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抗日史話(下)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
10月10日,假金門公學大操場舉行隆重慶祝金門縣重現光明暨抗戰勝利及國慶紀念大會典禮,典禮結束後遊行慶祝勝利,後浦城居民敲鑼打鼓,燃放鞭炮,老少歡呼,八年滄桑,從此告終。此時,日軍在金門軍部僅餘數十位的兵力,軍部已被國軍保安團圍住,不久日軍就在操場上將槍架起,列隊豎立站在槍後,緩緩降下太陽旗後,宣告日本手時代正式結束,隨即舉行升旗典禮,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終於又迎風飄揚在金門的晴空中。
上篇請見:金門抗日史話(上)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
金門居民的逃難潮
金門和隸屬台灣之澎湖列島的馬公相對,有箝制台灣海峽咽喉的地位。1937年開始與中國正式交戰的日本,為達成阻斷南中國海交通的必要,10月26日佔領台灣海峽的要衝─金門島。並稱「佔領金門這一年的戊寅年(1938),和鄭成功過世時的壬寅年(1662),同為寅年,豈為天意安排的巧合。」
由於相傳日軍在中國佔領區內,大肆燒殺擄掠、姦淫婦女,因此,金門島上居民非常驚恐,為躲避日軍蹂躪,掀起「走日本」的風潮,許多比較有錢的民眾,紛紛舉家渡海逃往大陸內地,包括香港、海南島避難;或輾轉搭船「落番」下南洋。而日軍在金門西半島搶灘登陸後,消息很快傳遍東半島,居民驚恐萬分,也紛紛搭船逃到大嶝或廈門避難,故全島留下來的居民僅剩一萬三千人。
後來治安回復後,金門老家裡傳來消息,指稱日軍並沒有隨便抓人、殺人,看到小孩還會分送糖果,所以,人身安全暫無顧忌,可以回家團聚。於是,金門鄉親陸續從大陸方面返鄉,遂逐漸恢復秩序。至1938年四月上旬的調查,人口達三萬餘。此時中國大陸正當烽火硝煙下,金門島上蔬菜、花生、牡蠣(石蚵)、芋、蟹、麥等盛產,物價僅為廈門的三分之一。日本報紙稱此地為「順天安民之樂土」。
但日據金門的八年期間,日本人曾強迫金門人廣植鴉片。據金門老一輩的人回憶,以前烈嶼(小金門)是種鴉(阿)片的,現在的高梁田以前都是一片一片的鴉片田。由於日本人對單位面積採收以及收購數量的控管十分嚴密,只能逐年增產,否則便要遭受處罰。雖然,日本人嚴禁私藏鴉片,但為了減少壓力,許多人只好以多報少,以防來年萬一收成不好,可以拿來充數。此外,由於鴉片的黑市價錢極高,民間一直有黑金之稱。私藏加上當局禁吸食的取締緩和(用來麻痺金門人愛祖國的情操)的後果,讓很多金門人染上煙癮,稱為「鴉片仙」。
日軍對廈門的豪奪
金門淪陷後,金門縣政府遷大嶝島。此時,金門附近福建省沿岸開始提高警戒並準備發軍收復失土。1937年12月3日,日軍艦一艘,駛近大嶝海面,向大嶝發砲數十發,島上除青壯年外,婦孺老弱一律渡海往同安、南安兩地暫避。縣長周秉彝隨即命令搬運泉州城數十門舊式火藥砲,安置大嶝沿海岸線,加強防禦。1938年4月1日,金門縣長周秉彝他調,新任縣長韓延爽接任。
1938年3月,日軍在金門官澳、馬山(官澳西北約一公里),設置軍營,安置巨砲,不分白晝,向大小嶝島射擊,兩陣營開始展開激烈砲戰。4月9日,日軍派遣2架飛機轟炸大、小嶝,並以機槍掃射,死傷居民10餘人,炸毀民房20餘棟;12日,又有3架日軍飛機轟炸大小嶝,投下4枚炸彈,摧毀民房數棟。5月10日,廈門淪陷。同月,日軍在金門成立治安維持會,以王廷植為會長,王天和、周永國為副會長。
