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萬陸配及二代限期補繳「除籍證明」,否則撤籍除戶
民進黨政府近日要求14萬大陸配偶及二代限期3個月內補繳「喪失原籍」證明,否則將撤銷在台灣定居證,連帶取消戶籍登記,引發陸配群體恐慌與無助,許多二代子女遭無妄之災,在社群平台批評民進黨政府無理作為。

繼三位陸配拍攝影片提及「武統」言論遭驅逐出境後,民進黨政府近日要求14萬大陸配偶及二代限期3個月內補繳「喪失原籍」證明,否則將撤銷在台灣定居證,連帶取消戶籍登記,引發陸配群體恐慌與無助,許多二代子女遭無妄之災,在社群平台批評民進黨政府無理作為。由新住民二代組成的「移民青年倡議陣線」也公開蒐集相關案例,盼完善施政、修正錯誤,拒絕讓更多家庭默默承受傷害。
據了解,海基會及移民署近日大舉寄發通知書給所有在台14萬餘名陸配,要求在3個月內補繳「經海基會驗證之喪失原籍公證書」,逾期未補者,恐被撤銷定居許可,並通知戶政事務所撤銷台灣戶籍,由於高達數萬名陸配是早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93年修正前來台,在大陸早已無親人,陸方未必能發給證明,恐嚴重影響人權。此外,還有不少在修正相關條例前,台商和陸配在大陸所生子女,事後回到台灣入台籍的民眾,也都紛紛收到此通知信函,作法已矯枉過正。
針對引發爭議,移民署給出的理由是「當年未提出大陸原籍證明」,並表示兩岸關係是以單一戶籍為交流依據,避免雙重身分造成權利義務重疊或衝突。如無法取得喪失原籍證明文件,或有文件申請上的困難,可向移民署反映,會依法保障權益,尋求合理妥適的解決方案。不需過度擔心。
但有二代子女在網上指出「媽媽中國的戶籍老家早就不在了,要怎麼再除籍一次?」、「媽媽嫁來台灣時已提供除籍證明,過了20年又要再次補繳,還要多一個出生地辦理的公證證明,到底誰能找得出30年前的東西?」、「弟弟上海出生,但沒辦過中國大陸戶籍,一開始就是辦台灣戶籍,現在要我們拿出根本不存在的中國大陸銷戶證明,是要去哪裡生?」
移民青年倡議陣線也表示,陸配群體有些在二十年前就來到台灣,早已依法定程序撤銷原國戶籍取得台灣身分證、建立家庭,甚至養育子女成人。如今以當下政治情勢要求「補件」,無視歷史脈絡與實際處境,否則撤銷身分,已不只是「行政補件」的問題,而是對已取得身分者的制度性追溯,否認這些陸配在台灣數十年的生活與貢獻,也撕裂她們所建立的家庭關係與社會連結。
移民青年倡議陣線顧慮,在「撤銷身分」的威脅下,當事人可能失去健保、戶籍、居留權與社福資格,陷入「兩岸皆不承認」的無國籍狀態,或在補件過程需要承擔難以估量的風險與成本,然而,發佈這道通知的機關人員甚至無法給予明確的補件指引,讓陸配群體陷入行政程序的補件地獄,或恐被遣返。
移民青年倡議陣線表示,新二代也面對這場制度獵捕,被迫成為家中與移民署、海基會、公所溝通的主要窗口,翻箱倒櫃找當年辦證的舊紙本、奔波申請補件、還得應對親人情緒的崩潰與焦慮,被夾在體制與家庭之間承擔所有代價。移民青年倡議陣線痛批,台灣自稱重視人權、多元與法治的民主社會,不該發生這般讓跨國婚姻家庭束手無策的情況,拒絕再讓更多家庭承受這樣的傷害。


台灣統左派政黨勞動黨也發聲明表示,人權不應因制度補正而受懲罰性對待,身分認定應以法律與人道為依歸,應設計區分年代、簡化程序的補正機制,政府應協助補正,而非懲罰與清算歷史。在賴政府仇中敵對政策導致兩岸緊張氛圍下,這是否又是一樁假行政命令之名、行人權迫害之實的政治清算?憂心事件背後是否反映出對陸籍身份的政治不信任傾向。
勞動黨表示,台灣社會若以對抗邏輯處理人民交流與定居問題,不僅會破壞長期建立的社會信任,也將進一步撕裂兩岸人民之間的基本連結,台灣社會應是包容與公義的社會,不應讓政治對抗主導對人民的評價與待遇。呼籲政府暫停以撤銷戶籍作為補件期限未達的預設懲處,提供具體指引與彈性時限,並設立協助窗口,協助民眾了解並辦理相關程序。在制度正義與歷史補正之間,體諒人民實際困難的空間。
眼前民進黨政府接連針對陸配家庭發布相關施政,有網友想到三年前烏克蘭當局也不斷迫害境內的俄羅斯僑民,最後成為俄羅斯對烏克蘭出兵的一大原因。也有網友聯想到「水晶之夜」(德語:Kristallnacht / Reichspogromnacht),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德國納粹黨員、反猶民眾與衝鋒隊襲擊德國全境的猶太人的事件,被認為是德國納粹對猶太人有組織屠殺的開始。
◎兩岸犇報綜合報導
◎編輯|山那編
【您可能有興趣】
‧ 陸配亞亞開記者會強調主張兩岸和平統一 先生首露面盼撤銷驅離處分
‧ 亞亞給台灣同胞的一封信
‧ 諷刺賴清德「自由男神」!在陸台生用畫聲援陸配亞亞
‧ 陳崇真|聲援陸配亞亞的記者會上,有位86歲的白色恐怖政治犯
‧ 76位各界人士聯合聲明 批綠思想審查、言論自由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