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戰役「冰雕連」主要是國軍俘虜?台灣歷史教育去中反共的悲劇謬論
志願軍老兵戰俘、白色恐怖政治犯趙英魁的生命故事,貫穿了國共內戰、抗美援朝戰役、白色恐怖,呈現大時代下的歷史動盪與複雜。台灣的歷史教育不只因去中國化而碎裂殘缺,更因反共教育而淪為片面且扭曲。避免鬧劇,有賴海峽兩岸的有識之士,持續挺身還原歷史的複雜與真實。
◎作者:魏民悟(媒體工作者)
中國講述韓戰歷史的戰爭片《長津湖》,上映7天票房突破30億人民幣,在兩岸引起熱烈討論。近來《自由時報》、《民視新聞網》轉載報導一名部落客的發文,指出《長津湖》電影中被凍成「冰雕連」的志願軍,主要從國民黨投降中共的部隊中徵調,並表示毛澤東當時參加韓戰,就是要藉美軍之手消滅掉國民黨的降軍,以削減軍費、減少糧食消耗。該部落客甚至表示「冰雕連」就是台灣人未來投降中國的下場。
如此荒謬、違背歷史史實、甚至顛覆常識的言論,不僅被媒體轉載報導,該部落客臉書原文竟有接近2500多人按讚,並分享超過2200多次。近來有高中老師感嘆台灣的歷史教育被切得細碎,尤其去中國化後的台灣史刻意避開中華民國1949年以前在大陸的歷史,淪為殘破不全的跳接歷史。該名部落客嚴重扭曲歷史的內容竟能如此傳播,還真如實呈現台灣歷史教育充斥問題的亂象。
國共不只打內戰
更是為何而戰的信念拚搏
國共內戰初期國軍各方面條件都比共軍具優勢,卻因為國軍沒有中心思想,在內戰節節敗退,因為國共兩軍將領很多都是黃埔軍校的同學或學長學弟,因此雖然有很多壯烈戰役,但更多的是在戰場上號召黃埔軍校老同學轉向的故事。當時很多國軍將領甚至帶著整批部隊和美國提供的軍武一起投共,蔣介石還因此被戲稱為「運輸隊長」,諷刺國軍免費提供共軍部隊大量彈藥武器。
這也是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總結教訓在國軍編列政戰輔導長一職的原因,也是國軍後來強調「為何而戰」的緣由,更因為對共產黨無孔不入的滲透策反恨之入骨,在台灣發動戒嚴與白色恐怖,「寧可錯殺一百,也不願放過一個」,只因絕不能重演在大陸時輸掉大片江山的錯誤。當年共軍要解放台灣原本是遲早的事,正是因為韓戰爆發,中共抗美援朝,才給了國民政府喘息空間。
國民政府在大陸潰敗的根本原因,說到底就是「為何而戰」的問題。中國人民從鴉片戰爭以來經歷一百多年強權外侮的壓迫,國民政府不僅腐敗,國民黨買辦官僚更迎合強權壓迫剝削中國人民,因此被當時的人民認為是背叛革命的反動派。當然,在當時的歷史情境下,人民都是在國共兩黨間做選擇,也因此會有被解放軍招降但仍反共的人,例如後來在韓戰中被美軍俘虜且希望來台的「反共義士」。
但這才是歷史真實的複雜樣貌,會認為「志願軍主要是國民黨投降部隊」謬論的人,恐怕只是找到迎合自身反中反共立場的論述,哪怕錯誤百出,也如獲至寶,以為找到能訕笑的切入點。然而這樣失去歷史認識、對強權侵略干涉無感的人,豈能明白長津湖戰役中的戰士捨身對抗美國帝國主義的入侵威脅,只望民族復興的理想與信念。
經歷這段歷史的
白色恐怖政治犯:趙英魁
更且,在台灣經歷過這段歷史的大有人在,例如志願軍老兵戰俘趙英魁,尤其他還是白色恐怖政治犯。從他的生命故事可窺探大時代的歷史動盪,遺留在個人身上的軌跡。
趙英魁不到十五歲就進入國軍晉系軍閥閻錫山的部隊當兵,在國共內戰中因部隊敗退潰散,因而在被俘虜後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軍,並參加太原戰役。趙英魁在加入解放軍後,因看到解放軍部隊的紀律與作風比國民黨部隊好太多,因而開始對社會主義產生認同。
後來韓戰開打,中共決定抗美援朝,根據趙英魁的回憶,當時開赴前線的單位一個營只挑一個連,且採取自願報名方式,但因名額有限,很多人來不及報名便已額滿,還引起戰士們一陣喧鬧。上級見士氣高昂,便順應軍心,下令全軍開赴前線。那年,趙英魁十七歲,是隸屬第十八軍團第六十軍第一八○師的戰士。
趙英魁所屬部隊在1951年5月渡過漢江與美軍作戰,在距離漢城僅二、三十公里處被美軍包圍,趙英魁在撤退時因失足摔傷腿被美軍俘虜,先後待過釜山戰俘營、濟州島戰俘營,並在濟州島戰俘營被反共戰俘強迫刺下反共刺青,最後於1954年與1萬4千多名韓戰戰俘一起被送來台灣。
趙英魁沒有因為被送來台灣而放棄自己的社會主義信仰,於1955年3月8日因白色恐怖被捕,從戰俘變成了政治犯,先後在新店軍人監獄、綠島、新竹習藝所坐了十年的牢,最後於1965年出獄,並長期遭受警察監控騷擾。直到1988年10月,已經退休的趙英魁才有機會回到山西故鄉探親。
歷史能看多深
未來就能走多遠
從趙英魁的生命故事,可以看到國共內戰下,國軍如何在潰敗後,士兵因俘虜加入解放軍而對社會主義信仰產生認同,並帶著這份認同自發參與抗美援朝戰爭。尤其趙英魁隨後被俘虜送來台灣,又因社會主義信仰遭遇國民黨政府的白色恐怖。趙英魁的遭遇,貫穿了國共內戰、抗美援朝戰爭、白色恐怖,呈現大時代下的歷史動盪與複雜。
台灣的歷史教育不只因去中國化而碎裂殘缺,更因反共教育而淪為片面且扭曲,可悲的是台灣人民歷經國民黨政府的反共親美教育,好不容易政黨輪替,卻迎來民進黨重回歷史老路,推行變本加厲的反中親美教育。黑格爾曾說,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都會出現兩次,馬克思補充道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只願兩岸對抗的歷史悲劇,不要在民進黨與台獨意識形態操弄下,以鬧劇出現第二次。
避免鬧劇,有賴海峽兩岸的有識之士,持續挺身還原歷史的複雜與真實,或許當前台灣社會不容異議聲響,但歷史能看多深,未來就能走多遠,相信認真地對待歷史,歷史會給予正義良善的回報。
【延伸閱讀】
‧《長津湖》票房破17億!這本台灣小說也寫到台灣人參與這段歷史
‧ 張澄生:一個台灣原住民的解放軍歲月
‧《返校》缺乏的歷史視野:白色恐怖鎮壓的只有自由嗎?
‧ 我親身經歷的白色恐怖「鹿窟案」
‧ 打仗不只戰場交火 談談韓戰中的中美經濟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