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報導
逆向文化衝擊 澳洲人久居中國不習慣故鄉
近十幾年來,久居中國大陸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其中也很多像David Hohhot這樣的網紅,藉由呈現「中西文化差異」來累積自己在網上的聲量,體現中國文化正以各種方式崛起,提供外國人打造個人品牌的條件。
政黨票不只統獨藍綠 勞動黨:台灣國會需要工人政黨
成立超過三十年的勞動黨,首次投入政黨票選舉,標榜持續監督政府的勞動政策,並表示不管藍綠誰執政,勞動黨始終站在勞工立場,並呼籲台灣要參考歐洲國家,讓台灣國會有一個站在工人立場的政黨。
批《反滲透法》破壞台灣民主 政治受難人反戒嚴復辟
2019年最後一天,民進黨黨團強勢通過充滿爭議的《反滲透法》。社會各界團體痛罵此舉為「假《反滲透》、真搞東廠」,讓台灣重回戒嚴統治。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身穿寫有「我坐過牢,我將再坐牢」的白衣,表示台灣好不容易解嚴,絕不能再重返戒嚴體制。並呼籲有良知、愛好和平的台灣民眾,一定要反對戒嚴體制復辟。
紀錄片《中國新疆 反恐前沿》首次公布大量恐怖攻擊畫面
新疆問題是近年來西方國家批評中國的一大熱點議題,尤其「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西方媒體稱「新疆再教育營」)更時常被西方媒體報導。12月5日,中國環球電視網(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簡稱CGTN)推出英文紀錄片《中國新疆 反恐前沿》(Fighting Terrorism in Xinjiang),首次透過影像向全球觀眾介紹新疆的恐怖主義問題。
《激進1949》圖文展新竹開幕 見證工運橫跨70年的傳承
「激進1949」全台巡迴圖文展,在新竹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正式展出,開幕活動有近百人參加,主辦單位特別邀請高齡92歲,因「郵電案」遭白色恐怖入獄15年的受難者劉建修前輩到場分享。
反綠色恐怖、護兩岸和平 白色恐怖受難者秋祭悼難友
「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周六(19日)下午,在祭文宣讀聲中,2019年白色恐怖秋祭慰靈大會以「反對綠色恐怖.守護兩岸和平.搶救民生經濟」為主題,於馬場町紀念公園正式展開。現場與會者包含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家屬與各界人士近500多人,齊聚悼念白色恐怖時期被刑殺的政治受難者。
瑞士藏僑返鄉打造香格里拉特色啤酒
香格里拉啤酒廠位於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董事長杰素松贊為瑞士出生的藏僑,以香格里拉擁有全中國大陸最好的水源,以及在地藏族特產大麥青稞作為原料,打造香格里拉特色啤酒。
包場看《返校》 白恐受難人:離歷史正義還很遠
國家人權博物館29日在西門町電影院舉辦《返校》觀影交流活動,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會長林燿呈則認為電影《返校》以白色恐怖歷史作為背景,但電影中有許多與史實不符之處,政府與國家人權博物館應趁電影熱賣的機會,提供相關歷史資訊幫民眾補課。
雲南啟別村打造藏區鄉村旅遊
啟別村位於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的塔城鎮,當地52戶村民大多為納西族,此外也有藏族、傈僳族和彝族,是一個多民族多元共生的村落。啟別村所在地的塔城鎮自唐代開始設立神川都督府,由於啟別村位於交通要道上,自古便是重要交通節點,這使得村民不怕生也好客,有利於發展鄉村觀光。
「以人為本、核心是人」 上海智慧城市示範區長啥樣?
上海身為中國大陸最先進發展的城市,一直扮演先行示範的角色,可說明日中國城市發展,可從今日的上海看出端倪。 臨汾社區以人為核心打造智能社區,在變革試行上,首先迎來的並非想像中的科技生活,反而是將智能社區打造為對弱勢友善、老有所養的社區。