1938年6月,金門縣長韓延爽建議遷金門縣政府及大小嶝居民到南安、同安,省政府同意政府遷移,但居民不能遷。7月4日,省政府任命金門縣長由南安縣長顏德桂兼任,在大嶝設金門縣政府辦事處。為適應守衛國土,堅持抗日的需要,該辦事處命令大嶝凡年滿18歲以上,45歲以下男子都要參加自衛組織。11月,駐紮大嶝的國軍移駐蓮河,由南安縣保安中隊接防。
1939年5月6日,日軍1架飛機空襲大嶝,炸死婦女、兒童3人,炸毀房屋6棟。是年9月,日軍又將金門縣劃歸廈門特別市政府統轄,金門治安維持會改組為金門行政公署,歸廈門市管轄。時任國民政府福建省政府主席兼駐閩綏靖公署主任的陳儀,起先準備「於最短時間派隊前往收復」,後得中央軍委會主席蔣介石指示「應以確保漳、廈為主」,故使收復金門之事,不了了之。
西園抗日紀念碑
在1938年發行的《福建省金門島槪況》一書裡附錄了一張〈金門島全圖〉,除了詳列花岡岩地質的區域外,也包括各地的物產,包括甘蔗。在同安碼頭附近的浦邊村,便設有舊式製糖廠,即台灣已逐漸消失的糖廍。當時,調查尚有九間這樣的製糖廠;礦產方面,有硅砂(石英砂)、硅石長石,和陶器原料的白土。
和白土並稱金門二大產物的鹽,在前引〈金門島全圖〉中,位在金門東半島西北角的官澳村及附近的西園村,都有標示著「舊鹽田」,代表曾經是重要的製鹽場。西園村是一個超過千年歷史的古樸聚落,據史籍記載:金門「西園鹽場」建於元朝大德元年(1296),歷經明、清兩代,均為官府設場徵鹽的地方。所生產的白鹽,不僅供島上居民所需,亦藉雙桅帆船輸往大陸內地,可以說是金門早期重要的經濟命脈。日本佔領金門之後,即看上「西園鹽場」得天獨厚的曬鹽條件,於是,隔年即著手重建鹽田,作為供應日軍戰備需求。
西園村除了一座七百年歷史的鹽場,在村郊西側的海邊,還有一座「抗日紀念碑」,也與「西園鹽場」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甚而蘊藏著一段英烈悲壯、可歌可泣的故事。
復土救鄉團的抗日
日本據有金門後,不斷向本島住民宣傳日軍治下的幸福;也對本島三十二鄉代表宣傳之前抗日的錯誤,目前的安居樂業才是重要的。並在金門公學校舍(舊金門縣立中學校舍)教授金門民眾日文,施以親日的教育。
但也有金門人民不甘忍受日軍的蹂躪,不屈不撓,奮起反抗,或忍辱負重留在島上以作策應,或內渡大陸集聚抗日力量謀求殲敵。在金門淪陷後,金門民眾許順煌、王精英、黃世澤等抗日仁人志士來到南安水頭、石井、蓮河以及原金門縣大嶝等地。在抗日統一戰線感召下,同石井許鐵堅、陳大元(又名陳天倫)等,蓮河的馬湖等愛國青年,在金門對岸的大嶝島上組成「金門復土救鄉團」,並結合當地青年,共同接受「福建省政府調查室」調派節制,積極展開抗日行動。並一致推選許鐵堅擔任團長、陳大元為副團長。
「金門復土救鄉團」是一個抗日組織,也是諜報組織。由於日軍精銳多集中於金門西半島,抗日志士乃以東半島的日軍據點為目標。1939年4月20日傍晚,「金門復土救鄉團」組織抗日敢死隊,接獲行動代號─「殺鬼行動」的指令,任務是夜襲金門官澳村日軍營房(現在的「馬山觀測站」),摧毀為禍大、小嶝的馬山砲台。團長許鐵堅率領的40名抗日敢死隊員,分乘4艘雙槳木質快艇摸黑出發。由於霧氣太濃,日軍的崗哨根本毫無用處。凌晨1時左右,敢死隊上了金門官澳村灘頭。擊斃日軍海軍陸戰隊二十餘人 擄獲槍枝甚夥。
勝利的消息一瞬間傳遍了晉江(泉州城)、南安和同安。男女老幼歡欣鼓舞,自發敲鑼打鼓,前來迎接凱旋而歸的英雄們。這次突襲,勇士們打死打傷日軍第二特別陸戰隊大西部隊第二、第四中隊官兵平尾等40餘人,繳獲機槍2挺、步槍10餘支和鋼盔、子彈、日章旗等戰利品。4月22日《泉州日報》以「我壯士40名,突襲金門建立偉績」的醒目標題,報導這一鼓舞人心的勝利消息。南洋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與菲律賓等地的報紙,也相繼轉載,「金門復土救鄉團」聲名大噪,不但加入組織成員愈來愈多,且旅外華僑聲援與金錢贊助,也日漸增加,聲勢愈來愈大
