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交通十年建設 助當地各民族人民改善生活
高山峽谷和茂密叢林造就墨脫縣與西藏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壯美,卻也導致這裡自古交通阻塞,物資奇缺。2013年,全長117公里的墨脫公路終於貫通運營,極大方便墨脫人民的出行,保障當地民生和建設需要的物資。
西藏大山裡的墨脫,屬亞熱帶氣候。高山峽谷和茂密叢林造就墨脫縣與西藏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壯美,卻也導致這裡自古交通阻塞,物資奇缺。
背夫和馬幫,曾是墨脫通往外界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全縣人口在2000年前不到1萬人,大部分青壯年男性是背夫。全縣需要的重要物資,從鹽巴到糧食、從藥品到課本,只能人背馬馱運進來。
現年59歲的門巴族漢子向嘎,從1982年19歲開始當背夫。每年5月開始至10月大雪封山前,每次背50公斤的東西,往返於墨脫縣和林芝市米林縣派鎮之間。一次往返需要七天,跋山涉水,還要翻越多雄拉雪山,把土特產和手工藝品背出去賣,再背回鹽巴、食用油等必需品。向嘎還經常為縣裡和供銷社背各種物資,掙取勞務費供子女上學。
向嘎還背過病人。1986年墨脫有人突發重疾,他和另外10多位背夫輪流背著病人去林芝市區。「他的體重超過85公斤,我只有60公斤。我們每個人背半個小時左右,然後換人。有一段路,我背了兩個小時。」向嘎回憶說。
墨脫縣人民醫院當時的醫療條件十分有限,突發重疾者或意外重傷者只能簡單處理後,由背夫們背著或用擔架抬著,轉到林芝的大醫院救治。墨脫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加央說,由於交通不便、轉運時間長,曾有重傷者不幸在途中去世。
從1960年代起,大陸政府多次投資修建通往墨脫的公路。但因地質結構複雜、自然災害頻發等因素,公路屢建屢毀。2013年10月31日,全長117公里的墨脫公路終於貫通運營。
公路極大方便了墨脫人民的出行,保障了當地民生和建設需要的物資。充足的物資供應還平抑了物價,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水準。與十年前相比,墨脫的醫療和教育水準已大幅提升。
墨脫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4875元人民幣提升至2021年的15278元人民幣。2019年底,墨脫與西藏其他73個縣(區)一起實現脫貧,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
通路之後,不少背夫購買了貨車、皮卡、挖掘機等,從事運輸或基建行業,收入更高了。
墨脫公路的117公里只是過去十年西藏新增公路里程的「小數點」。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的數據顯示,西藏公路總里程從2012年底的6.52萬公里,增加至目前的12.07萬公里;農村公路里程從5.32萬公里增加到9.04萬公里。
也是在2013年,斯朗旺紮開始獨立承擔起火車司機的角色,駕駛內燃機車行駛在青藏鐵路上。
斯朗旺紮1987年生於昌都市洛隆縣布許村,父母均是農牧民。16歲那年,他考上蘭州鐵路機械學校,第一次坐火車踏上求學之旅。如今,他已成長為西藏首位藏族動車司機。
2021年6月25日,經過6年多的建設,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薩至林芝鐵路建成通車,復興號列車實現對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
斯朗旺紮作為拉林鐵路首發車司機,駕駛著綠色的CR200J型復興號動車組,從拉薩站出發駛向400多公里外的林芝。復興號設計時速160公里,將單程通行時間由公路出行的5小時縮短至3個多小時。
拉林鐵路運營一年裡,累計運輸旅客113.7萬餘人次,運送貨物4.78萬噸。截至目前,西藏鐵路運營里程近1400公里。作為拉林、拉日(拉薩至日喀則)和青藏鐵路的交匯處,拉薩火車站的到發旅客數量已經由2007年的224萬人次增加至2021年的400多萬人次。
過去十年裡曾三次訪問西藏的法國作家索尼婭·佈雷斯萊說:「每次旅行,我都能看到明顯的變化。首先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公路鐵路四通八達,醫院、學校、敬老院等服務設施也日趨完善。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佈雷斯萊認為,公路和鐵路的發展是西藏最重要的變化之一。「發達的交通能幫助當地家庭解決生計,使年輕人得以走出高山,去外面的世界求學或旅行。交通發展有助於文化交流交融,也有助於經濟的發展。」
這些發展同時有助於滿足西藏各族群眾的民生所需。路,於西藏而言,是奇跡,是改變,是希望。觀西藏之變,從路開始,一直如此。
195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公路同時通車拉薩,創造了人類公路建設史的奇跡。支持西藏建設的物資和民生用品源源不斷運入西藏,西藏有了第一座工廠、第一座發電站……西藏經濟社會開始快速發展。
◎來源|新華社
◎兩岸犇報編輯|歐達善
【您可能有興趣】
‧ 西藏墨脫:地球上的最後秘境
‧ 從海拔5000公尺以上搬出 西藏首個高海拔生態搬遷專案
‧「天塹」變通途!西藏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2萬公里
‧ 夜探布達拉宮:在這裡,有群人細心呵護世界遺產
‧ 西藏也有高鐵了!大陸復興號實現31個省區市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