能力的蠢蛋,好像用錢就能輕易收買民心。這背後最大的矛盾是,如果他們真的對「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引以為傲、充滿信心,又怎會擔心台灣人民去認識大陸的社會治理或政治制度呢?各種朝向自己人的危言聳聽與嚇阻,暴露他們潛意識中的沒信心與自我懷疑。

統戰,是「統一戰線」的簡稱,由俄羅斯馬克思主義革命家列寧提出,意思並非「為了統一而進行的戰線」,而是聯合及團結不同政治團體或社會力量,為同一個目標共同奮鬥,比如「國共統一戰線」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當大陸希望透過兩岸交流增進彼此認識時,大陸可以統戰台灣人民,台灣也可以統戰大陸民眾。馬英九執政時期,開放大量陸生來台,就是這樣的思維,讓陸生來台讀書、旅遊、交朋友,見識台灣的風土民情、政治文化、社會氛圍,體驗何謂「制度優勢」。

xxx陸生網紅廖小花來台讀書,便時常分享在台灣的求學生活以及比較兩岸差異。圖源:截圖自Youtube「廖小花」

如今,2020年疫情以來,台灣已5年未公告大陸學位生學士班招生簡章,大陸招收台生則從未受疫情影響,更因疫情開放線上報考作業流程,方便台生報考大陸高校,招生大學更從308所增加到424所。而從疫情解封至今,大陸逐漸開放台灣民眾赴陸旅遊,台灣至今卻仍未開放陸客來台,也未解除台灣赴陸禁團令。結果就是2023年台灣人前往大陸將近300多萬人次,同年大陸人來台卻僅僅22.6萬多人次,差異懸殊。

近來,在民進黨政府各種嚇阻下,台灣仍有7000多人赴大陸參與海峽論壇;超過200多位退伍軍人前往廣州參與「黃埔百年」校慶,會場甚至高掛中華民國國旗和國民黨黨旗;歌手五月天、蔡依玲在大陸開演唱會;藝人黃宣、謝金燕、楊謹華、張震嶽、熱狗等到大陸錄製綜藝節目;網紅則包括鍾明軒、GINA水水、魚乾、廚佛瑞德Fred、卡特Kart、小象愛出門等到大陸拍攝旅遊影片。任由民進黨再怎麼防堵恫嚇,也擋不住兩岸人民發自內心的交流。

xxx大陸慶祝黃埔建校100週年的大禮堂,會場為尊重歷史把蘇聯國旗、中華民國國旗、中國國民黨黨旗掛上。圖源:網路圖片

這陣子看到許多網友不約而同在網路上表示,要在台灣不用小紅書、不用抖音、不用中國用語,要隨時警惕不能吃什麼、看什麼、用什麼,要防止哪個大陸品牌、大陸製造,每天要過濾那麼那麼多東西,好像回到「保密防諜」的年代,每個人心中都要有一個小警總,難道這就是「洗滌人心」的真正意思嗎?當大陸越來越開放,台灣卻越來越「閉關自守」時,一個更開放更包容更多元的社會只會吸引更多人,而一個更封閉更保守更到處樹敵的社會只會讓人越來越反感。

眼前,台灣人民開始發出反戰拒戰的聲音,希望兩岸和平、甚至漸漸形成朝向和平統一的社會氛圍,賴清德、沈伯洋、波特王等「反共反中」人士們,他們真正要防堵的不是中國大陸,而是要限制台灣人民的選擇,但他們越是在台灣人民中樹敵來殺雞儆猴,就只會越不得民心,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

◎作者|陳東爾(犇報政治評論員)
◎編輯|海綿君

【您可能有興趣】
當小S被出征:兩岸關係不再模糊,台灣該正視統一問題
從美國航母被「拖鞋軍」襲擊,談談在台灣的「認知作戰」
警惕!民進黨政府搭配民間「親衛隊」的發展趨勢
當「估計」成為「中國用語」 「天然獨世代」成為反動保守的一代
賴清德就職聲明的隱患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台獨「法西斯化」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