此後一連多日,日軍展開全島大搜捕,有數位抗日志士及掩護藏匿的民眾遇害。隔年的2月5日,「金門復土救鄉團」再度夜襲距離西園約兩公里的沙美區公所;1941年的7月「金門復土救鄉團」又夜襲瓊林的日本警察派出所;1944年5月10日,西園鹽場日籍技師三名,以虐待鹽民,被復土救鄉團志士綁入內地。日軍以西園鄉民有勾通嫌疑,株連百餘人,嚴刑酷打,20餘人遇害。
曾擔任地下工作的志士許順煌、王精英等相繼遇害後,今日已入祀太武山忠烈祠,讓後人能追懷與效法烈士犧牲奉獻的精神。而多位參與「復土救鄉團」的西園村民經地方人士奔走,獲金門縣政府和金沙鎮公所高度重視,才於1997年建立了西園抗日紀念碑。
日本強徵民伕的暴行
金門「日本手」時期,強徵滿十三歲以上民伕,派男丁去作開墾、築路、闢機場、建工事;並召集全島的農民及騾馬為其搬運軍需等勞務。所以,這些苦役經歷,成為日據時期金門老一輩的共同經驗。據後來的抗戰損失調查團調查,被日本陸軍脅迫而去的騾伕三百餘名,因沿途受國軍攔擊,狼狽不堪,傷亡頗眾,金門馬伕能返家的只剩半數。
2001年12月14日,「紀念日軍強徵罹難馬伕紀念碑」的揭碑儀式在金門舉行,陰霾的天空散發著憂傷的愁緒,當年倖存的老人感慨的說:「這條命是撿回來的,活下來就是福氣!」紀念碑上刻有騾伕雕像,倖存老人站在碑前,凝神的望著浯江溪口,當年騾伕們離開金門時就在這裡的同安碼頭乘船,前往遠處的南太武山,與命運展開一連串的殘酷搏鬥。
金門的光復
民國三十四年,也就是1945年1月14日,盟軍飛機一批在後浦碼頭炸射日輪大通丸,命中起火。八年抗戰就在美國向日本投下原子彈後結束,戰敗的日本終告無條件投降。「中國戰區」於9月9日在南京接受日本投降之後,福建省「閩南工作處」指派「復土救鄉團」成員之一的黃世澤返金宣達日本投降命令,回到設於今金門高中的「金門行政公署」門前,受到民眾熱烈歡迎。
10月3日,金門縣光復,首任縣長葉維奏偕國軍由同安碼頭登陸,來縣接收,即召集地方人士,商洽治安及金融事宜。隔日,「行政公署」總務科洪清琪潛逃入廈門(抗戰勝利後以台灣籍民不適用漢奸條例釋放)。同日,國軍先後從同安碼頭和西園登陸,縣民同聲慶賀,結綵歡聲迎接葉維奏縣長履新,葉縣長抵達後即出示安民,召集商界和社會縉紳人士,商定治安、金融、評定物價等大事,以安定百姓,籌畫建縣事宜。
10月10日,假金門公學大操場舉行隆重慶祝金門縣重現光明暨抗戰勝利及國慶紀念大會典禮,典禮結束後遊行慶祝勝利,後浦城居民敲鑼打鼓,燃放鞭炮,老少歡呼,八年滄桑,從此告終。此時,日軍在金門軍部僅餘數十位的兵力,軍部已被國軍保安團圍住,不久日軍就在操場上將槍架起,列隊豎立站在槍後,緩緩降下太陽旗後,宣告日本手時代正式結束,隨即舉行升旗典禮,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終於又迎風飄揚在金門的晴空中。
◎本文同步刊載《兩岸犇報》第221期
金門抗日史話(上)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
金門抗日史話(下)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
【延伸閱讀】
還我祖靈:探訪烏來「高砂義勇隊紀念園區」
鹽水四百年的兩岸情懷
灣生回家的省思 台東的日本地名探查
鹿港三百年 不能割捨的兩岸情懷
台東:乙未抗日最後淪陷地 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