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年:在創業浪潮中追風逐浪

By 田金文 李鍵 王豔剛 / 2019-07-08 12:26:51 /
西藏
摘要:

從負債3萬元人民幣到年營收上千萬,石佳毅畢業第二年便做到了。今年25歲的石佳毅是西藏眾多大學生創業者中的一員。2013年他從重慶考入西藏大學,在文學院藏語言文學專業讀書。 石佳毅和團隊已經開始轉型升級。「小de鮮果」轉讓給在校生後,他們投資500萬元人民幣,準備在拉薩開辦三家水果餐廳。「我是西藏大學第一個開店做生意的學生。離校不僅留下了一篇畢業論文,還有兩家水果店。」石佳毅笑著說。

xxx無人機拍攝的位於晉中市榆次區杜堡村的晉中市青年農民聯合會基地。

從負債3萬元人民幣到年營收上千萬,石佳毅畢業第二年便做到了。今年25歲的石佳毅是西藏眾多大學生創業者中的一員。2013年他從重慶考入西藏大學,在文學院藏語言文學專業讀書。

一次到食堂打飯,看到視窗排起的「長龍」,石佳毅找到了商機。他利用做兼職積攢的2萬元人民幣,以及向親戚借的3萬元人民幣,憑藉自學的編程技術做起了團購網。「團購網跟很多商家合作,客戶在這個第三方平台消費能享受優惠。」他說,隨著大眾點評、美團進入西藏,團購網遭遇很大競爭,自己的5萬元人民幣投資也打了水漂。

背負債務的石佳毅,對家裡隱瞞了創業失敗的事實。一籌莫展之際,學校提供了一個機會:幫一家單位創建官方微信公眾號。石佳毅連夜拿出方案、效果圖、策劃書等,順利談下這筆生意,拿到1萬元人民幣報酬。隨後兩年裡,他先後為20多家餐飲店運營微信公眾號,掙了20多萬元。

創業的道路不孤獨。2015年在學校組織的創業大賽上,石佳毅碰到了現在的合作夥伴——西藏大學2014級的武旗。「當時女朋友很喜歡吃水果,但超市水果很貴,想吃到多種水果,每週花費基本在一兩百元人民幣。」武旗說,但每月生活費才只有1000元。

兩個年輕人聚在一起分析:如果開一家水果店同時免費加工成拼盤、果汁等,就能讓學生以最優惠的價格吃到多種水果。經過調研和資料分析,兩人各自出資3萬元人民幣,在2016年5月開起了水果餐廳,名為「小de鮮果」。

為了不耽誤上課,石佳毅和武旗每天早上5點出門,騎著電動三輪車,到距離學校20多公里的農貿市場進貨,每次大概1000斤,夏天生意忙的時候多達2000斤。「我們的水果比超市便宜30%,拼盤由七八種水果組成。小份10塊、大份15塊。」石佳毅說,每月扣除房租和水電後,月利潤在3萬元人民幣左右。生意越來越好,他們當年10月又開了一家分店。到武旗2018年畢業離校時,兩人手上已有三四十萬元人民幣積蓄。

水果生意也讓他們開拓了生鮮配送的商機。「批發市場搬遷後,很多酒店、餐廳、單位購買生鮮很不方便。我們就想,為什麼不去做這個『搬運工』呢?」石佳毅說。他們的想法爭取到600萬元人民幣融資。去年,他們的生鮮配送生意年銷售額已突破500萬元。

生意從學校做到了社會,石佳毅成為大學生草根創業的典範。有著豐富經驗且對創業政策瞭若指掌的他,還在為大學畢業生創業群體提供政策解析、法律援助、財會、專案審核及孵化等多種服務。

石佳毅和團隊已經開始轉型升級。「小de鮮果」轉讓給在校生後,他們投資500萬元人民幣,準備在拉薩開辦三家水果餐廳。「我是西藏大學第一個開店做生意的學生。離校不僅留下了一篇畢業論文,還有兩家水果店。」石佳毅笑著說。

【專題】大陸青年的當代風貌
中國大陸「青年農民」的返鄉創業故事
中國大陸三位青年體育人的成長故事
西藏青年:在創業浪潮中追風逐浪

◎本文同步刊載《兩岸犇報》第203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